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强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政治态度和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与规定。政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政治行为的取向,是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以其传输快、覆盖广、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借助网络,学生成长与社会互动不断深入,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刻,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这种影响给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的飞跃发展,使网络舆论呈现了不同于传统舆论的特点,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政治舆论环境,关于政治意识的不同表达更是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深水区,各种尖锐的意见表达触及了学生的神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进而改变着他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认知和态度,网络政治舆论形势日趋复杂化。
最新发布的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7》,是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形成的年度综合研究报告。样本量3 500份,样本范围覆盖全国,调查抽样方案科学,信度和效度水平较高。问卷调查从2014年起,已连续开展4年,积累了连续的、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况和发展态势的数据。据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表示自信,八成(81.7%)大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生政治信任状况良好,面对复杂多样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主流媒体的信任程度较高。同时,“在三权分立、指导思想等问题上的均值相对较低,仍然是当前大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仍有约三成(30.3%)的大学生对“我国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持模糊态度或不赞同态度。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中,交流沟通占59.1%,获取新闻信息占57.8%,绝大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网络主题意识。基于调查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态度总体积极向上的同时,呈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政治态度表达方式日趋理性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现象。伴随着全球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特别是新兴媒体的推动,大学生政治态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新变化。对于很多重大的、敏感性问题上,当代青年对于政治态度的表达方式不再冲动,日趋理性,这有赖于新媒体的存在。但是,对于一些宏观性政治话题,很多学生则表现出了冷漠、不关心。他们认为这些问题不是自己所能企及,也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这种冷漠导致了学生对政治现象缺乏了解,没有基本的政治素养,从而影响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和鉴别力,致使其政治价值选择迷茫,政治态度摇摆不定,甚至偏激。
(2)政治教育不断深入的同时,部分学生呈现出了政治信仰缺乏的表现。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政治教育是从小学开始的,随着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政治教育的内容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在不断深入和扩大。但是,政治教育对很多学生而言,仅仅是从小就死记硬背的知识,也仅仅在考试中才能派上用场,对于其与现实的结合点和指导性方面,往往会被忽视。因而,很多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只是一知半解,学生理论学习上的欠缺,使得理论自信无从谈起。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会真信,摆正态度真学是第一步,将学的内容解释现实生活是第二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理论的正确性是第三步。在实践中,特别是在网络舆论复杂化、多元化的当下,部分学生呈现出了政治信仰缺乏的表现,意识形态在网络传播中的斗争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更加要求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
(3)基本政治态度逐步形成的同时,具体的政治态度表现出了易变、不稳定。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政治态度随着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入逐步形成,在灌输教育的作用下,很多基本的政治理论,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意识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态度。但是,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上传播的西方社会思潮,以及其宣扬的所谓公平公正,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当代学生的政治观。而网络上所谓的“大V”更是不同程度地代表了一些利益阶层发布着他们对于政治问题的看法,他们关注时事的视角、直接的表达方式也动摇着青年人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此外,在学生眼里,理论和现实的反差,使得他们的政治态度呈现易变、不稳定。
政治态度作为一种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政治心理活动体系,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向三个要素组成,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政治认知是基础,由认知而形成的政治观点是学生了解政治现象的依据,同时,在政治观点中也夹杂着对于政治现象的情感。当这种认知被固定下来,进而演变成一种政治情绪体验时,它才能够支配政治意向和行为。因而,学生的政治意向表达通常是建立在政治认知基础上的,由政治情感引导的政治行为或行动倾向。其中,政治认知的转变相对容易,政治情感的转变相对缓慢,政治意向的转变取决于认知和情感,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向三者共同决定了政治态度,要形成稳定、持久的政治态度,有赖于三者的相互协调。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或两种不同的认知性成分之间)失去协调性,就会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进而发生态度的转变。把它放在政治态度的转变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一个人去做符合他的政治认知的事,不会发生认知失调,也不会产生政治态度转变;如果在现实中出现了不符合其政治认知的事情或做了不符合其政治认知的行为时,就会发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就会引发政治态度的冲突与改变。从这种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认知的矛盾的存在是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在大学生政治教育中,想要改变其政治态度,首先要引起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带来的政治认知和情感转变会导致政治行为意向的改变,进而带来政治态度的转变。
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论。在他看来,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模仿或依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政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遵循态度形成与转变的一般规律。在对客体进行政治教育初期,客体或者出于自愿模仿,或者受到一定的压力服从,均表现出对于政治教育内容的模仿或者依从;经过这个阶段后,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得客体被态度对象所吸引,自愿接受态度对象的观点、信念或行为,主动采取与之相同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为对政治态度的认同;认同了新的态度,对态度对象产生了新的认知和情感后,态度客体才可以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一种行为意向,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而使新的态度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改变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以及行为意向,进而促成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综上所述,无论从政治态度改变的动因还是政治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来看,遵循并合理运用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才能够使得政治态度的转变成为现实,进而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
前文中,我们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现状,并借助心理学中关于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动因与过程分析了政治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心理机制。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运用政治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促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态度,进而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按照前述分析,笔者认为,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态度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政治态度的转变。
(1)多渠道开展政治理论教育,从政治认知环节入手,为政治态度转变的依从或服从阶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首先,要充分利用“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使其成为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当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真实可信。“两课”的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以情景体验、探究实验、调查访谈等融为一体的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引用案例、利用音像资料、开展辩论讨论,采用翻转课堂、同伴教学法等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组织大学生就政治热点、难点问题以研究性、实践性学习小组形式,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政治问题。
其次,要重视形势政策课和学生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补充。形势政策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和要求更偏向于政治教育,应当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参与性,提高实效性。学生活动作为大学生学业之外重要的活动,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设计丰富、合理、有积极意义的学生活动对于促进学生政治认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中,使其发挥更加隐性的作用,是提高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挖掘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其他环节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其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渠道。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科学精神的传承者、社会价值的挖掘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专业课教师要从一般的专业规律和定理中,提炼专业能力在社会层面的贡献力,能够将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 “小我”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我”结合起来,在专业讲授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教育教学其他环节承载的育人功能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教育管理的全方位,高校教职员工都是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传递的重要主体,都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现着教育功能。
(2)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特点的话语体系,立足政治情感,为政治态度转变的认同阶段奠定基础。
实现从政治态度的依从到认同的转变,起关键作用的是情感因素。提高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使学生从情感上认同某些政治观点,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能跟得上时代发展潮流的话语体系,是实现教与学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是建立共同的情感体验的必要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当主动学习和了解网络流行语,善用新媒体促进政治情感的建立。
首先,理论教学环节应当注意:第一,教学内容要有说服力,能够激发大学生接受政治教育的热情。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关心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得出让学生信服的答案。把学生急切要知道的答案贯穿在理论教育和方法指导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第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出发,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启发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判断。
其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也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增加教育者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认同环节,对于态度的认同主要是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而乐于与其保持一致,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因此,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应当向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真正成为值得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教师。这种关系的建立对于促使学生认同政治态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利用新媒体手段,依托网络阵地,可以增加政治情感。现代传媒为大学生提供了发表言论、评论时事的舞台。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网络,现代传媒的平民化越来越强,互动性也越来越明显,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能增强他们的政治情感。此外,善用网络流行语,也可以增加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从而增加政治情感认同。
(3)增加实践环节,拓宽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以认知和情感认同为基础,为政治态度转变的内化阶段提供实践机会。
在确立了政治认知并通过政治情感产生了政治认同之后,政治态度的转变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内化阶段。只有将政治态度内化为被教育者的自觉意识,才能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在内化的环节,通常需要我们运用认知和情感进行是非判断,并通过不断地实践将新的态度纳入自己态度体系中。
首先,应当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使政治态度的内化有落脚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我们学习的政治理论落到实处,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理论。通过实践,能促使我们将认同的政治态度内化为自觉的意识,从而实现政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其次,应当拓宽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其政治参与热情。政治参与渠道是政治主体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要提高学生对政治信息的辨别能力,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中,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观点,应当对这些观点加以辨别和分析;二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既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又要求学生履行相应的义务;三要创新学生参与的机制,善于利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防止因政治参与渠道不畅而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与政治,给整个社会稳定与和谐造成的潜在威胁;四是利用SNS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运用符合学生话语体系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政治归属感,强化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与信任。
最后,应当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培养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新媒体环境下,应当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公民责任感构建为导向,通过新媒体手段,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新媒体有其传播快、可视性、互动性强的特点,针对热点事件或者重大节庆活动,在新媒体领域实现与大学生话语体系的对接,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公民责任感,从而促进基于认知和情感的态度形成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