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婧
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基本途径包括: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发展;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为举措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节约发展;以净化教育环境为目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清洁发展;以资源共享为关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环发展;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240-02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部署,从广义上来看绿色发展包括均衡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循环发展、安全发展五个方面的含义和要求。
一、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发展
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均衡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第一要义和最终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确保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确保人人都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均等机会,确保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均衡提升,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均衡。它包括教育资源均衡、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质量均衡和结构的均衡四个方面。虽然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资源配置、教育机会(思政教育覆盖面)和教育质量均存在失衡的问题,但此处结合绿色发展理念讨论的主要是结构的失衡,即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各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社会的需求变化相脱节,思政本科毕业生基本饱和,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不足。对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也必须适时调整,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多技能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管理,确保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当前时代的主题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各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协调各专业、各层次的发展规模,明确各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升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衔接性和流畅性。二是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即进一步贯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行政管理、政治学等相关专业之间的专业限制,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又具有跨学科综合素质,培养出更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教师。三是加强专业技能性训练,强化专业实践能力。高校应采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实验室项目,使用各种心理分析及道德教育个案评价等方式方法,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
二、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为举措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节约发展
绿色发展强调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节约发展是绿色发展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节约发展就是合理利用和科学配置、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和过度分散,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思想政治教育节约发展必须做到“二个优化、一个整合”。
一是坚持差异发展原则,优化思政课的内容结构,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安排和合理取舍。首先突出思政课在内容安排上的层次性、递进性,确保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和连续。其次突出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的精炼性、思想性,增强方向性、引导性。最后突出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的针对性、适用性、差异性,克服同质化教育。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优化思政课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一般院校可减少一些与学科专业无关、学生不感兴趣的选修课的课时安排。政治、财经、政法类专业可适当增加“形势与政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时分配,理工、医学类专业可适当增开和增加“技术哲学” “科学伦理学”等选修课的课程和课时比重。三是坚持资源集聚原则,整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而言,按照大思政的思路整合校内人力资源即将行政人员、教师、辅导员等相关人员都调动参与到思政工作中来;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如将课程梳理、合并建立一个平台,打造一个移动客户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互动式学习平台;整合课内外实践资源,如将思政课的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党团、社团、文体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提高其调查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以净化教育环境为目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清洁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对环境的治理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清洁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按其影响范围划分可分为宏观、微观环境。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微观环境都面临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就宏观环境而言,首先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更要积极主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和市场伦理,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也为伦理道德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其次在政治上一方面繼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反腐倡廉和党风、政风、作风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营造一个廉洁的政治环境。再次在文化上扫清各种庸俗、低俗、媚俗、恶俗的文化“污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文化环境。最后清除色情、贪腐、暴力、赌博、吸毒、迷信等社会“垃圾”,清洁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就微观环境而言,一是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环境;二是净化家庭环境,加强家庭教育;三是加强网络管理,规范网络秩序,净化自媒体环境。
四、以资源共享为关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环发展
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基本原则,此处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环发展主要指将“循环”即非线性的思维作为一种理念内嵌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形成循环教育理念、循环教育模式、循环教育评价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循环、信息循环、价值循环。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环发展一是要遵循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原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循环。具体而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各种思政专项经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有效使用,对废旧、空置校舍的改造再利用,对办公楼、教学楼、办公器材的维护和循环使用,对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和循环使用,对废旧报纸、历年参考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要点汇编,实现教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二是遵循资源共享原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循环。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校际之间、院系之间的沟通合作、利益协调,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各院系之间的共建共享和流通循环。三是遵循资源的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循环。经费、设施、设备等有形教育资源的价值循环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值的过程,而人才、知识、制度、文化等无形教育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积累、创造、完善,价值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加强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循环。
五、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重視生态安全,安全发展既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外部条件,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此处笔者将安全发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要指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毛泽东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习近平也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渗透下,各种反主流社会思潮粉墨登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这些思想毒瘤若不及时清除,势必搞乱党心民心,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稳定安全。
对此思政工作者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我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把道理讲清、讲透、讲够,同时打造国际世界所能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宣讲之余引导大众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除理论宣讲外,各级政府和党政机关还必须切实践行政治理念,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注意解决人民群众困惑的现实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教育公平、食品安全、养老失业等难题,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的各种质疑。总之唯有将理论宣传与实际践行相结合才能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认同度、渗透力、影响力,真正做到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世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分析[J].教学研究,2015(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