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伦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一条通道连接着欧亚大陆,被学界称为草原之路,它是丝绸之路的雏形或叫早期丝绸之路。
位于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的狭长地带,由西向东,把欧亚大陆各民族、各国家连接在一起。这一地带恰恰就是欧亚大草原。
这条狭长的草原地带,东起蒙古高原,向西经过南西伯利亚和中亚北部,进入黑海北岸的南俄草原,直达喀尔巴阡山脉。除了局部有丘陵外,地势比较平坦,生态环境也比较一致。这条天然的草原通道,向西可以连接中亚和东欧,向东南可以通往中国的中原地区。
新石器时代,农牧业在欧亚大陆各地出现后,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传播到草原地带,形成了一种混合经济。后来,由于气候不断干燥难以适应农业耕作种植,导致农业村落数量减少,规模缩小,而游牧经济却渐渐发展起来。到了距今4500年至4000年左右,游牧经济在草原地带获得了主导地位。
在蒙古,游牧文化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代至公元前2000年代。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开始,游牧经济逐渐成为草原通道所特有的一种经济形态。在这条游牧经济带的北面是狩猎经济,南面则是农业经济。
在古代欧亚大陆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游牧部族。这些游牧部族“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经常迁徙,在中国古典史学上称之为“行国”。“行国”是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出的概念,与城郭之国(即邦或城邦)相对。城郭之国,田畜土著;行国则随畜逐水草。
众多的游牧民族生存和生活在这条草原通道上,由于他们的流动性很大,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各地的不同文化,并将这些文化传播开来。于是,东西方文化就在草原通道上相遇和碰撞。
活跃在北方的草原民族,从东到西,数次的大迁徙,数千年不同部族间的交往和贸易,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开辟出联通大陆东西的大通道。这条草原之路是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大体衔接而成的。而这条大通道的开辟,又为后续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现在的学者们将这条草原大通道称之为“草原丝绸之路”。1983年,日本学者前岛信次和加藤久祚合编的 《丝绸之路辞典》,首次正式提出了丝绸之路包括有“草原之路”的观点。他们认为,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交通中,中国的丝绸不仅是通过横贯东西的“绿洲之路”即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运往西方,而且还通过北面的 “草原之路”和南面的“海上之路”运到西方。
草原之路的存在已经被沿路诸多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这条路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
草原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以欧亚大陆草原为主线的一条东西向的古代通道。这条草原通道的东段经过蒙古高原,向南沿着河谷地带,如黄河、桑干河、永定河等,可以直接通达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带——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条通道被认为是绿洲丝绸之路出现之前,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干线。东西方人类的最初交往,主要就是通过这个通道实现的。
草原之路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内蒙古过阴山,经宁夏到巴里坤,再经古木萨尔、伊犁,到达碎叶;另一条是从蒙古过杭爱山,经科布多,越阿爾泰山,向西到巴尔喀什湖,然后向西与一条森林道相接。还有学者具体指出:草原丝绸之路的主体线路是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草原丝绸之路东段最为重要的起点是内蒙古长城沿线,也就是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所在地,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草原通道逐渐成为一条独特的游牧经济带,东西方文化通过草原通道进行比较频繁的交流。至迟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国北方游牧地区与黑海沿岸之间已经存在一定的文化交往;中国中原地区已经通过草原通道与欧洲的最东部发生了某种文化联系。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与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而良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动物也开始被人们所使用,这使得大规模的贸易文化交流成为可能。阿拉伯半岛经常使用的耐渴、耐旱、耐饿的单峰骆驼,在公元前11世纪便用于商旅运输,双峰骆驼不久后也被使用于商贸旅行中。另外,欧亚大陆腹地有广阔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对于游牧民族和商队运输的牲畜而言可以随时随地安定下来,就近补给水、食物和燃料。这样一来,商队、旅行队或军队就可以进行长期、持久而路途遥远的旅行。
草原之路的形成,草原民族持续的大迁徙,对于欧亚大陆的历史变迁都有重要的影响。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认为,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运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产生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中国在历史上一直与北方草原民族保持着频繁的接触,彼此间的往来交涉,一直是中原王朝对外关系的重点,对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反过来,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的贸易、交涉、战争,也对草原民族的文化发展和迁徙流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间接地引发草原上的民族流动。
在文明早期,就曾出现过几次大的草原民族向西迁徙的运动。迁徙的原因,有气候的原因,也有与中原政权对抗、冲突的原因。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就迫使一部分游牧民族向西迁徙。而这些游牧民族的迁徙,又会在欧亚大陆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民族冲突、战争和迁徙的浪潮。中国在东方的一个举动,草原各民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次向西迁徒,最后导致了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