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018-03-29 10:07:08廖翠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机电类课程体系院校

廖翠玲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300)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满足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1 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加强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人才开发和培育的重要举措。优化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实现高职院校机电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加强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综合运用机电类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职业技能,促进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加强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促进我国机电行业的发展[1]。

2 当前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分析

当前,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高职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存在畏惧、恐慌的心理,畏首畏尾不敢开展创业活动;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地完成作业,缺乏举一反三、求新求变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高职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践场所,高职院校创业活动的载体少,导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只能在学术社团中实现,不利于高职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2]。总之,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在创业认识、创业技能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3 当前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模式单调、教育方法落后

当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地依据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课程设置,严重忽视了高职学生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存在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限制了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导致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目的性。

3.2 高职学生的创业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创业成为高职学生施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但创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话题。因为创业不只是学生的念想,更是一个必须切合实际的想法,它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多是大型企业或中小企业从事机电技术工作,并在岗位上学有所用、施展抱负、积极创新发展。但是,高职学生对于创业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基本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对于创业拥有畏难心理和恐惧的心态,导致毕业后只有极少数高职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不利于学生找寻到适合的创业项目,这些因素都会对机电学生的创业认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3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健全

当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组织领导弱化,领导机制、组织机构不健全。二是创业教育目标和教学培养一直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性和专业性,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3]。三是高职院校在创业课程教学中,以教科书为蓝本,导致课程设置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急需进行新课程改革;社会实践内容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不利于高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不利于高职学生开拓创新,不利于高职新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四是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内容简单,课程形式单调,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导致学生闭门造车,缺乏社会调研和创业精神的培育,不利于高职学生开阔视野,接纳新知识。

3.4 创业教育管理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将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但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重视的程度不够,思想认识程度不到位,创业教育管理的质量有待提升。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足,特别是财政经费侧重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严重忽视了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对高职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引导,在创业教育的管理层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制。

4 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4.1 深化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完备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要不断深化和创新教育理念,高度重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教学科研和高职学生的创业工作紧密衔接,有效地促进两者平衡发展。高职院校机电类课程设置要密切联系实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增加社会实践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互动教学的形式,使课程设置彰显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提高高职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加强高职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2 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创业观,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活动

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对于创业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机电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高职院校要指导高职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高职学生树立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顽强精神,激发高职学生强烈的创业热情。其次,高职院校要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积极吸收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借鉴丰富的创业教育成果,培养高职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较强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展创业活动。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联系和合作,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活动[4]。

4.3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积极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优化教学内容,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开设实践基地,增加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创业课程呈现专业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特点[5]。同时,高职院校要建立与机电专业教学相平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开设政策与法规、经营、贸易、金融管理等课程,建构完善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设立“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和“工程素质教育”三大课程模块,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4.4 加强创业教育软硬件建设,营造创业教育良好的环境氛围

高职院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和完善机电专业创业教育机制,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软硬件建设。高职院校要积极宣传国家创业扶持政策,鼓励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开展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专题培训,聘请成功企业家、人社部门专家讲学,深入基层、企业、创业基地等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加强高职学生对于创业前景、创业内容和创业流程的认识,为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加强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要不断深化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软硬件建设,建立完备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活动,提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
机电类课程体系院校
基于Spring Boot的机电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更正启事
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工作中的沟通探讨
接地技术在机电类特种设备中的应用及检验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