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正毅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和汲取知识的精神家园,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天然优势。高校应重视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优化配置各种学习资源,创新各种读书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动力。
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认为:“精神动力本质是指导和推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1]赵应云教授提出:精神动力的实质就是认识、思想、价值、信仰等观念力量对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即精神的物化功能[2]。由此可见,精神动力依赖于物质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对于人们的思想及其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大学生精神动力是大学生的内在建构,如人的价值观、思想行为、理想信念等内在的预判标准对其外在行为、学习实践等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的精神动力是大学生不断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大学图书馆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首先,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综合能力和精神动力。其次,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当今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时代,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必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加强学习,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后,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理想学习场所。大学生在图书馆不仅能够学习各种知识,而且还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完善价值体系,形成健全的人格。“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要靠精神产品去丰富,人们的精神面貌还要靠精神力量去改变,人们的精神境界还要靠精神手段去提高,人们的精神价值也要靠精神文明去揭示。”[3]恩格斯说:“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4]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知识汇集之地,具有厚重的人文精神积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高校图书馆环境舒适,资源丰富,平台先进,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加强图书馆建设,大规模更新改造或新建图书馆,极大地改善了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图书馆资源越来越丰富,资源结构更加合理,建立了先进的资源管理系统,大学生查询、借还、阅读更加便捷。高校图书馆读书环境优美、资源丰富、阅读方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学习。其次,高校图书馆读书活动丰富多彩。由于大学生普遍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厌倦学习。各高校图书馆为了吸引大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动力。
大学生要具有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才能学习和传承优秀文化,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才能提升精神动力。总体来说,大学生是一个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群体,有明确的人生发展规划,关注国家时政,注重提高品德修养,能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但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学生的价值观不成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次,一些大学生功利心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贪图享受。最后,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精神匮乏,学习积极性不高,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导致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足,面对就业问题,产生了自卑和恐惧的心理。另外一些大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对其他的文化知识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不愿意参加课外娱乐活动和文体活动。
高校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增强责任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图书馆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也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图书馆服务水平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图书馆应明确自己的使命,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资源建设质量,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应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名言警句、文摘简介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热情接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图书馆感受到温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图书馆应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大学生探索阅读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高校图书馆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其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开展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要开展贴近学生需求的读书会、演讲比赛、情景剧等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高校图书馆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吸引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读书活动,传递正能量,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适当的载体,“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和改进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5]。最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应以互联网为载体,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运用网络平台,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地向大学生传播优秀文化,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读书需求,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 骆郁廷.“精神动力”范畴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98-504.
[2]赵应云.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3-47.
[3]吴元梁.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J].哲学研究,1982(12):8-1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