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生态线索*

2018-03-29 01:22马强强隋明聿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然界资本主义马克思

马强强,隋明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理论平台。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主张

马克思主义哲学描绘了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认为人能够认识世界,并根据客观的规律来改造世界。

(一)唯物论强调实践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

辩证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首先体现在人来自自然界并依赖于自然界。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改造世界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使世界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实践即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和人类社会两部分,又能够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自然界中超拔出来之后,在更加深刻和整体的层面上依赖于自然物质规律,并通过对自然物质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来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之处,也是人与自然真实关系确立的基础。如果剥离了实践这个中介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降格为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当今世界出现的环境问题,不单是自然界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实践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必须在符合人类本性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否则,一定会遭到自然界的强有力报复。对于当代中国来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3]

(二)唯物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界的改造,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必须按照自然界内在固有的客观规律去改造自然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的各种联系和关系。人与自然界处于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中,交互性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形成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构成了人的现实生命存在和社会发展形式。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方法论要求是,确立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交互性、共融性和整体性的观念,在社会历史的动态发展中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和谐作为矛盾的特殊表现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指人与自然实现完全同一,而是在承认矛盾和区别的前提下把握两者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唯心主义主张的预定和谐,而是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现实实践活动中达到的。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正确把握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这是首要和基本观点。物质生产作为最基本的实践类型,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合理利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从而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中,“自由是对自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4]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由于刚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对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认识,在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上严重不足,从而像动物一样受制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无法实现人的主体自由。恩格斯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5]因此,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充满着矛盾关系,客观的自然世界不能直接满足人类的需要,必须在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的主体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交互性和对立统一关系,从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文明。

(四)唯物史观强调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

唯物史观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从而促使社会进步。但马克思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作为物质条件发挥作用,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方式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生产方式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能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人类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取决于劳动手段或生产工具的进步,自然界也构成了人类可能的或现实的劳动对象,并且人类只有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会产生对自然界的实际影响,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6]在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上,需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生态的关系。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体现了人改造和影响自然能力的发展,可以创造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人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对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消极生态后果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强调资本的反生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态取向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观为理论基础,去审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经济发展规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反生态本性和资本家对工人和自然的剥削秘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极大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危机和环境灾难。财富的增加却伴随着贫困的扩散,生产的发展却引起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强调资本主义对使用价值的忽视

剖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和绝对规律,是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立足点。简单的商品交换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但在资本社会,商品生产的目的是更多地获得商品的价值或赚取剩余价值,这就造成了人们不再关注商品的自然属性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是着眼于实现交换价值的最大化。这种利润逻辑导致要获取更大的剩余价值,必须生产更多的产品,必须源源不断地向自然界获取生产资料并把自然界作为征服和压榨的对象,结果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矛盾转换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内在利润逻辑的驱使,人与自然以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却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强调资本的逐利性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剩余价值论通过拜物教以及资本逻辑的概念,指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通过商品的运动、价值的运动、货币的运动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认为商品、价值乃至货币似乎是物的自然属性,而这种所谓的自然属性又似乎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性,商品生产者无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听凭商品、价值、货币运动的摆布,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7]而且资本在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运动中,采取了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物质形式,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感觉,似乎这些东西天然就是资本,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社会生产力不是被人类劳动本身所拥有,而是被资本所占有,这种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形象地展现了资本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和动机就是无限度地榨取最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8]正常的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物质实践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类真实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在畸形的资本逐利本性下,科学技术、货币资本被用作剥削人民和压榨自然的工具,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三)资本主义同时存在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体现了资本家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雇佣劳动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生产力服从于利润逻辑和私人利益,成为资本无限度榨取剩余劳动、最大化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永恒增殖的生产能力,必然使得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利润逻辑和对资本积累的无限追求构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不但造成了经济危机,还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的一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特征和固有顽疾,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还应该存在第二种基本形式,即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生态危机,而且这种危机的根源同样基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同样源于资本主义内在具有的积累本性和利润逻辑。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特征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具有虚幻的性质,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在描述未来美好社会时就已经关注生态,强调未来社会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和两极分化,人们不再受利润逻辑的支配去一味地征服自然和剥削他人,而是有计划地从事物质生产,把对自然界的影响和改造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在进行社会管理时,更加尊重人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性权利,这样,城市和乡村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从对立走向和谐。虽然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计由于其内在局限性,并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的正确方法和现实道路,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生态考虑启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他们在阐述未来社会一般特征时重要的理论参照。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科学阐述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特别指出了“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求我们对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以及人同自然的和解问题保持警醒,还提出了以合乎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观点,这与马克思强调的“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更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旨归,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必须合乎人类的健康幸福生活、合乎自然界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和谐、有序平衡,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

(二)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

生态维度是科学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基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但生产力的增长和集体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是否必然意味着对自然界的破坏呢?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也会达到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和改造必须既合乎人性又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是妄想人会放弃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而是要求人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来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而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在共产主义社会,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物质生产不再不顾人的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将达到动态平衡与和谐”。[10]只有在这样的理想社会状态下,人的现实生活才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原先支配人类并与人类相对立的自然规律,开始被人们熟练利用,人类第一次真正成为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主人,并与自身的社会内在结合。

由上述分析可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有一条明晰的生态线索,以这条生态线索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蕴含。明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的生态线索,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52.

[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人民出版社,2012:55-56.

[3]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211.

[4]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C].人民出版社,1999:306.

[5]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2012:491-492.

[6]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人民出版社,2012:340.

[7][9][10]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9,254,280.

[8]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2012:276.

猜你喜欢
自然界资本主义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自然界的一秒钟
例说“自然界的水”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