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兵 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图书出版文化事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这一行业在新时期应提高治理管理标准,严格规范图书出版行为,这不仅能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且还能丰富全面管理理论。由此可见,该论题探究对图书出版行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读者的精神需要。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指的是围绕质量这一中心,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据此实现管理目标的质量管理方法。其核心要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即通过调动全员力量、提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意识,最终实现全过程、多方面的质量管理任务。第二方面即质量预防和质量控制,以免非合格产品走向市场。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体现在全员参与、消费者至上、系统管理、持续创新、正确领导、实施基础、互利互惠、过程管理等方面[1]。
所谓图书质量管理,指的是优化图书选题,在质量策划、控制、改进等方面具体创新,实现图书出版流程的全面控制,在此期间,管理者充分发挥职能管理优势。图书质量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即全程性,图书策划、选题、审稿、发行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能大大降低质量事故发生几率,确保各关节质量达到相关要求;第二方面即全局性,图书出版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间联系十分紧密,从全局视角出发,全面保证图书质量,能够增强图书市场竞争力;第三方面即全员性,图书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全员参与,无论是编辑人员,还是市场销售人员,应高度重视质量问题,明确统一的图书质量目标,通过落实一人一责制保证图书质量。
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图书出版行业要想持续经营,务必加强质量管理,渗透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定义介绍可以看出,图书出版行业做好质量全面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够将图书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同时,还能起到图书销量增加、图书质量全面保证的积极作用。下文具体介绍图书质量全面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便为理论研究者、管理者提供借鉴。
以往图书出版行业进行质量管理时,高度重视图书产品质量检验,未真正落实图书质量全面控制工作,忽视前期质量预防的重要性。然而前期质量预防恰恰是图书质量合理控制的关键,这能从整体上提高图书质量,降低质量事故发生几率,避免图书出版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图书质量管理预防,事先做好图书质量控制工作,编辑人员提高选题的合理性,正确把握选题论证方向,同时,严格校对图书材料,提高各环节参与者的责任意识。
图书出版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要想真正提高图书质量,务必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促使员工通过培训掌握图书编校流程,了解图书极易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问题控制措施。业务培训工作结束后,针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据此检验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吸收情况,以便为培训方案调整提供依据。除此之外,适当组织读书活动,开展读书座谈会、辩论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图书竞赛,这不仅能够调动管理人员的参与热情,而且还能提高管理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这对管理人员理论知识丰富、图书质量管理技能提升有重要意义。
现如今,多数图书出版行业保持传统的管理认知和管理理念,对质量管理工作持非积极管理态度,进而图书质量监督、管理职责明确工作得不到具体落实,这极易增加图书质量问题,不利于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图书内容会对读者片面引导,不利于拓展读者的知识视野,这对文化事业持续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除此之外,图书出版业市场较混乱,盗版现象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著作者的积极性,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务必创新图书质量管理理念,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探索提升图书质量的有效方法,同时,完善图书质量保障、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全面保障图书著作者的权益。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相关机制执行力度,将图书质量保障工作具体落实,这对图书质量保障行为规范有重要意义[2]。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图书质量管理预防、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强化图书质量管理意识等措施彰显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优势,这对图书出版工作规范化、合法化推进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我国图书出版业管理人员还可以适当借鉴国外在这一方面的质量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图书出版业实际的基础上,探索图书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这对图书质量保证、图书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有促进意义,同时,有利于降低图书出版成本,扩大图书出版行业经济利润空间。
[1]施东毅.图书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7):89-90.
[2]靳琼,陆嘉琦.保障图书质量的关键在于管理[J].中国编辑,2016(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