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民歌的传承方式与创新
——基于传承主体的个案研究

2018-03-28 23:15吴莲莲
关键词:歌王秦国桂林

吴莲莲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桂林民歌是当地人民祖祖辈辈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它不仅是经久流传的民间艺术,也是反映社会历史、时代生活与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更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载体,是几千年来当地人民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这些歌谣凝聚了民间歌手的智慧,字里行间浓缩着人间的喜怒哀乐。桂林民歌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民内心情感的延续和展现,也是保持和恢复当地历史文化记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消失了便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桂林民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发展基础。桂林民歌作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也受到当地政府、商家、学者等多方面的关注,更有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桂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不懈努力。由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等多重力量组成的传承机制对桂林民歌传承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力量一方面推动着桂林民歌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相互作用而制约着桂林民歌发展。这就需要协调好各种力量,更好地唤起当地人民的文化自觉,以更好地保护、传承桂林民歌。

一、桂林民歌传承现状

民歌一直是广西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2017年,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舞台充分展现了民歌《歌从漓江来》的风采。广西卫视每年都会推出广西原创歌曲,从2012年至今已有六年历史。这些活动为桂林民歌的发展与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改变,在此背景下桂林民歌逐渐失去了原有生存空间,缺失了发展基础而面临传承困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参与群体老龄化。根据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以及对传承人秦国明的采访,笔者发现目前在民歌活动中较为活跃的群体主要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鲜有中年人参与,而青少年更是寥寥无几。桂林民歌传承人秦国明今年已有87岁高龄,其开班授课的大部分人是老年大学的成员,由他组织的山歌艺术队成员也以老年人为主,目前学习民歌的青少年很少。民歌参与主体老龄化,面临着年龄断层、后继乏人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中年人大部分奔波于工作与家庭之间而无暇顾及其他。老年群体在短时间内找不到新的娱乐方式,民歌便成了他们消遣时间、愉悦身心的选择。青少年群体大多有更新的娱乐方式,且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民歌的情感体验。这些情况导致了桂林民歌的发展始终难以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接受群体也难以扩展。

第二,语言、曲调复杂化。桂林不仅有壮族,还居住着瑶、侗、苗等民族。在各种节日中,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来对歌,抒发内心情感。桂林民歌的语言种类丰富,融合了各民族的特色。桂林民歌不仅在语言上有鲜明的差异,在曲调上也有很大区别,仅桂林民歌就有70多种不同的歌调。桂林民歌的复杂性给它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一些困难。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年轻一代与长辈之间的语言表达方式已经有差异。由于桂林民歌唱腔的原因,有时本地人也不能完全听懂民歌所唱的内容。这种困难导致桂林民歌失去了发展基础。来桂林的游客有通过民歌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期望,但语言与歌调的复杂阻碍了游客欣赏,也使桂林民歌失去了传播的契机。

第三,数字化、媒体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节奏与物质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交通、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以歌会友的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电视机、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有了更便捷的交流与娱乐方式,桂林民歌原有的生存环境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逐渐消失。更多的人选择以逛街、看电影等方式来打发时间,而青少年则更多的是学习钢琴、舞蹈等。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其价值观,民歌作为传统娱乐方式在此背景下日益淡化。实际上,这是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冲击下的必然结果。

文化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漠视,也逐渐形成了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状况。引起人们重视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唤起“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深刻理解,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加深对自身文化地位与作用的认识[1]。

二、传承主体的多重情感体验

桂林民歌背后的强大支撑是目前87岁高龄却依旧为传承桂林民歌不懈努力的广西歌王秦国明。“命是歌来歌是命,唱到百岁还年轻”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他坚持自创自唱山歌,至今数量已经超过29.2万首,荣获上海吉尼斯颁发的“吉尼斯之最”——唱山歌(自创山歌)数量最多的人。桂林文联颁给他“50年文艺成就奖”。除此之外,秦国明拿到的奖项与荣誉数不胜数。他的山歌记录了桂林的一段历史,当地人总说“口渴想到凉水井,唱歌想到秦国明”。秦国明的一生与桂林民歌息息相关,民歌贯穿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爱情婚姻

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是广西颇具盛名的歌会。“三月三”歌圩节“以歌择偶”的传统流传至今,于是民间有了很多初识歌、试探歌、相思歌、热恋歌、定情歌等。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曾听过民间歌手的一首爱情试探歌:“新挖莲塘来种藕,也想学人得丰收;早早我把藕种下,迟迟不见苗露头。”①这是男女双方在爱情初期试探对方心意时所唱的情歌,不仅韵味十足,而且生动有趣。笔者还了解到,在男女相亲或者初次见面时,彼此有情意后就会互赠礼物。比如,女方送一双布鞋或红蛋,男方赠送绣球或丝线;在没有礼物时就会用民歌来代替礼物,民歌互通心意的功能与作用在当今社会依然备受当地人的喜爱。

少数民族以歌定情一般都是在歌圩上,但这在汉族中表现较少。秦国明作为传承人中少有的汉族,其婚姻是从小便被定下的娃娃亲,夫妻两人从小青梅竹马,高中便结婚了。当时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时期,人们都是先结婚后恋爱。虽然没有以歌定情的浪漫经历,却也是因为从小到大受到民歌中与人相处之道价值观的影响,夫妻两人相敬如宾,感情十分和谐,且秦国明家三代双全,没有离异的情况。民歌对其家庭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显著。

(二)家庭关系

民歌产生于人们的实际需要,在家庭关系维系过程中民歌也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早期传唱情歌曾被禁止,有一句俗语叫“歌不风流人风流”,甚至有些家庭因为唱民歌产生矛盾。也有很多反映家庭生活的妇女苦歌、生活苦歌等。例如:“人嫁我也嫁,苦闷有谁知?荔枝不见土,新床结蛛丝。”这些歌深刻反映了家庭生活中的冲突与矛盾[2]。但民歌也具有调节家庭关系的作用,有很多规劝家庭和谐的歌,如:“国以家为基,牵系民族魂。家是国细胞,和睦是根本。夫妻比翼鸟,应相敬如宾。同舟共大济,皓首结伴行。男人创业艰,妻子作后盾。花花世界大,容易杂念生。生活多磨砺,时时要警醒。”民歌在家庭关系中也占有着重要地位。

此外,有许多关于家庭关系的家训歌。秦国明就正在写一本秦氏家训歌。他提到,父母都是农村人,没什么文化,但几十年来家庭关系和谐;他家中几代人都是用歌来教育子女、教化家庭,家训歌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歌王表示,民歌里有文化,有知识,有做人的道理,有民间的比喻和对生活的总结。这些歌都是发自人们内心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慢慢创造出来的,是古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三)社会伦理

民歌有着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容,其中包含很多关于如何处理复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伦理歌。它教导人们应遵循哪些道理和准则,以劝人为善为最终目的,通过倡导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塑造人们的道德及行为,同时也通过民歌达到对丑恶现象的强烈谴责以及劝诫世人从善的目的。如现在很普遍的劝诫后生善待老人的劝世歌:“山中竹笋嫩又青,后生切莫嫌老人;竹笋生在竹根上,无竹哪有笋成林!”[3]

歌王秦国明表示,民歌在处理邻里关系上十分有益。当地小孩满一周岁时每人给一首歌,有人过生日时给一个红包,红包上也会写一首歌等。总而言之,什么喜庆做什么歌,用歌来表达对别人的祝福。秦国明也写了一些关于社会伦理的歌:“下定决心,邻里至亲,苗瑶侗壮,鱼水不分。生在桂林爱桂林,苗瑶侗壮一家亲,五色服装五彩锦,好比孔雀同开屏。”在一定意义上,民歌是普通老百姓自发进行民间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三、传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是核心、是灵魂。传承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与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4]。传承人的本职工作是将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下来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下去。歌王秦国明是桂林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自1950年参加工作后,他长期从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尤其擅长唱歌、编歌、对歌以及组织民歌活动。从工作了43年的文化战线退休后,秦国明个人出资10万元在临桂修建了山歌艺术馆。秦国明从3岁开始唱歌,唱了80多年,如今还在为桂林民歌的传承努力。

第一,建设民歌文化社区。秦国明所在的丽君社区是文化局的单位社区。在社区的楼道里,每一层墙面上都张贴了许多关于民歌活动的宣传照片,内容主要是围绕秦国明几十年来民歌传承经历以及他的弟子等。秦国明一生对于民歌的贡献在板报上一览无遗,这也使得该社区有了浓郁的民歌文化氛围。社区外围宣传栏上附有桂林民歌发展历史的海报,社区成为民歌发展的载体。板报也是民歌传播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这使得桂林民歌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

第二,免费开设民歌培训班。为了扩大桂林民歌的接受群体,秦国明在桂林市正阳步行街的群众艺术馆三楼开设了一个山歌培训班。他本着“为兴趣而学”的原则,鼓励和倡导山歌爱好者前来学习山歌。培训班主要有两个班级,分别是老年班和少年班,根据不同学员的特点制定学习方案,循序渐进,尽量做到让每个人都能开口唱山歌。对于一些初学者,秦国明循循善诱,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第三,带动桂林民歌进校园。青少年在民歌传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王秦国明主张从小抓起。他提倡桂林民歌进校园,将民歌的活力注入校园。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方法,而且可以作为小学生学习之余的娱乐方式。秦国明已经多次进入校园教学生学习民歌,他把民歌作为一种课外娱乐方式引进校园,让学生以欢乐的心理来学习民歌,效果十分显著。

秦国明为了人们更好、更快地学习民歌,在民歌学习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是采用14字押韵法。桂林民歌最重要的就是押韵,秦国明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唱经验,以桂林方言为标准,总结出14字的民歌押韵规律,即“广西歌海刘三姐,桂林花桥玉芙蓉”。例如,秦国明的歌集《刘三姐桂林》中写道:“风景名胜美如画,脸上笑成两朵花,百闻不如亲眼见,快到桂林找婆家。”这首歌押韵的韵脚就是以“花”为代表的韵律。这种方法简单易懂,为桂林民歌学习者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方法。二是画画学山歌。秦国明专门为识字不全的群体创造了“以画传歌”的学习方法,他通过画一些简单的图画,再根据画中图像编唱一些简单、好记的歌,让大家能根据画中的内容学习山歌,图文结合、联想记忆。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不仅给桂林民歌学习增加了更多乐趣,也为桂林民歌发展增添了色彩。实际上,早年的秦国明并不懂作画,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民歌传授给每一位想学的人,他下定决心学习作画,以便用这种方法教授更多的人。歌王秦国明主动承担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他的才艺与水平得到了当地政府与人民群众认可,以及相关专家的肯定[5]。

四、社会力量重塑下的桂林民歌发展与传承路径

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存在两个与非遗传承息息相关的主体:一是传承主体,一是保护主体。桂林民歌的保护主体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商家、媒介等。这些民歌保护主体虽与桂林民歌传承无直接关系,但却是对桂林民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的外部力量。这些新元素的加入对桂林民歌发展与传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6]。

(一)当地政府的双重作用

桂林民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而当地政府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民歌发展很大程度上随意识形态的改变而起伏波动。自21世纪以来,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桂林民歌发展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作为庸俗艺术被抵制,而是逐渐发展成为被当地政府认可的民间文学艺术与文化遗产。桂林市政府从2000年以后开始评选歌王,也提倡民歌进校园、进社区等。这使桂林民歌得到一定的保护与传承。但当地政府根据需要对“根于民、传于民”桂林的民歌加以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民歌的情感表达,使歌手表达个人情感的机会减少。当地政府作为中坚力量发挥其文化职能促进桂林民歌的发展,这种主力军的地位是其他任何要素无法比拟的。在歌会活动中,桂林民歌完成了当地政府文化与政策宣传的任务,当地政府满足了民歌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二)商家参与

在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下,明确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与传承行为间的关联,正确处理文化内涵与商业开发间的辩证关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也是文化传承的命脉。面对历史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的投资宣传无疑能扩大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商业化的根本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与文化的价值传承产生了一定冲突。如何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处理好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面临的难题,也是桂林民歌发展传承中的一个问题。

笔者在2017年3月30日至4月1日参加了第七届桂林市秀峰区“三月三”民族歌圩节。在这次田野调查活动当中,除了感受到广西人民对于民歌的热情与喜爱,也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民族风情,观察到在这次活动中商家所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在这次大型民族活动中,除了桂林本地居民,还有许多外地游客来活动现场游玩。人潮中处处有商机,为渲染节日氛围,商家在庙门前村沿路打造出一条聚集广西各少数民族特色小吃的美食文化街,参与歌王争霸赛的每一位选手,无论男女老少和得奖与否,最后都能免费获得一张百元美食券,以供歌手在美食街消费。这种奖励方式也鼓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歌活动中去。

这次歌圩节的主要赞助商是漓泉啤酒公司,歌王争霸赛也是由漓泉啤酒冠名支持,题为“‘燕京漓泉杯’山歌歌王争霸赛”,且整个比赛活动宣传海报与获奖证书等都是以其冠名。与此同时,在为期三天的民歌节活动中,带有商家宣传广告语的海报四处可见,有“康师傅冰糖雪梨”饮料广告、“桂林放心大药房”,等等。3月30日下午举办的“金顺昌杯‘月亮巴巴’桂林童谣大赛”活动是由桂林市金顺昌食品有限公司赞助的,在童谣比赛的芳莲池主舞台上,游客们可以看到商家赞助宣传的横幅。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一方面,以漓泉啤酒、金顺昌等为代表的商家在整个民歌文化活动中提供资金支持。这种赞助投资不仅是对商家的宣传,也是对桂林民歌文化价值的宣传。这种市场运作和品牌效应的打造,提升了桂林民歌的文化价值,同时提高了当地人民对于民歌的文化认知。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促使人文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进入商业投资和经营的运行轨道,相当一部分投资商从事民族文化开发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商业利益的获取,弘扬民族文化不是其主要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成分而更多地倾向于商业链条的打造。这对于桂林民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桂林民歌要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商家的大力支持,因此要协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商家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使商业活动成为民歌传承的一大助力。

(三)网络媒体的传播

现在电视、互联网等日益普及,很多民间传统艺术面临生存危机,甚至逐渐消失[7]。民间艺术有愉悦身心、宣泄情感、传承文化的功能,但现代科技带来了民族民间文化载体的更新。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核可以借助传媒的力量激活族群记忆,加强文化认同。电子载体拓宽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途径,提高了传播效果,促使地方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走向新生。现代电子传媒比口耳或借助书本传承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传统的歌唱是劳作、闲暇、节日、喜庆时面对面的口头传唱,具有口头性、变异性等口头文学的特点,一旦活动结束,传唱就随之结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歌唱以及传唱方式。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用微信、QQ等进行交流。民歌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微信、QQ山歌群便应时而生。歌王秦国明就是桂林市山歌QQ群的群主,虽然不太熟悉软件的使用方法,但群人数的不断增加就是对他最直接的回报。阳朔歌王黎建雄在访谈时也提到:“一般微信群进群都是发红包,我们山歌群的进群方式是发一首山歌,不然不让进群。”②他们这种进群的方式更像是一种仪式,平时在没有歌会时歌手想唱歌就在群里唱起来,一呼百应,群成员都跟着一起对歌。他们还将社区平台作为网络歌台,在歌声中产生集体认同感。

除QQ群外,还有一些微信公众号与微博等也成为桂林民歌传播的载体,视频教学是较为普遍的方式。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覃九宏为民歌传承起了表率作用。覃九宏在微信上免费发布教学视频,教歌手如何编歌、对歌等,视频内容都是基础且简单易学的。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许多歌王都是根据他的视频自学成才的。同时,人们对桂林民歌的热爱与需求也使一些光碟被制作出来。这些视频与光碟使人们能反复学习、聆听、欣赏,不受时间、空间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随时随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学习。这些新方式的出现受到广大歌迷的一致好评,为桂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使得桂林民歌爱好者这一群体更多受益。

五、结语

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历史社会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精神文化与技艺传统。这些文化传统长期服务于它的创造主体,同时也要求主体对民歌有一种保护的态度,其中包括政府、商家、学者、群众等多方的参与。政府在民歌保护中处于领导地位,起组织、推动的关键作用。在明确政府对民歌的保护原则和方针的基础上,我们应全面调动专家学者、商家以及人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加入民歌保护的行列中来,并充分重视商家的带动、学者的指导及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保障民歌活动的本真性。各方面应该对民歌保护有科学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互尊重、妥善配合,形成一种“政府推动、学者指导、民众为主、社区参与”的平衡状态[8]。我们应通过建立和健全一系列保障机制维护桂林民歌,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得到发扬光大,从而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力与自信力,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注释:

① 根据2017年6月27日对歌手毛俞媚的访谈记录整理。

② 根据2017年6月27日对歌手黎建雄的访谈记录整理。

猜你喜欢
歌王秦国桂林
桂林行
五张羊皮
西部歌王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瞒天过海
203B广州柏力影音有限公司/广州歌王电子有限公司
乐!乘动车,看桂林
《跨界歌王》研讨会在京召开
李玟:我就是冲着歌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