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伟超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高校都实施了扩招政策,使得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社会十分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各大高校积极展开离校前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然而当前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功能建设还存在不足,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就业创业指导效果不高[1]。因此,优化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十分有必要,以此更好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创业指导的必要性,之后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功能体系的建立,以此为保障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升高校就业创业技能的培养效果,展开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高校毕业生将不再只是求职者,而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我国社会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使得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需求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使企业岗位数量无法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挑战。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就业选择,并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提升。另外,通过指导人员对就业创业知识的讲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较多学生参与到创业队伍中,不仅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岗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并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高校要注重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因此,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3]。
高校大学生经过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专业知识,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也得到很大提升,且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潜质。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离校前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奠定基础。
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展开创业指导,能够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得到拓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还有助于创造新的岗位需求,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的空间。当前高校较多的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对大学生展开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决策,以及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起着重要作用[4]。由于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对学校与教师有了深厚的情感,同时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其面临较多的就业选择会出现迷茫状态,母校是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对象,是给予学生力量的坚实后盾。由此可见,高校是大学生毕业就业创业的首选求援对象,与传统的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就业经历,且较弱的心理耐挫能力,如果长时间没有进入到就业状态,对学生的就业发展将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其毕业后将无法适应社会,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给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带着阻碍[5]。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展开就业创业指导,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良好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正确的选择就业方向。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高校办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是评估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为高校提供了战略规划,及学科调整等内容,为提升高校的整体水平奠定良好基础[6]。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还为高校搭建了立体化的就业创业平台,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质量,使人民对高校教育质量更加满意。
高校毕业就业问题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为了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十分有必要,以此使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得到提升,以此吸引众多的考生报考该院校[7]。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能够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创业环境,为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在展开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并没有为学生设立专门的服务咨询机构,且就业指导教育形式过于单一,采用的教学方法太过死板,导致就业创业指导效果无法达到良好效果。另外,就业指导人员一般是辅导员,其对就业创业方面的知识有限,没有全面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且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以此导致就业创业指导效果较差,学生无法从中学到就业创业相关的知识[8]。
当前高校展开创业指导工作时,一般是以“就业生就业动员会”等形式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且指导人员采用的教育形式比较传统,主要是以灌输式的方法讲解与创业有关的知识,且注重大面轻视个体。这种指导形式极其枯燥,使较多学生被动的接受所讲的知识[9]。因此,打破传统的指导形式十分有必要,将学生个体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疑问,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创业意识。
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当前我国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较少,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没有紧密联系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各项具体事务,没有认识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缺乏个性化服务体系,且有的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另外,有的就业指导人员认为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找工作,没有认识到就业创业指导对学生人生发展与高校发展发挥的作用,最终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指导人员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性。在实际授课当中,教师只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一般是对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等方面展开教学;且指导人员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学生职业观念、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讲解较少,这对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形势带来不良的影响,无法发挥就业创业指导的作用[10]。
当前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如果高校在展开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时,没有认识到社会的日益变化,以及社会就业竞争力的日趋激烈,那么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将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对就业创业指导的作用发挥带来不良影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与企业没有紧密相连,将无法展开企业实际调查,缺乏对企业新技术、新信息更新的了解,以此使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的内容过于陈旧,无法满足社会与企业的对人才的需求,这对学生将来顺利就业与创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提升,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展开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企业给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此实现企业与学生双方的共赢。因此,校企合作式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可以将企业专业人士聘请到校内为学生展开就业创业指导,着重分析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方向,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就业,以此使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更加完善[11]。另外,企业还可以让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岗位中学习,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此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发展需求。企业还可以重点培养优秀的学生,以此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通过与市中心的医院展开合作,学生将医院的专业人员聘请到学校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实践教学。同时,学校通过对医院相关工作展开调查,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出正确的方向指导,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为医院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同时还会影响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采用有效的措施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通过分析企业人才的需求,适当地调整高校招生规模,以防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发生,使高校专业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对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通过发挥其调控作用,为高校建立良好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奠定基础,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12]。另外政府应当完善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措施,给予大学生就业创业资金支持,以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保障,使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得到提升。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的主要部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对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大学生的个人能力直接关系到就业是否顺利,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出更高的需求[13]。因此,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在讲课时,应当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出发,合理分析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对学生讲解良好的就业观念。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目标,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积极性,为大学生建立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该项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然而从实际情况可知,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模式还存在不足,因此,高校应当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出有效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应根据社会发展形势,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打破传统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思路,以此使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三者的共赢。
充足的就业创业指导人员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然而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机构人员配置还存在不足,因此,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就业创业指导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及良好的实践经验,综合素质较高的指导人员有助于提高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14]。比如,德国与法国高校在展开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一直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咨询作为重点,并保证指导人员有较高的学历,必须取得国家考试所获得的咨询师证书才能上岗。因此,我国高校应当要将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将就业指导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首先,指导人员的选聘尤其要注重其综合素质,其中包括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考核,以及性格特征、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其次,还应当对在岗的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展开培训,提升指导人员的整体素质;有计划的让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外出进修,以此使其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另外,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可以将考核机制引入其中,以此保障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质量,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为取得良好的就业创业指导效果奠定基础。
在“就业创业闭合链条”的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上,高校可以实施“平台+基地+方向”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基地+方向”中的“平台”指的是“互联网+”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其是一种特色的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有关的内容,其中包括企业对人才需求介绍、企业岗位的分析以及就业创业的政策等信息,同时该平台还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对象以及就业指导服务,为提高学生校园网招成功率奠定良好基础。“基地”指的是创业培训基地,其融合了企业、高校及创业孵化器等资源,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就业、创业指导,并对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展开合理分析,并建立毕业生离校前的实习环节,给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可靠的培育[15]。“方向”指的是优秀人才的培养方向、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及专升本的升学方向。将“就业创业闭合链条”作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功能体系的核心部分,通过指导人员的培育、组织的不断优化、个性化的指导措施、资金的良好整合等方面不断完善该体系,以此建立一个立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高校应当将就业与创业放在首要位置,分析社会就业形势,了解国家与地方提出的政策与方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准确把握。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指导不断加强,并将这一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对学生提出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出正确的就业方向;同时高校还应当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就业与创业,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由于学生在校内学习了专业的知识,且自身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其能够全面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发现商机,这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让很多不起眼的大学生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高校在建设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过程中,应将课程建设作为关键,构建立体式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心理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建立科学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的疑问,缓解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以此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态度,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创业。之后还应当对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进行引导,并对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合理调整,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创业能力有所增强,使学生掌握择业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形成学生的正确的择业观,并正确的展开就业与创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是学生工作的开始,建立有效的跟踪反馈制度,能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可靠的依据支撑。高校在展开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跟踪反馈体系建设,由于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工作进度较慢,调查的结果不是特别满意。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调查的体系,与毕业生展开密切联系,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状况,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之后对毕业生的评价等信息进行汇总,以此为高校建立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比如,天津城建大学环境学院就采用这种体系,其通过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了解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为高校提供了正确的就业形势、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为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不仅与学生的就业发展有关,还与学校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立体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有助于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对较多的选择极易出现迷茫的状态,这时对学生展开就业创业指导发挥重要作用,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筛选有效的信息,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就业方向,为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通过研究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功能建设可知,立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同时还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王珂.高职院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功能建设研究[J].商情,2017(5):56-57.
[2]郑莎.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进行到底——江西省为高校毕业生定制就业创业服务[J].中国就业,2014(2):20-21.
[3]居然.吉林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J].劳动保障世界,2017(16):16.
[4]杨京.浅谈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职业,2017(12):73-75.
[5]刘铸,刘万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6]傅伟.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科教文汇,2017(25):157-158.
[7]杨习铭.新疆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3(1):90-93.
[8]李文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3(31):44-46.
[9]吴小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的构建探析[J].亚太教育,2016(10):185.
[10]张庆祝,刘万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84-86.
[11]徐鹏.服务型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职能的问题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
[12]张秀峰,宋瑞平.闭环管理机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中的运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5):68-71.
[13]杨威.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市场,2017(18):80-81.
[14]戴路.建设区域文化产业类专业与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J].课程教育研究,2013(26):95-96.
[15]王胜.浅议大学生就业创业类社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作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