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斌
(元江县广播电视台,云南 玉溪 653300)
多年来,元江电视台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把为党委和政府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作为重要职责,在新闻宣传工作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6年,元江电视台在云南电视台播出新闻148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28条,连续10年位列全省县区之首。
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支持下,元江电视台积极吸纳现代管理经验,逐步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内生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先后出台了《元江县广播电视台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元江县广播电视台内部管理制度》《新媒体工作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全台形成了苦干实干、力争上游、良性竞争的浓厚氛围。
严格吸纳和淘汰机制,活化队伍流动性。一是大力吸收优秀编外员工,对在考核中持续表现优秀的,创造条件为其实现转正,改善待遇。目前,在编的员工中,有95%的编辑、记者都是从编外择优招考进来的;二是划定淘汰红线,确保干部职工队伍中保持自我加压状态。对一年中出现3个月考核未完成任务的不合格人员,予以辞退或者调离。有效的科学运行管理机制,激发了职工的内生动力,个人潜力和团队的战斗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营造了拴心留人干事的环境。
制定细化的奖励机制,促进稿件数量质量双提升。元江电视台将稿费兑付纳入激励制度,细化各项任务指标和稿费标准,激励一线新闻从业人员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引入“阶梯式”的稿酬兑付标准,单条新闻阅读量越高、登上的媒体级别越高,获得的报酬越多,单条新闻最高可获万元稿费。
打造联通上下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新闻输送渠道。为弥补电视台记者力量的不足,元江电视台创新工作思路,在用好用活基层通讯员队伍上做文章,力促新闻采写力量向下延伸,建立起一支由宣传专干、宣传委员为骨干的乡镇通讯员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最大限度激活了基层的宣传力量。
大力倡导拼搏奋斗精神,筑牢思想基础。元江电视台十分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筑牢干部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思想基础。领导班子带头践行“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元江电视台精神,在工作生活中大力倡导营造“单位就是自己的家,处处想单位所想、时时急单位所急,尽自己所能,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岗位作用”的良好氛围。20I4年,特别策划制作《我们是元江广电人》专题片,第一次把镜头对准“自己人”,多角度、多视角、多人物立体式地展示了元江电视台干部职工、编辑记者、后勤保障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鲜活生动事例。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成就感,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立培训机制,强化素质提升。推行全员培训机制,建立长效实用的培训体系。用活“请进来” “走出去”与“内部培训”相结合有效方式,一是紧密结合从业人员情况,每年安排3~5批到市台、省台跟班学习,每期不少于半个月;二是邀请中央台、省台、市台资深记者、编辑和制作人到场授课指导,开展合作拍摄,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业务能力;三是内部交流学习常态化,坚持每周一集中学习,对本台制作播出“问题新闻” “好新闻”进行评析,同时对市、省、中央台采访拍摄制作播出的有关元江的新闻进行学习。多年来,这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和学习培训交流,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团队的综合能力。
领导重视支持,政策适度倾斜。多年来,元江县电视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时度效的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有效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多方面的支持。
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实时进行设备更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对采访、编辑、播出各种设备进行购置更新,2004年到2012年,元江电视台在硬件设施上经费投入已达到600多万元;2005年实现记者“三个一”工程(一台摄像机、一个脚架、一只录音笔),提升单兵作战能力;2012年,投资23万元率先购置虚拟演播室系统一套;2015年,投入20万元新建元江电视台演播室;为提高节目质量和传播效果,从2016年起用3年时间投入760余万元进行设备全面更新,完成采、编、播高清化,同时每年投入50万元进行设备维护。
总之,对于任何基层广播电视台来讲,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都可以从以上的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做好了上述工作,就能够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