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间的互动关系

2018-03-29 16:25
传播力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博物传播方式图书

一、图书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不足与优势

图书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具备以下几点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图书使信息具有了可传承性。

相较于当今盛行的电子化传播方式而言,图书作为一种信息承载和传播工具,能够在历史更迭后依然保留最初的信息,长久地保存信息,并且不会发生信息丢失或错漏的现象,可供读者反复阅读。

例如,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集合了宋代至清代较为重要的丛书一百种,去掉重复的子目,也有四千多种。原编分十大类五百四十—小类,举凡需常备作参考的古籍,大致已经包罗在内。收录的科目可以分为十类:总类、哲学类、宗教类、社会科学类、语文学类、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艺术类、文学类、史地类。

《丛书集成初编》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也正是基于图书对信息的传承性,才能在时代更迭后保存下最初的信息。

其次,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图书使信息更具深度性。

电子化、全媒体的传播方式使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多元化,但其具有不容忽视的时效性,以及浅表化的信息内容、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也不利于对信息的深刻理解。相对之下,图书的出版过程有足够的时间保证,首先经过作者和编者的潜心工作,再经过编辑的审读和修改、加工,使信息的质量更具深度。

同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图书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信息传播接受群体较为局限。

相较于全媒体的传播方式(包括图片、影像、声音等形式),图书要求信息接受者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水准和识字能力,基于此,图书的受众较为狭窄,不能够大面积、广范围地对信息进行传播。

其次,信息传播具有滞后性。

虽然图书的出版过程严谨,但出版周期较长,相较于即时性极强的全媒体传播方式具有滞后性。对于热点信息的抓取和呈现都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完成。

二、新闻传播对图书出版的影响

当今时代的特殊语境之下,新闻媒体的传统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全新的要求,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多元化、深刻性的,而这也对图书出版业产生了影响。

首先,利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途径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图书进行宣传。将图书出版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新闻传播平台进行宣传,增强曝光度从而提高销量。同时,新闻传播平台还有助于接受读者反馈信息,与读者互动,对图书出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博物》杂志为例,《博物》杂志在新浪微博建设有自己的公众号(新浪微博ID:博物杂志),目前已拥有321万粉丝。在这里,博物杂志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平台的特性,与百万网友建立了即时互动的模式,以传播博物知识、解答网友博物问题、以及营销出版社杂志为内容架构,建立了一个兼具活跃度、认可度、知名度的出版物新媒体品牌形象。据此,《博物》杂志可掌握最新最全面的读者兴趣点、话题点,借以作为杂志内容策划的参考,除此之外,还可推广自身口碑,建立稳定并不断扩大的读者群和潜在读者群,让《博物》杂志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但同时,新闻传播即时性、浅表性、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也使当今大众的阅读习惯产生了变化,而图书需要受众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深刻阅读的习惯,当今新闻传播平台带来了信息获得的便利性、娱乐性,分流了大部分潜在的图书受众。

三、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的有机结合

为了图书出版业的长足发展,就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鉴于当今新闻传播所具备的优势,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的有机结合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要利用新闻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即时性,加强图书的营销和宣传。

到今天,新闻传播平台已拥有了规模巨大的受众群体,再加之其有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内容丰富、渗透力强的特点,而随着移动设备端的风行,随时、随身、随地的传播方式更加适宜于产品的宣传和营销。

传统图书出版业应建立起全方位的宣传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网站、论坛等,以符合此类新闻传播平台的风格宣传营销出版物,推送出版社最新动态,在长期的内容建设中建立起自身风格和品牌形象,以此获得受众认可度。

其次,应利用新闻传播平台的公信力,引导大众对阅读的兴趣和品味。

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一些知名的新闻传播平台(微博、微信)都出现了不少营造读书氛围、提高全民读书热情的新闻热点。例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图书日推出“人生必读100本书”等话题,受到了大众关注,营造了热烈的读书氛围。

最后,应利用新闻传播制造热点,引导大众购买图书的欲望。在大量媒体对于丹的论语讲座报道之前,于丹的知名度并不足以支撑起庞大的图书销售量,在经过大量曝光后,《于丹〈论语〉心得》引起了强烈话题性,从而大幅提高了图书销量。

在当今时代,图书出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机遇,将新闻传播与图书出版有机结合,各取所长,对双方的长足发展都是强大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迟昕,丁磊.浅谈图书出版与新闻传播间的互动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2]张涛甫,章永宏.喧嚣背后的贫乏——从图书出版看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的知识生产[J].新闻记者,2008(2).

[3]赵泓.我国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研究述评[J].中国出版,2013(12).

猜你喜欢
博物传播方式图书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图书推荐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博物馆奇妙页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班里有个图书角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