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月,谢 艺
小学是学习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奠定小学生的文化基础。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这些宝贵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关键。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识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基础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才能使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优秀文化能够完善基础教育的内容,塑造孩子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是学生习惯和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佳时期。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其中有无尽的宝藏,细细地品味和阅读能够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和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符号、语言、思想等。教育部提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强调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传承优秀文化的必然趋势。教师要立足实际,在不断提高自身内涵和修养的同时,将文化传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意识的增强,基础教育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传承优秀文化也变为了一种自觉。
首先,社会现实的需求。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势必对文化倍加推崇。即使历史上曾受到侵略,文化发展有所滞后,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大国形象的确立,人们愈加重视文化传承。我们要立足实际和发展现状,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扎根民族特色,从小树立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保障。
其次,基础教育的本质诉求。现如今,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打好学生的基础是今后更好教学的前提。目前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意识到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好习惯,通过反复诵读熟记诗词,以其中的人物故事激励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座谈会上也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深入阐述了基础教育与其结合的途径,彰显了教育的本质诉求和美好愿景。
再次,多种理论的支撑。在基础教育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非只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有关,还有多种理论的支持。如考古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无不彰显出基础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昭示着文化传播的必然诉求。
最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优势。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冲刷,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其文化内涵深远持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它经过人类发展的长河,是历史的结晶,其本身的权威性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基础教育对其不容忽视,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教学,是优传统秀文化传承的重要保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将其与基础教育结合是创新教学和文化熏陶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熟知的小学生课外学习涉及的书法、美术、戏曲等内容都属于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家长也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多接触历史,潜移默化地塑造健全人格,并掌握一门技艺。课堂是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必须注重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抓好课程建设。要明确特色课程,营造文化传承的良好环境,做好多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教师要深挖教材,对其中包含的优秀文化加以研究。多组织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要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完善他们的人格,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就要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从目标的融合入手,践行文化教学。根据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提出了以“诵读、书法、太极”等为切入口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旨在践行礼仪培养文明之举,诵读经典滋养儒雅之气,书画太极修养康健之身,最终实现育人目标:培养近礼、亲人、博学笃志、自强进取、成长和雅的优秀学子。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教师的管教要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其与优秀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是实现良性循环,提升管理效力的最佳途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制力,培养他们成为“近礼亲仁、博学笃志、自强进取、成长和雅”的合格人才。同时,学校可以从“目标、体制、课程”入手,制定科学的优秀文化学习策略,将有效管理落实其中,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凸显内因的重要性。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运用分层、分阶段的管理办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基础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简单地对接,而是在教学活动之中实现。只有保证彼此在实践上的统一,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基础教育中大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继承的需要,是国家提升大国形象和软实力的需要,是学生提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遵守道德规范,提升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利国利民,势在必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批判糟粕,发扬精华,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不适合现在的发展,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适度性,通过弘扬平等、自由、法制传播优秀文化。同时,要持续创新,实现文化的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地上,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的文明。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发展的动力,随着现代化设备的出现,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也要有所革新,丰富传播渠道,是文化传承更具现代特征的重要表现,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办法。例如,在校园广播中播放古诗词,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讲座,设立网络文化学习平台等。各个班级可自行组织多样化活动,让文化进入校园生活。
传承优秀文化不是一句空谈,要将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汲取文化中的精华。不久前,曾有人提出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部分剔除出去,实现减负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对这一提议强烈反对,认为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取消古诗词的做法太过偏激,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对经典的亵渎。只有教会学生深入阅读,学习文化中的经典内容,才能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理念,凸显文化的优势作用。
语文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将两者融合起来,是彰显文化多样内涵的有效途径。因此,文化的传播要求新、求变,不让学生局限于背诵,要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历史课程不等于时间、事件的记忆,要从中国历史人物和爱国人物角度出发,让学生对我国历史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加艺术类课程的数量,美术、音乐、戏剧等都是培养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艺术教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特点,提升对于国家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生的成长,只靠学校是永远不够的,为了杜绝“5+2<5(周一至周五学的内容,经过周末两天的社会化之后,不是增加了反而减退了)的怪异现象,必须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如组织社会阅读、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日常交往中引经据典、加强古诗词等经典文化在学生考评中的比例等。使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学习在课前和课后都有一个连贯的有效过程,而不是课堂强调,课后消减。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生活意义,是对现实生活的解读。经典并不是难懂的深邃思想,而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优秀文化可以给人们以启迪,帮助学生战胜困难。所以,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要与现实接轨,挖掘其中对生活有意义的东西,传播正能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要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多学科与其融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找到文化与实际的衔接点,并组织一系列社会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