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图书馆服务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途径

2018-03-29 15:20:08薛国栋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公共性智慧大学

薛国栋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山西晋中 030600)

在当前社会背景之下,智慧图书馆既是大学图书馆功能扩展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一大推动力,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也代表着大学图书馆功能走向智能化水平,代表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技术成果,也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首要途径,为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

在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智慧图书馆起到了引导性作用,同时也是当前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推动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可以实现大学图书馆的变革和功能升级。

1 智慧图书馆的技术要求

图书馆想要实现服务的创新和升级,就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同时,技术的支持还是图书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有力制成,所以,大学图书馆想要实现智慧图书馆的转变,就应当具备优越的现代技术。当前来说,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技术支撑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自动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指的是RFID技术、定位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和物体连接的重要手段,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联网物体进行识别和实施监控与管理。在图书馆发展领域,物联网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有了物联网技术的制成,图书馆可以达成资源之间的互通、资源与人的互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互通,再利用大数据分析,图书馆便可以实现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定制化智慧服务。

(2)其次是移动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手机终端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PC端的用户数量,移动终端灵活、方便,成了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来说,多家图书馆也已经设立了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移动终端方便、灵活地随时获取需要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相互沟通,同时,通过图书馆移动终端,图书馆可以结合大数据分析,将一些用户可能感性去的信心推送给特定的用户群体。

(3)大数据技术也是支撑智慧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在当前社会,人们已经确认了大数据的重要性,掌握大数据就是掌握了用户的心理,大数据成为当前各行各业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大数据技术这一点,图书馆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因为,图书馆当中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知识内容,同时,通过用户对文献资料的获取,图书馆可以掌握用户的行为信息,之后再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用户的需求和图书馆资源达成紧密切合,从而为使用图书馆的每一位用户提供体贴、周到的资源服务。

(4)协统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讲,智慧图书馆的服务需要有信息共享作支撑,所以,图书馆的各个系统应当结合起来,形成数据的交互;另外,图书馆员和用户以及图书馆系统三方的协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三者达成互通,基于智慧图书馆的平台,用户仅需要向平台递交自己的需求,系统就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找到符合用户要求的文献资料,这个过程无须任何人工操作,完全是体现了智慧图书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5)对于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来说,数据化可视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和资料也日渐增多,同时,图书馆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探求相互之间的联系发展趋势。使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形象化展示,让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相关数据和其相互联系以及变化趋势,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节约用户的宝贵时间。

2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及服务意识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是基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等智慧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数字图书馆的升级方式,同时也是图书馆和信息化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慧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弘扬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理念,进一步推动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实现。智慧城市的理念是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多种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城市的每个核心运行环节实现有机统一,通过智慧化的方式,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城市运作,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佳配置。由于智慧城市概念的持续深入,智慧图书馆的理念也随之产生。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深入,可以很好地推动智慧城市的实现。在智慧图书馆实现方式的探讨上,“智慧图书馆员”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从而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 智慧图书馆和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渠道探索

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同时也是推动大学图书馆的服务革新,让大学图书馆具备更加多样化的功能。笔者对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标榜——上海大学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展开分析,从而探究智慧图书馆服务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渠道。

3.1 国内大学智慧图书馆分析

(1)上海大学图书馆首次提出智慧化构建战略是在2012年。上海大学图书馆基于早起数字图书馆,借鉴图书馆2.0应用的建设经验,对智慧图书馆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最终提出,整合现代图书馆的技术,并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相融合,同时结合现代数字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创建出了图书RFID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图书信息二维码以及座位自助管理系统等,同时还开发了图书馆APP和移动图书馆等移动终端,并结合微博微信,为用户提供周到、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的智能化和服务性大大提升。

(2)上海交通大学近几年也一直在探寻图书馆的发展和升级之路,持续探索实现图书馆功能扩展和服务创新的方式,尤其是在空间边和学科服务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实际效果。另外,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也在积极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之路,基于这一目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十二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提出了要在2020年完成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这一目标,计划建设深入、全面的智慧服务系统,研发智能感知的创新技术,并培养出一批国际水平的图书馆员和验血驱动的高质读者群体。

3.2 智慧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现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基于用户需求,对于这一点,应当从学术角度和用户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价值所在。具体来讲,首先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丰富,让用户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还需要为高校的科研人士主动、及时地提供相关的学术动态资料,尽量扩大学术资料的辐射范围,加强学术信息的共享性,从而使图书馆更具优势,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争取成为大学学术传承和创新环节的一大重要推动因素。其次,大学图书馆应当在智慧图书馆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搭建起和用户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准确分析用户的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来满足,同时,要让用户积极地参与到现代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来,拓宽大学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渠道,让技术智慧和人文智慧可以有一个充分融合的平台,更好地满足智慧图书馆架构之下用户同步升级的需求,比如通过图书馆的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健全图书馆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4 结语

在当前科研环境、服务形式以及高科技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高效的信息技术、科研方式包括师生的信息需求也都产生了变化,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功能升级在智慧图书馆出现之后多了一个可靠路径,有望快速实现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拓展。智慧图书馆代表着图书馆由技术智能转变为行业智能,也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彻底高度升级。图书馆的作用是传承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如今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发生重大改变,智慧图书馆在图书馆传统智能的基础上,还扩展了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路径,真正实现了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升级。

猜你喜欢
公共性智慧大学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留白”是个大学问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6:32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