教育部在2004年所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21世纪的今天是知识爆炸时代,当代大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够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
从教育学有关研究说明中得知,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有着直接性的紧密关系,而对于英语这一门语言工具学科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可见,大学生要想在英语学习中实现自学能力的提升,其必要前提就是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掌握足够的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来看,大学英语教学依然残留应试教育的成分,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习方法指导”。在此影响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旧在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对教师和课堂过分依赖,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鉴于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在致力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更好的学习英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只有激发出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情感,才能够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帮助他们养成自觉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而实现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建构知识的转型。那么针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从何而来?它是靠培养生成,进而发展起来的。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教师们就应该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并扩展学生“说话”的小舞台,开展“每课一讲”、“每日一语”等活动,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讲英语,增加他们听说的机会。这种“说话”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学习惯。当然,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并不断激发才能够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譬如在面对大二的学生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担任“小老师”尝试教学,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了。
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只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要想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学能力,还需要向学生传授适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自学技能。
1.深入文本,学会预习
课前预习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新词在文章中的用法;②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尝试对长句和难句进行语法分析,以提高自身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③找出文章中心含有新语法的句子,并分析句子的结构、语序、时态及引导词的位置和用法;④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复述。这种把文章和语法融为一体的预习做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预习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
2.扩展阅读,掌握方法
学生的自学并不限于课内,各种资料和工具书是他们自学的好帮手,而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也是他们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让学生们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到图书馆学习一些简易的英语课外读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遇到生僻的词汇就会拿出工具书认真查找,及时记录,在此基础,学生也会深入了解文章的整体大意、篇章结构。为了深化学生的自学方法,教师还要鼓励他们大胆运用语言,把学到的知识用话剧表演、绕口令等形式展示出来。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自学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学生学习英语需要长期付出辛勤汗水,是没有捷径可行的。因而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制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英语自学计划,通过定期总结学习中的进步、交流学生经验和成果等,让自己能够逐步养成管理学习动机的习惯,而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提出具体的、详细的学习计划,如年度学习目标、月学习目标、周学习目标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当然,学生自己也需要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策略,在面对不同的阶段或者不同的学习任务时,根据自身所制定的计划,明确方向,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总而言之,自学能力对于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和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明.改革大学英语教学 培养多元读写能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2]赵培.大学英语学习自主性与多层次学习资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尹莉.网络教学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09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