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少伟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世界上又被称作企业家精神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以及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和其他以学历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不同,它是一种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时候就出现在了美国大地上,因此美国不仅是最早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同时它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发展最完善的国家。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是在1989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现如今,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事业之中的亮点。但是由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之中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等多个方面都处于引进、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探索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现如今许多高校之中还是一片空白。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渐渐放缓,创新创业的事业在我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16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此来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像应用型转变的教育方针,我国各大高校对于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都是秉承着一种积极响应的态度,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如今我国大学生参与进创新创业活动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不仅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能力的增长,还可以有效解决现如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难题。如今,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赛事正举办的热火朝天,如在2016年举办的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这项赛事之中,就有大约11万个项目团队报名参加了此项比赛,创造了历史新高。除此之外,全国各大高校为了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纷纷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以及激励方案进行创新,但是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革新以及参与进创新创业活动之中的大学生团体变得越来越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渐渐暴露了出来,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带来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它的进行与发展。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大学生的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以及创新创业人格在内的综合素养。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于1997年清华大学创办的首届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开始的,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1],截止到2016年开办的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正在飞速发展当中。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是在我国于2002年4月份在北京召开的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之中由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提出的,在此次座谈会上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现如今所有高等院校开展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2002年8月份,我国教育部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上确定了9所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以此为基础渐渐形成了三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第一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较为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构建出创新创业需要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行这种创业模式的高等院校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第二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则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实践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第三种则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三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代表着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已经正式进入了由我国政府引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作用也越发的凸显出来。结合我国现如今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教育改革的现状,不难看出,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经济繁荣,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大大缓解我国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我国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3],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到了融资、税收以及创业培训等方方面面之中,有效促进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时大学创业教育就出现在了美国大地上,那就是哈佛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教授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这门课程被后来的所有大学创业研究者公认的第一门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4]。在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一场由比尔·盖茨等美国创业者引起的创业变革,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冲击之下,美国正式出现了大学创业教育。据调查研究显示,1979年美国国内就有127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到了1982年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了315所高校了,1986年增长到590余所,1999年增加到1060余所高校,2005年增加到1600余所[5],整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除了开设相应的课程之外,美国还出现了一些关于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学术期刊,比如小企业管理期刊、美国小企业期刊以及企业创业杂志等等,现如今这些学术期刊已经成为了国际公认的大学创业领域之中的重要刊物。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也开始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同时美国社会对于大学创业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在逐年增长,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经在美国各大高校之中普及开来。经过调查统计,在美国的约有39.6%的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之中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约有24%的高等院校在研究生教育之中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此外,美国华尔街,最优秀的股市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主之中,接受过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占据了总人数的86%。截止到目前,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备的体系,将小学至大学所有的系统教育都包含了进去。
相比较美国已经发展成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事业之中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现如今虽然大部分高校都相应国家政策开展了相应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但是大部分的高校工作人员都只是将这份教育工作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无法培养出足够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由于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各大高校仍然处于摸索当中,因此各高校没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工作[6],这就导致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十分混乱,无法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配合,使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大大下降。
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现如今各大高校之中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却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就使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各项工作组合和开展十分混乱,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的情况发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也就随着大大下降。
创新创业工作是项非常注重实践的工作,而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则可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实践经验,创建出一个有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7]。但是在现如今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当中,绝大部分的高校都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来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也就随之大大下降。
由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事业才刚刚起步,因此一些开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高校老师其本身的实践经验不足,这就导致了当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高校老师不能对这些出现的问题给出及时、有效的辅导,这就增大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失败率。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很多,但是实际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却很少。从1997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始,大学生创业就成为了我国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经过统计,我国大学生之中有创业意向的人达到80%左右,但是在这80%的大学生之中实际行动起来的大学生却不足1%[8]。而在美国的大学生群体之中有创业意向的人数为70%。其中实际行动起来的人数比例为20%,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相比较美国,我国大学生创业实际参与者非常少。
第二种情况就是大学生的市场意识以及管理经验不足,相比较普通的创业者,大学生由于还未踏入社会,其人生阅历不足,同时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也比较有限,同时大学生没有从事过贴近市场前沿的工作,导致了大学生没有识别、整合以及利用有价值的市场 “一线”信息的能力,自然也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可以创造价值的机会市场。除此之外,在大学生创业的初期,最注重的应该是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进来,借此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但是由于大学生固定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学习圈子之中,当他们寻找合作者的时候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中学或者大学同学之中。据调查,在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主要成员组成之中,来自高中或者大学同学的比例占据了62.1%,来自本校外系的同学的比例为22.3%,在社会上找到拥有相关经验的成员则仅仅只占有16.5%[9],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时寻找合作者的时候往往更加倾向与自身的经历、教育以及背景差不多的人,对于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则视而不见,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团队之中功能重合的人越来越多,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以及社会网络的重叠程度比较大,无法形成有效的互补。
第三种情况就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之中的创业项目科技含量大都比较低。现如今我国大学生创业大都是生存型创业,蕴含的科技较小,创业的层次也不高。这是由于大学生受限于就业压力以及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在大学生创业者之中选择类似餐饮、服务、零售等技术含量比较低、启动资金少以及易起步易操作风险较小的行业创业的人数占据总人数的82.2%,选择高新技术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只有17.8%。
第四种情况就是缺少启动资金,大学生由于尚未踏入社会,缺乏足够的经济来源,导致大学生因为缺少财产、设备等资产抵押品,想要从银行获得创业资金非常困难,在进行创业的初期时,大学生的启动资金大都来自家人、同学和朋友,主要以借款为主,没有足够的融资渠道。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之中,来自父母的占据了58.4%,来自朋友同学借款的占据27.7%,来自于风险投资的仅有4.8%,来自其他渠道的占据 9.1%[10]。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他们正处于人生之中创业激情以及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但是在这个阶段之内由于大学生其本身还未完成高等教育,因此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是不够的,同时由于大学生还未走出社会参加工作的原因,其本身的团队沟通管理经验不足,心理抗压调节能力也比较差,同时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政策的理解能力也不足等等,这些主观上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
面对现如今各大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出现的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组织机构混乱的问题,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到学校进行讲座的形式来加强校领导以及老师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知;通过建立起创新创业学院并设立多名专职干部来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协调[11];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以这些组织机构为基础构建出一个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以及学院具体抓的全校教职员工共同抓的一个良好的组织运作体系。真正做到组织机构的落实以及人员落实,实现了全员支持和万众创新的一个领导体系,除此之外,还能够形成一个以学校招生就业处、学生处、校团委以及发展规划处等多个机构为主体,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友会、财务处以及人事处等多个机构一起协同推进,其他机关机构和专业老师一起参与配合的全方位的协同工作,从而大大提升了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工作效率。
面对现如今各大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各高校可以通过参考其他高校成功的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工作,通过规章制度可以明确规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人员的自身岗位职责[12]。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从根本上引导以及规范高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组合和开展,有效提高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工作效率。
面对现如今各大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之中没有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来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的问题,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孵化、融资以及服务等对各个方面为切入点来建设出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来将之解决。
面对现如今各大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之中的教师综合素质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起思想+创新+创业的三导师制创新创业师资体系来将之解决,可以通过对社会创新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以及创业成功率[13]。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建设教师培训机构来达到这一目的,邀请专家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培训,借此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教学效率,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大大上升。
面对现如今各大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将之解决,首先第一点就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方案之中专门设立8个学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为全体学生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实践必修课程,借此激发出大学生的创业激情[14];其次第二点就是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专门对其开展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通过邀请优秀的创新创业的校友或是企业家来对学生进行讲座,给他们讲授各个行业的动态以及发展趋势,同时组织新生到校内或者校外的创业孵化基地之中参观交流,有效激发出新生的创业欲望,为他们之后的创业奠定一个基础;第三点就是开设SYB创业培训班,以此给那些已经拥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指明方向,帮助他们理清自身的创业思路、完善自身的创业计划书以及组建创业团队展开模拟实训。
现如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还未发展完全,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达到培养出高素质创业人才的目的,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最主要的事就是学习美国创业教育课程成功的经验,将我国创业教育事业进行完善。
[1]宋超.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刘洋.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亚太教育,2015(9):245.
[3]揭上锋,林亚楠.中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以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80-84.
[4]鲍盛祥,凌玙琴.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0(30):89-92,96.
[5]曹娟.中美大学创业教育课程比较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19.
[6]陈晓峰.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73-74.
[7]左文敬.中美高校“全校性”创业教育组织模式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8]赵国靖.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温州大学,2016.
[9]唐加军.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10]马鹏跃.关于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J].亚太教育,2016(32):25.
[11]徐琼.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3.
[12]李尧森.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3.
[13]高启明.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31(5):84-87.
[14]李聪.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