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如何创新时政新闻报道
——做好“三个结合”凸显新闻价值

2018-03-28 16:48
传媒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三个结合时政党报

李 杨

(新疆日报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1)

党报时政新闻的传播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其运行要践行群众立场,构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有助于提升新闻的可读性,对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大有裨益,有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有效落实。在新时代,增强其新闻价值,需要不断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新闻传播力,从而帮助人民群众抵御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现实情况

党报的时政新闻是连接地方党委政府和区域人民群众的重要的纽带,能够有效促进党方针路线和中心工作内容的深入人心。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地方党报新闻记者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存在“宁可写长,不可写短”的心理惯性,常常照搬“三多三少”写作模板,文章内容生涩难懂,不贴近群众,篇幅冗长,空话套话较多,难以激发人民群众的阅读欲望。与此同时,时政新闻大多以政府领导讲话、会议报道以及党委工作路线等政策性行为为主,内容较为严肃,而地方党报的新闻记者在编辑相应内容时,往往缺乏创新意识,无法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时政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结构组织形式,进一步降低了新闻感染力和影响力。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传播途径的增加,传统的党报模式也受到了冲击,很多地方党报都会有意识地投入到新媒体的行列之中,但是其固定简化的语言体系和报道方式,难以适应数字化传播多层次特点,造成了党报声音的乏力。

二、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有效策略

(一)适当对报道篇幅进行精简

创新党报市政新闻,提升地方党报的新闻价值,必须对报道内容和篇幅进行调整,打破僵化的“八股文风”。一方面,立足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理清党委政府决策和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并对其执行情况、遇到的困难、解决的途径和结果进行重点报道,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去反映政策实行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对于全局工作指导性不强,缺乏实际价值的时政报道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简,压缩对会议内容的报道,减少重复的套话,以清晰的数字账或表格取代长篇大论,对其篇幅进行合理地缩短。通过对地方时政新闻的增减结合、长短结合以提高时政新闻内容的饱满性、针对性和可读性。与此同时,地方党报的新闻记者还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深入挖掘时政活动中的新措施、新问题和新亮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结构新闻主体出发,更好地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保障时政新闻报道的政治性和新闻性

首先,时政新闻报道要摆脱以往的说教模式,尽可能的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以小见大,抓取典型事例,从细节处入手,庖丁解牛式地挖掘其中的规律和共性问题,以增强新闻报道与读者之间的共鸣,帮助读者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促进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时政新闻报道要增加深度采访内容,灵活转变报道角度,落实对工作经验、工作亮点以及关键的细节性活动的深入采访,强化对消息、通讯、言论等多种形式的应用,以进一步增强新闻的饱满性和厚度,深入客观地反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化。最后,时政新闻报道还要积极转变僵化的文件语言方式,培养具备亲切感和传播效力的新闻语言。一方面,时政新闻记者要深入到广大的基层群众中去,聆听群众的需求与呼唤,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其真实感受和愿望,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度和可读性。另一方面,时政新闻记者要提升自身的文字编辑能力,灵活应用多种写作技巧,用质朴的语言于表达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从而增加新闻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媒体平台

首先,党报转变转播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结合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转变单向传播的理念,树立“用户至上”思维,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注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其次,要进一步创新形式和内容,不要简单地将报纸上的时政新闻照搬到微信、微博以及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之上,要进一步促进党报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融合,通过技术手段拓宽传播渠道,促进新旧媒体之间的内容、受众以及舆论融合,有效维护党报的品牌形象,以新媒体反哺传统媒体。再次,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以现代受众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重构现代政治话语体系,融通不同的舆论场,充分发挥党报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作用和价值。最后,党报要积极培养能够适应全新传播环境,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以及知识体系完善的复合型人才,用以促进党报市政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提升党报市政新闻的价值。

综上所述,地方党报在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时,要深入人民群众,挖掘其关注点和兴趣点,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其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三个结合时政党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巧用“三个结合”,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三个结合”
基层建设要搞好“三个结合”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