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强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长期遭受压迫的最弱势的群体即表列群体的利益就已经得到了关注,殖民政府出台了一些针对表列群体相关的保护政策,也是此后最重要也最饱受争议的表列群体保留制度的雏形。然而,即使在印度独立时法律上宣布了废除种姓歧视,社会大众的社会意识依然深深地受到了沿袭数千年的种姓制度的影响,不同种姓之间的隔阂和矛盾甚至愈演愈烈。表列群体的英雄曾任印度司法部部长的安贝卡博士指出,如果社会意识无法改变,法律政策很难有执行力和实际效用。尽管如此,制定一系列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优惠政策仍是必须的措施。受教育是弱势群体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印度政府制定了大量表列群体教育帮扶政策。本文就与种姓制度紧密相关的表列群体基础教育政策及计划措施进行探讨。
印度种姓制度最早可见于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经典《梨俱吠陀》,规定了四大种姓,婆罗门种姓地位最高,刹帝利次之,然后是吠舍,最低的是首陀罗[1]。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早期白皮肤的雅利安人征服南亚次大陆肤色较深的土著部落后经过频繁接触和社会分工,并根据“贾提制”而形成的种姓阶级分化。其中,四个种姓中地位最低的首陀罗皆由印度本土的土著部落居民构成。然而还有地位更加低下,或者说没有任何地位,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群体,这类群体被称为表列种姓 (Scheduled Castes)。他们从事着诸如制革、清扫厕所、搬运尸体等被视为“不净”的职业,他们或因职业、或因违反种姓法规、逆婚、犯罪等因素被排斥在种姓之外,是不被看做人来对待的群体,历来受到社会的剥削、排斥和歧视,各种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在种姓社会中都被剥夺。早期生活在古代印度的土著居民在被雅利安人征服后一部分逃往南部环境恶劣的偏僻地区,成为了过着原始落后生活的表列部落(Scheduled Tribe)群体。脱离主流社会的他们也同样长期遭受着压迫和剥削,甚至欺骗,他们与表列种姓群体在种姓制度压迫下构成了印度社会最底层最弱势的一部分人,占据了印度总人口的1/4。
如今虽然法律上废止了种姓制度,然而种姓制度依然存在着,依然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最大决定因素[2]。几千年的剥削和压迫使得表列群体的生活长期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中,以致难以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经济上的贫困和教育的缺失使得表列群体一直处于勉强维持生计的状态,更不用提实现在社会中的向上流动以改变社会地位和摆脱种姓歧视,因此表列群体的教育机会公平难以保证。同时,整个社会乃至学校内部弥漫着种姓歧视气息,对表列群体的排斥使得表列群体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外,即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饱受压迫[3]。因此,制定一系列针对表列群体的教育保护政策以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和提升国民素质势在必行。
在法律废除种姓制度和种姓意识根深蒂固的巨大矛盾下,要逐步保障表列群体的权益,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实施,其中,有效的教育政策更是对教育公平的大力保障[4]。印度宪法提到,国家应特别注意增进弱势群体的教育利益和经济利益,并保护他们不受社会的不公正待遇和各种形式的剥削(宪法第46条);并授权政府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教育发展制定特别补充条例(宪法第15条第4款)。这都为保障表列群体的受教育权益确立了法律依据。而根据印度宪法第16条,明确规定了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在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尤其是重点大学和中小学)和公营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配额[5]。这一条款确立了保留政策,即根据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人口比例,分别为他们保留了15%和7.5%的配额。这一保留政策配额在教育领域涵盖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机构,使得位于种姓制度影响下社会最底层的表列群体的儿童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在印度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制定的教育政策中,保留政策显得至关重要。依据表列群体人口比例制定的配额充分地保障了表列群体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同时各邦政府也可以根据当地表列群体的具体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一政策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表列群体,许多本没有机会入学的儿童获得了受教育机会,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接受教育后改变了命运[6],大大地促进了印度教育机会公平。
种姓制度作为印度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中的独特因素,在影响基础教育政策制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7]。
在保留政策的照顾下,表列群体在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上获得了制度性的保障,然而由于经济困难、环境的制约、学校及教学设备资源的匮乏,对保留政策的实行产生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为了确保表列群体受教育的权益,印度政府随之制定了一系列基础教育阶段帮扶政策。
在表列群体基础教育的国家政策保障方面,印度政府出台了《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1992年行动计划》《普及基础教育计划》和《全国扫盲使命计划》,在保障和方便表列群体儿童入学返学、免费义务教育年限以及教育机构、校舍、师资和资金等方面做出了指导性规定。
在地区基础教育方面,有县初等教育计划、部落县教育特殊发展计划等,量化规定了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入辍学率、课程成绩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计划项目经费的分配,并针对表列部落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师资、教材等帮扶保障。
为保障表列群体儿童入学后的学杂花费并吸引表列群体儿童入学,印度政府先后出台了免费教科书计划、免费午餐计划、免费服装计划等,这些计划使得大量表列群体的学生受益,对于帮助表列群体儿童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障表列种姓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教育以及偏远地区的学生入学方便,尤其是在基础教育的中等教育阶段表列种姓学生因食宿问题有入学困难的情况,印度政府出台了女生公寓计划、男生公寓计划、部落寄宿学校计划等,为实施这些计划,印度政府建设了数千座学生公寓,使十余万表列群体学生受益。
在基础教育师资和教学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出台了重要的操作黑板计划,规定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教室数量,增设了数十万的基础教育教学岗位。尤其是表列群体聚居区的小学在这个计划中大受裨益。
对于表列种姓儿童来说,难以接受教育主要源于家庭经济层面的贫困,因此政府出台了奖助学金计划,从根本上保障表列种姓儿童接受教育并最大程度上完成学业。在基础教育方面,有中央资助的针对表列种姓群体的高中生以下助学金计划,涵盖了1~10年级表列种姓学生,根据年级按月发放数十卢比的助学金。同时,在地区各邦配合中央实施高中层次以下的助学金计划,还有表列种姓优等生奖学金,对于符合一定成绩标准的表列种姓学生进行奖学金的发放;为鼓励女生入学,还设有女孩子出勤奖,等等。
表列部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印度一共有12大语族和325种语言,其中表列群体的语言就占到了270余种[8],因而初等教育阶段必然要面对复杂的语言教学问题。印度宪法第350A条规定各邦及各邦的地方政府应尽力为少数语种民族的儿童提供在小学阶段进行母语教育的方便条件。印度政府由此推出三种语言模式政策,以期先通过母语教学再到印地语或英语语言学习的过渡[9]。
在基础教育中,在以保留政策为前提的国家政策指导下,各项教育帮扶政策确实保障了保留政策的实行,使表列群体的相当一部分儿童获得了受教育机会并进行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这对于表列群体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印度,通过数千年的发展,现有上万个种姓和亚种姓,人们的种姓意识十分浓烈,种姓制度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国家在制定基础教育政策时也必然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印度的基础教育政策都要涉及到表列群体,而种姓制度对基础教育政策的影响可以具体到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
在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方面,基本以保障表列群体等落后阶级受教育权益和教育机会公平为出发点,能够较全面照顾表列群体的利益以提出各项政策计划包含政策针对的对象、内容、范围、跨度、奖助学金以及衣食住的条件保障等方面。
在种姓制度下,表列群体作为绝对的弱势群体,是政策制定必须要考虑的对象,所有的教育政策都将该群体涵盖在内,尤其是根据保留政策进行政策条款的特别说明,同时在政策内容的制定上也都有所倾斜和帮扶。最为关键的是政策涵盖的范围始终遵守保留政策中规定的为表列种姓保留15%,为表列部落保留7.5%的配额规定。在跨度上要基本涵盖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在奖助学金方面要为表列群体特别保留名额或者专门设立以保障和扶助表列群体儿童完成学业;衣食住方面则要以能使表列群体受惠为出发点而制定一系列计划政策。
基础教育的实施包括执行者、实施的范围力度、实际受益人。
印度实施以地方办学为主的基础教育政策,其执行者一般为各邦政府担任[10]。在种姓制度影响下,各邦政府官员皆由高级种姓构成,他们都代表着自己的种姓集团利益,对执行有利于表列群体的基础教育政策并不热心,实施中执行效率低、程序繁琐、贪污现象严重,各计划的资金难以保障。
计划的实施范围包括地区范围和对象种姓范围。针对表列群体基础教育相关的许多政策实际上并没有在所有地区执行,一方面是因为涵盖范围广但是拨付的资金不足以支撑,有些地区过于偏远,政策落实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界定表列种姓对象时,界定的标准和机制不够完善,一些表列群体没有被收录在内,而一些非表列种姓却被收录在内,这里不乏保留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因素[11]。
各项基础教育政策和扶助计划的受益人在表面上基本涵盖了各个种姓群体,而实际上在表列群体中,最困难最弱势最需要帮助的人却并没有受益于政策计划。种姓制度下,即使是最弱势的表列群体也分了等级,而这往往对应了他们贫困的情况。最贫弱的种姓,环境极其恶劣的部落,即使再有利于他们的政策扶助也因各种各样实际的困难都很难享受到,这又造成了新的不平等。
在基础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上,各项基础教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使表列群体受益,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许多受过教育的表列群体学生摆脱了再次成为农业工人的处境。但因为各方面管理不到位、种姓歧视与压迫、以及低效劣质的政策执行,表列群体接受的教育质量极差。在种姓意识浓厚和表列群体社会地位低下的印度,各项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既起因于种姓制度,又受制于种姓制度影响下的各类因素,但是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表列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推行这些基础教育政策又是必须的。
从宪法到出台各项基础教育政策,都十分重视改变种姓制度影响下的教育不公平,以教育保留政策作为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最大保障的同时,各项基础教育政策及计划都有力地保证了表列群体的教育权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主要的成就是学龄儿童入学率的增长,这是最重要和最能体现基础教育政策效用的地方。随着政策推动下教育机会的获得、教学设施得到保障,很多表列群体的儿童得以入学,初小阶段的入学率基本与相应的人口比例相吻合[12],大部分表列群体的儿童能够进入小学受教育。
随着入学率的提高,以及各类扫盲教育的有效开展,印度全国的识字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脱盲人群中表列群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超过了其所占人口比例。
在印度国家基础教育政策实施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各项基础教育政策及计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第一,印度的各项基础教育政策虽然在帮扶表列群体提高入学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够有机会继续进行基础教育后的教育,但是还有一半以上的表列群体儿童辍学,居高不下的辍学率依然使得表列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低下。而根本原因就是种姓制度下长期的压迫和剥削导致的赤贫,大多数的表列群体家庭需要孩子作为劳动力留在家中一同勉强维持生计,来自于学校较高种姓师生的歧视也使得他们对校园生活没有丝毫的留恋[13]。
第二,在种姓制度深深影响下的社会意识使得表列群体受到了自始至终的教育歧视。来自同学、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的歧视、忽视,使得表列群体的学生根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再好的教育政策计划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然而整个社会的种姓意识不改变,他们在学校教育中遭受的歧视局面就不会有所改变。
第三,各项基础教育政策计划虽然很多,但是其经费和物资严重不足,不仅不能涵盖计划规定的项目和范围,甚至连实施了的项目质量也很差,难以保障表列群体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同时,教育保留政策及各类基础教育的特殊照顾政策实则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各种姓阶级的种姓意识。政策实施并没能帮助表列群体本身摆脱种姓压迫,反而使得各种姓阶级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第四,各项基础教育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后续政策保障也十分缺失,政策涵盖不完整,使得基础教育政策实施的后劲不足。
印度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体现了印度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印度每年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基本超过了全国经济生产总值(GDP)的4%,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印度表列群体贫弱积重难返,印度教育落后问题极其严重,弱势群体的基础教育缺乏管理、教育资源短缺、学习环境恶劣、高辍学率等问题层出不穷,与其美好的新世纪教育目标相差甚远,而根本原因就在于种姓制度数千年来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当代印度也是如此[14]。在各基础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种姓制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策计划的实施。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种姓制度影响下的印度社会想要消除种姓歧视更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印度有着相同的国情,在我国西部偏远山区的贫困人口中的学龄儿童同样存在着类似于表列群体经济贫弱、入学困难的问题。可以借鉴和参考印度的基础教育政策以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帮扶政策。
第一,在师资方面,可以选择和培训当地的人员。当地的人员担任教师,师生能够更好地融合,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掌握当地语言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施教,并使学生更容易过渡到汉语教学。
第二,学校建设方面,按学生就近入学或可寄宿的原则进行校区安排建设。学校建设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就近入学或者建设寄宿制的原则,避免路途遥远消耗大量时间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育质量。
第三,教师的数量及教学设施资源按学生人数进行配比且要有最低标准。师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保障,同时要给予学生物质上必要的教育学习资源。
第四,奖助学金方面,每位入学的贫困学生都应得到助学金的补助,对优秀的学生还要有奖学金的资助。经济上的困难依然阻碍着很多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奖助学金对于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都有极大的帮助。
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是中国的一面镜子,研究印度的基础教育政策对我国的相关教育领域有着借鉴意义,而印度的教育必然绕不开种姓制度的影响,因此对印度的基础教育研究也应该紧紧结合种姓制度从而深入下去。
[1]欧东明.印度教与印度种姓制度[J].南亚研究季刊,2002(3):64-69.
[2]BROS C.The burden of caste on social identity in India[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4,50(10):1411-1429.
[3]LARGE J.Educator takes a stand against India’s caste system[N].Seattle Times,The(WA).2002-06-17.
[4]GHOSH R.India’s educational policy—mov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education for equality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women[J].Educational Discrimination,1988:8.
[5]Ministry of Law and Justice of Government of India.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modified)[Z].New Delhi,2007.
[6]BUTALIA U.Caste and quotas[J].New Internati-onaist,2006(10):29.
[7]许建美.论影响印度基础教育政策的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39-43.
[8]SHARMA,RAM S.Protective discrimination:other backward classees in India[R].Dellhi:Raj Publication,2002:1-7.
[9]安双宏.印度基础教育阶段少数民族的教学语言政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5(4):46-50.
[10]刘贤伟.印度以地区办学为主的基础教育政策之得与失[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18-22.
[11]程懿.印度表列种姓的教育保留政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12]杨洪.印度弱势群体:教育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60-170.
[13]BOROO AHI V K.LYER S.Vidya,Veda,and Varna: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and caste on education in rural Indi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5,41(8):1369–1404.
[14]BLUM,NICOLE,DIWAN,et al.Small,Multigrade Schools and Increasing Access to Primary Education in India:National Context and NGO Initiatives[J/OL].2017.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508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