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让观众直观的、更为准确地了解到自然、科学、人文等信息,这无疑有着极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2012年登陆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讲述美食的形式,巧妙的融入了诸多人文关怀理念,如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等内容,以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为出发点,小中见大,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该片播出后,在国内掀起了旋风式的“舌尖热”,而且获得了豆瓣网高达9.6的评分,同期的收视率也达到了0.2%,这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是很少见的。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大获成功,除了选题的讨巧和角度的独特,也离不开其强大的制作团队和优良的设备支持,再加上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李立宏的解说,更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李立宏沧桑而富有质感的音色、丰富的表达技巧、丝丝入扣的情感投入,让该片的画面和配音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也让更多观众记住了这一极富特点的声音。甚至有学者评论:李立宏解说的声音一出现,观众即使不看画面只闻其声,脑海中也不自觉的会浮现出用声音描绘的那幅美景。由此不难看出纪录片配音的重要地位。
纪录片的配音对画面有一种依附感,同时也对画面进行着补充、丰富、点题和渲染的作用。然而不同于广播播音和电视新闻配音,纪录片的配音比广播新闻用声更低、力度弱、语言更自如多变;比电视新闻配音更具有艺术性,表达形式也更为丰富。
从稿件来看,纪录片配音的稿件给人的感觉似乎并不完整、不连贯,有的有句无段,有的有段无章,形式较为分散。因此在把握稿件时,心中应当有整体感,要时刻承接配合画面,准确把握解说的基调和风格。从语言特点方面分析,大部分纪录片配音多以实声为主,口腔状态较为松弛自然,气息深长,表达自然流畅,语言质朴平缓、亲切自然。貌似不动声色、神态镇静,实则起伏有秩、变化自如。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开篇,观众眼前出现的是祖国的山川河流、峻岭崇山,还有许多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剪影,这时候一个声音开始娓娓道来,带领我们走进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起点——“自然的馈赠”。之后的每一集,这个声音带我们走进香格里拉盛产松茸的密林,走进云南大理北部山区的盐井,走进兰州街头简陋的拉面馆,走进老北京胡同里正在包饺子的人家。李立宏的配音,稳实质朴的带领我们领略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定义了对生活的认知,不断带动着观众的情感,也让更多观众产生了认同。
李立宏的嗓音并不单单是因为他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科学的发声方法是符合人类发声规律的,通过咬字技巧、控制气息、调节共鸣腔体大小,都可以实现音色的重塑。我们在大银幕或者电视荧屏上曾经多次听到过李立宏的声音,那么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他又是怎样刻画出一种个性鲜明的声音角色的呢?这就要归功于对自己声音的不断挖掘。普通人的音色音调大多是固定的,但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尝试,针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剧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声音的特色就会别具一格。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李立宏的声音担任了非常重要的任务,他是整个纪录片中的主线,带领观众们穿梭在城市和乡村、田间和餐桌,也正是这个声音让碎片式的剪辑方式得以顺畅地完成。著名的“第一印象效应”,就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产生的印象将主导接下来的印象,也被称为首次效应。由此引申,我们可以将第一次听到李立宏在《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作为第一印象,在那时我们认为他的声音是智慧、理性又极具亲和力的,那么在之后的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会对他的声音产生信赖感,跟随他的角度进入节目。
优秀的配音演员与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一样,必须拥有优秀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的投入。单一念稿、笼统空洞、情感淡漠,这些状态一贯被视为纪录片配音的直观感受,其实这些虚假做作的表象并不可取。优秀的纪录片配音需要随着内容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感情色彩、感情形式和语气节奏的对比。李立宏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投入,也值得我们进行重点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他美食类纪录片最大的区别就是其重点并不仅仅在食物上,它旨在通过食物与味道传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热爱,整部纪录片充斥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为了贴合整部纪录片的风格,导演组进行配音演员的选择也是十分慎重的。李立宏结合丰富的配音经验和生活阅历,再加上专业技巧,最终呈现给观众一种惊艳的效果。美国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纪录片源于生活,是一种通过剪辑和声音表现出主题思想的,现实性影片。而在这一观点中,强调了配音可以促进纪录片主题思想的表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许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这也是很多百姓生活的缩影。李立宏的配音不是机械地播读,不是站在高处怜悯的俯视,而是与普通人站在一起,和我们一样忍受生活的不如意,接受生活最真实的样子。因此,李立宏配音时在情感的拿捏和人文关怀的体现,是配音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声画并茂是所有影视艺术都具备的特点,这一特点使纪录片可以对客观现实进行真实地再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李立宏处理不同的画面使用了不同的语气,并且加以细微的节奏变化,悄然融入到片中的情境。在《五味的调和》这一集中,说到辣椒和重庆火锅时,李立宏将语速微微加快,并将音调稍稍提高;而说到四川人的生活时,则降低音调,语速放缓,让观众静下心来进入他们的生活。这些细微的技巧让李立宏的声音变得极富感染力。同时在为《舌尖上的中国》配音时,李立宏善用各种不同的语气色彩,这也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我们都知道,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别人的联想,精当的设问、反问能造成悬念,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感情的波澜,适时的反复和强调能加深对事物的印象,李立宏将这些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在《时间的味道》中,他将时间与食物拟人化,巧妙地说明了时间与味道尽管是死敌,但是某一种程度上也会互相成就,令人信服。
有人将李立宏的声音称为“智者的声音”。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听到的李立宏,不矫揉造作,不刻意浮夸,与画面契合的天衣无缝,令人赞叹。我们都知道,配音演员和播音员主持人一样,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知识储备量,才能在业务能力上不断精进。如今的李立宏已不再青春年少,但岁月给予他的是更加珍贵的财富:淡泊宁远的生活态度和睿智豁达的处世观念。而他的这种特质与《舌尖上的中国》想要传达的态度十分契合,因此让我们今天看到《舌尖上的中国》才如此精彩。因此,《舌尖上的中国》中李立宏配音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他经验积累的结果,也是人生阅历恰如其分的展现。
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配音演员李立宏用他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普通人的日常,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平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希望各位有志于从事配音工作的朋友们以他为目标,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莉.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杨金月,胡智锋.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赵秀环.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基本功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