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综艺节目发展探析

2018-03-29 00:30李钰琪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综艺受众内容

李钰琪

一、网络直播综艺节目发展现状

随着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迅猛发展,各类视频直播App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网络直播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录播,它的网络视频由文字、声音、图片、影响等多方面组合而成,不仅仅是现实感更是其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关注度逐渐下降,综艺节目的受众也逐渐减少。“综艺+直播”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将直播的真实感和互动性与综艺的娱乐化内容相结合。直播的形式提升了节目的真实性和受众的互动性,综艺节目内容的娱乐化则丰富了直播节目的内容,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这一形式一出现便受到受众的欢迎。

二、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的问题

(一)节目内容低俗化、同质化问题严重

网络直播的受众大多是普通知识水平的年轻人或者有空闲时间不爱外出社交的宅男宅女,网络综艺的观众也以年轻人为主,为了满足这部分观众“宅”的心理,节目会主打颜值、身材等特点,例如优酷的网综《小哥喂喂喂》为了迎合网络受众心理,通过讲污段子、放大尺度的方式来拉拢观众,爱奇艺《饭局的诱惑》大谈明星的私事八卦制造笑料。当市场和受众一旦产生直接联系,且在缺乏正确管理下,这些节目就常会走向迎合观众口味、忽视内涵和审美表达的道路上。

(二)单期节目内容冗长

直播的特点就是直观、即时和强烈的参与感以及时间上的不间断性,因此会出现许多无内容的、冗长的无聊琐碎的内容画面,例如2016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把海选现场进行全程直播之后,导演上台修改赛制、编导与评委交流等画面也全部一丝不差地呈现在画面中,的确引发了一些话题,满足了观众对节目制作好奇八卦的心理。然而这样也造成了节目枯燥无味、节奏缓慢等问题。

(三)重形式轻内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断更新突破的技术为媒介内容带来了许多新的表达方式,直播就是非常明显的一种。直播的特点就在于强大的互动性、社群性和草根性,对这一元素的使用也大幅度提高了观众的即时参与性。为了更好地利用直播,许多综艺节目都在想方设法地增加互动形式,其中包括直播平台中原有的观看评论、送礼物、提问、点赞等形式,也包括了和网络视频平台合作,刷弹幕、留言、投票等,实现了网友观众和节目的实时互动,丰富了综艺节目的互动方法。例如在《潜行者计划》和《看你往哪跑》中,观众可以以“上帝视角”观看并通过刷弹幕等方式和节目里的人聊天,这种优越感极大的互动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形式上的创新。

三、直播综艺节目问题的根源

(一)观众无法实时参与节目,代入感不强

观众喜欢看直播的原因在于实时性、互动性强,自己的言论可以影响表演者。对于直播综艺,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节目。如果不能像电视节目那样进行后期剪辑,把笑点、爆点都集中展示,直播综艺看起来就会非常沉闷,因为没有后期制作,很难把握爆点的节奏时间,导致直播的趣味性并不高。同时目前众多直播综艺节目,都只是还原节目录制现场,节目的进程主导权在导演组手上。观众失去了参与感,加上拖沓的节目节奏,观众很容易失去兴趣。而优酷的《潜行者计划》和腾讯视频的《看你往哪儿跑》在增强观众代入感方面进行了创新。

优酷视频的《潜行者计划》是一档主打移动直播的大型实境城市追捕类真人秀,通过10天、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直播画面放送,用50路画面,直击16名选手的猫鼠游戏。节目的好玩之处在于“选手的食物链”在十天时间里是不断变化着的,节目有多种战略模式:3对3,8对8,甚至15对1……每个人很可能在每一秒会转换角色。最关键的是,成功需要线上线下联手,只有充分依靠粉丝,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另一点充分吸引到观众和粉丝的是:节目中所有游戏中的概念、道具,全部是网友通过付费观看,提供给自己喜欢的选手的资源。通过这种在线互动打赏的玩法,将观众的参与感调动起来。

(二)内部监管制度缺失

直播平台的众多,给予了节目制作方更多选择权,甚至随便一家传媒工作室也可以任意注册一个账号,随时开启自己的网络直播综艺节目。如此一来网络直播综艺节目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制作方为了获得较高流量和关注度,不惜玩起了“擦边球”。而直播平台的用户基数太大,仅靠技术“鉴黄”是不行的,无法实时确保所有节目的直播内容合规。

传统的电视节目在电视台需要经过多重审查才能最终上屏,但是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的播出不需要经过层层审查,节目制作方只需要将节目环节等基本信息报备给直播平台,而直播平台不会对节目内容做更多审查。而直播一旦开始,若出现内容低俗等问题,直播平台无法及时发现,如此一来无法保证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的内容合规。

(三)播出方式单一

直播因为它的时效性导致无法像点播那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因此直播综艺的曝光量无法与传统综艺与电视剧相比。如今广告客户动辄要求上亿的播放量,即便是一个达到百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栏目,也只能说杯水车薪。优酷直播综艺《胜利的游戏》负责人唐健曾在媒体采访中透露,限制直播综艺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招商困难:直播节目中的广告露出是一次性的,达到千万级别流量的直播少之又少。

(四)受众定位不明确

传统电视受众与直播受众相悖,网络直播的受众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是独自在大城市工作打拼,每天忙于工作。“00后”的孩子则每天忙着学习,在空闲时间比如下班路上、放学之后、回家放松时才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接收内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善于表现自己,爱追星,爱八卦,喜欢充满活力朝气、内容新颖的网络文化产品。喜欢观看直播的人群共同特点是:无聊、寂寞、孤独、需要打发时间,在年龄段上,基本是在24岁以下及25到30岁之间,比重占了73.1%。但是电视受众则完全不同,基于中国的“客厅文化”,一家人下班、放学后回到家聚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男女老少、年龄群体不一、文化程度也不同,因此电视内容要照顾到每一个观众群体,就必然对内容有所要求,是要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

因此,直播与电视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喜欢看电视的受众不一定喜欢直播,喜欢看直播的不一定能接受电视上的内容。也因此出现了网络直播产品的目标受众定位过于准确,甚至为了拉拢年轻观众极度追求娱乐效果的现象,这时他们也并不像电视媒体那样规整,往往缺乏内容规范和引导,容易走向“低俗、消极”的极端。所以,在网络直播的发展中只有规避其“负能量”,才能更好地发挥直播的效能。

四、直播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一)优化节目内容,加强观众参与感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听觉。在直播综艺节目中,部分节目延续了网络直播的低俗化、媚俗化的低质量内容,短时期吸引大量受众。优质内容是核心竞争力,网络直播,最根本的是传播的内容。在自媒体发展迅速、内容为王的时代,好的直播综艺节目需要好的内容做基础支撑,增加受众数量和用户黏性。节目形式上融入更多互动形式,直播相比与录播,最本质的不同便是观众可以实时参与互动,而直播综艺节目若想区别于传统综艺节目也需要提高观众参与度,例如优酷出品的《看你往哪跑》中,观众可以通过刷礼物来给游戏中的嘉宾提供道具,从而改变游戏的进程和走向。

(二)落实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监管机制

监管力度的大小对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的发展十分重要,所以监督管理力度一定要跟上。首先,政府监管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管各个网络平台的流量数据,对于数据异常的节目应当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其次,在一个良好的监管体系下,来自网友的监督也能帮助网络直播综艺节目及时修正错误和不足。各个平台应该完善观众投诉机制,保证每一位观众的声音都能被重视。比如当网友对一档网络直播综艺有意见时,可以通过拨打热线或者联系官方微博微信进行投诉。网络直播综艺节目制作方根据意见做出相关整改。

(三)丰富直播形式

直播形式的多元化,才能提升曝光量和影响力,从直播形式上,可将社交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直播模式分为直播+电视、直播+网综、直播+点播。

1.直播+电视。直播+电视模式是将直播平台与电视节目的制作进行融合,与传统媒体的棚内综艺不同的是把节目海选过程变成直播,线上和在场观众共同完成节目的制作,例如湖南卫视的《夏日甜心》便是直播+电视的典型代表。电视媒体有着中老年受众优势,而网站却在速度和爆发力上远远大于电视。两个平台联合发力,在那个时间段内极大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和话题量。网络电视台同时播放电视节目或电视剧,不但不会影响电视收视率,而且还会起到强烈的宣传效果,吸引更多用户。

2.直播+网综。直播+网综模式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综艺节目的编排和设置,在网上进行直播的综艺节目。如爱奇艺平台制作的《十三亿分贝》是其代表性节目。它是一档全民互动方言保护类音乐节目,以地方话为演唱形式,进行原创、改编、翻唱,魔性十足,极具网感。

3.直播+点播。网络综艺节目的直播因为无法剪辑等特点,导致了单期节目冗长、节奏拖沓等问题,但是点播版的网络综艺就克服了这些问题。点播版的网络综艺不是单纯的直播版本的剪辑,而是运用极具网感的视听语言剪辑出来的、符合网友口味的直播精简版。

(四)明确节目受众目标

每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其受众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拥有固定的受众群体。例如《快乐大本营》自播出以来,一直是一档全民娱乐的节目,但其主要受众群体主要分布在18~30岁的女性受众。这一年龄段多为学生及上班族,他们的思维大多较为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紧跟娱乐和时尚潮流,所以他们节目邀请的嘉宾以当红明星和电影、电视剧主角为主,节目内容紧跟当前娱乐潮流。正是拥有优秀的节目内容和精准的受众定位,《快乐大本营》一直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与喜爱。

猜你喜欢
综艺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主要内容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