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临床见习对护理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2018-03-29 01:09徐剑鸥罗彩凤曹松梅
重庆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阶梯式学年胜任

徐剑鸥,罗彩凤△,吕 妃,曹松梅,张 军,张 敏,吴 皎

(1.江苏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江苏镇江 212000;2.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镇江 212000;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 212000)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临床教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帮助护理学生(简称护生)在真实临床情境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是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岗位胜任力是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并取得成效的一种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态度、动机和行为等多个方面。临床见习环节,护生通过看、听、感、问、想,感知护理职业、临床工作,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临床技能、沟通交流能力等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1],为临床实习、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本科护生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第3学年进入临床见习,接触临床迟,江苏大学2012年启用新的培养计划,以岗位胜任力为培养目标,实施早接触临床、反复临床的阶梯式临床见习,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某大学四年制护理专业全日制在校2012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1名为试验组,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5名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在校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江苏大学4年制护理本科的传统课程设置,第1、2学年主要是基础课程,第3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并安排课程见习,第4学年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实习前进行以案例为基础的技能培训。实验组采用阶梯式临床见习,护生在第1学年期间以志愿者形式在医院门诊、120急救中心等进行早期临床认知见习,第1、2学年结束前,各安排2周临床科室的“十日良师”集中见习,第3学年专业课程学习期间,专业课各章节理论授课后随即进行相应内容的见习。第4学年实习前仍进行以案例为基础的技能培训,提高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适应临床。每阶段均从知识、能力、情感3个层面进行见习目标的设置,各阶段见习目标循序渐进,并据此目标确定体验反思任务引导护生对实践过程进行体验反思。具体过程如下,(1)早期认知见习:第1学年,护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附属医院门诊、120急救中心开展志愿者活动,以团队活动形式开展见习[2]。此阶段见习内容为熟悉医院布局、就诊流程、导医服务,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就诊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1学年共需完成两周的志愿者活动,围绕自己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表述对护理工作、护士和患者的认识,书写认知实践感悟。这一实践环节帮助护生认识护理人员的角色和作用,初步锻炼护理学生与带教教师、患者的沟通,及早接触临床,感受医院文化,临床工作环境,增强感性认识,配合第1学年开设的护理学人文综合 1(护理学导论、护士素质修养)课程,培养职业情感。(2)“十日良师”见习:第一、第二学年结束前,护生按照培养计划进入临床科室各进行2周的集中见习。遴选见习科室具有高度专业认同的带教教师和专科护士,实行一对一或一对二带教。此阶段见习内容为熟悉病房环境,跟随带教教师观察护士1 d的工作,提供非技术性服务,认识整体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实践。结合第2学年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课程学习,护生思考护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关系。在见习过程中护生观察并记录良师工作表现、与患者的沟通实践、自身的感悟与反思,见习结束之后完成体验学习日记,并组织护生进行反思性讨论,分享见习心得。这一实践环节通过良师的言传身教,学习环境的熏陶浸染,引导护生树立尊重生命、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良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感受护理专业的价值。在实践中护生课堂学习的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得到巩固和加深,在反思中护生的沟通、知识运用、评判性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加强。(3)专业课程见习:专业课程采用分散见习,即各章节理论授课后随即进行相应内容的见习,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床旁教学是专业课程见习的关键环节,对临床见习的床旁教学进行改革,将教学过程分为设趣、激趣、诱趣和扩趣4个阶段。设趣阶段设定学习目标、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明确床旁角色分配、时间限定等有助于小组成员在教学活动中保持活跃。激趣阶段教师评估护生水平,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组织护生对见习主题的护理评估要点进行讨论、汇报,评估护生知识技能水平。诱趣阶段教师注重床旁教学中的启发、引导。护生在患者床旁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过程中,教师密切观察、适时反馈,在护理技能的床旁演示过程中进行提问,引导护生思考。扩趣阶段对于不能床旁展示的内容教师进行延伸设计,组织护生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法,引导护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最后师生对此次床旁教学进行反馈与反思。这一实践环节巩固和加深护生对常见疾病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在与患者交流、体格检查过程中培养护生对患者的尊重、关爱,在临床情境中,护生评估能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实习前以案例为基础的技能培训,是对各专科学习内容的综合,体现整理护理,提高了护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角色。

1.3评价指标及方法

1.3.1护理专业承诺量表 采用吕桂云等[3]研制修订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专业努力意愿、专业生涯涉入、专业正向评价、专业价值认同)34个条目,问卷条目从“极不确定”到“非常确定”,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的专业承诺感越强。其表Pearson′s相关系数为0.85,内在一致性Cronbach′a系数为0.93,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两组均在第1学年末予以问卷填写。

1.3.2护生见习效果评价 自行编制见习效果评价问卷,了解见习教学对护生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的影响。问卷中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参照曹梅娟等[4]构建的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进行设置,内容包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护理评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健康促进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职业态度,从知识、能力、情感方面评价见习目标实现情况。这3个方面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一致。问卷内在一致性Cronbach′a系数为0.928。邀请5位专家(护理管理领域3位,护理教育领域2位,均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对问卷各条目与护生岗位胜任力的相关程度进行评价,问卷总体内容效度指数为0.925。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别计1~5分。两组均在第4学年实习前予以问卷填写。

2 结 果

2.1两组护生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比较 两组在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2.2两组护生对见习效果评价比较 两组学生对见习效果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见习效果评价比较分)

续表2 两组护生对见习效果评价比较分)

3 讨 论

3.1阶梯式临床见习为护生岗位胜任力底层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国际通用的胜任力模型“冰山模型”中,将胜任力要素分为冰山上部分——显见的如行为、知识、技能,通常称为表层素质,和冰山下部分——隐藏的需深度挖掘的如个性、价值观、态度、动机等,通常称为底层素质[5]。护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专业情感复杂多样,易出现认知差异,易受环境影响。孙一勤等[7]研究指出,早期认知实践有助于护生职业情感的早期建立及专业核心能力的早期培养。本研究提出“早实践、早临床、反复临床”的阶梯式护理见习,通过第1学年的志愿者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医院文化、临床工作环境、工作职责等的感性认识,增强对专业的了解。第1、2学年末的“十日良师”集中见习让学生进一步接触患者,通过逐步深入的体验式教育,增强护生的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临床见习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心去听去看去感受,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正向引导,有助于护生正确认识护理行业、认可护理专业,形成坚定的专业信念,夯实护生岗位胜任力底层素质。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职业态度得分均高于传统模式见习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认知开始于专业教育阶段,此期护生的可塑性强,是其职业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专业态度、坚定的专业信念是护生热爱职业、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在基石,只有具备良好的底层素质护生才有动力更好地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表层素质。

3.2阶梯式临床见习实现护生岗位胜任力表层素质逐步提升护理岗位胜任力包括护理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护理技能、专业价值观、 专业成长、管理协作、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素质[6]。临床见习中护生深入临床、接触患者,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评估、观察,对见习案例的分析讨论,带教老师的启发引导,有助于护生理论知识的巩固,评估能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知识运用等能力的培养。传统课程设置中护生见习开始晚,见习学时相对较少,新的培养计划压缩理论学时,第1、2学年各增加2周见习学时,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习。阶梯式临床见习与护理课程平行深入,随着专业引导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开展,临床见习中志愿者活动、“十日良师”集中见习、专业课程见习与相应阶段的课程呼应,护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在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中逐步提升。如护生从志愿者活动时与患者日常交流的生涩,到专业课见习时在患者床旁较为系统的病史采集;从对护理工作的茫然,到对护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应用的思考,再到通过对患者的护理评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其护理问题,护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交流沟通、评判性思维、知识运用等能力有明显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阶梯式临床见习的试验组护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条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理论学时压缩,但在临床实践中学习,有助于护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西方护理教育中,强调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重视护理临床教学,理论和实践学时各占50%,我国护理临床教学改革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能力层面,试验组护生护理评估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健康促进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条目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等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护理职业领域的胜任力[4],见习教学在真实的临床情境中进行,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临床技能、沟通交流能力等岗位胜任力方面具有优势[1]。本研究结果显示,阶梯式临床见习发挥这种优势,实现护生知识、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阶梯式临床见习有助于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岗位胜任力表层素质的培养,积极的专业态度、专业价值观等岗位胜任力底层素质的形成,有利于缩小护理教育与护理服务期待之间的差距,实现护理人才从学校到医院的“无缝对接”[4]。

[1]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罗彩凤,吕妃,张敏,等.基于职业角色化的本科护理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6(1):60-61.

[3]吕桂云,邱香兰.护生专业承诺之研究[J].护理研究(台湾),1998,6(2):28-38.

[4]曹梅娟,姜安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36-538.

[5]高静,杨翔宇,吴晨曦,等.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1):29-31.

[6]孙一勤,陈三妹.基于职业情感和能力培养的护理学早期认知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3):1866-1868.

猜你喜欢
阶梯式学年胜任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第二届星火学年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