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军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AI机器人AlphaGo与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的人机大战,结果以4:1完胜轰动世界,也昭示人工智能时代正快速向我们逼近。目前在线数字产品已经延伸到了新闻服务、广告、影视产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各个行业,其低消耗、智能化、高效率等特点契合国家倡导的“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但是,数字智能产品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却大大滞后了,尽管少数高校已经尝到了甜头,但大部分仍在怀疑、踌躇或观望当中。
高校设计学各专业不仅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越来越强调掌握数字表现(在线)手段与方法。然而,目前高校大都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只注重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核查,忽视对学生创作实践力的评估,热衷于考核很多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对设计学专业学生的戕害是巨大的。具体表现在:(1)课程设置有自说自话、脱离实际的倾向,考试形式单一,专业实践性弱;(2)考试覆盖面窄,考核形式固定化、标准化,忽视对学生创新力的评估;(3)考核成绩计算方法单一,无法鉴别学生的 “多元智力类型”,更谈不上因势利导、精准培养。长此以往,很多95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削弱,到了大三阶段专业兴趣就会丧失殆尽。有的教师观念落后,徜徉在教学舒适区一遍遍重复熟悉的套路,不愿意或害怕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在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与表现技能上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目前,高等教育仍沿袭规模化、标准化、流水线的工业生产模式,无法做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谈不上个性化教育,因此,把众多禀赋各异的学生按照同一模式进行培养,这对个性鲜明的95后大学生来说,有的学习挫折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会减弱,还有些在大三阶段、甚至更早就进入到学习倦怠期。譬如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来说,“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由顶及底呈金字塔形的结构中,最薄弱环节是位于塔顶的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又是知识学习基础上向专业能力转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为例,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常常要求学生组成人数不等的团队,团队成员根据项目分别进行实际调研、中期设计或后期制作,而且实践课程大部分在实景地、数字机房或工作室中进行,最后是以具体作品(设计)形式结课。如何组队是需要教师精心安排的一个首要问题。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由于人的智能组合形式以及每种智能的表现形式不同,每个人的智能是独一无二的①美国哈法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首创的“多元智能理论”,他在《心智的结构》书中提出,人类的智能可分成八个范畴,即:(1)语言(Verbal/Linguistic);(2)数理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Visual/Spatial);(4)身体与运动(Bodily/Kinesthetic);(5)音乐(Musical/Rhythmic);(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 参见霍华德·加德纳著《心智的结构》,沈致隆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因此教师要认知、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异质互补原则组队,刻意培养学生交往意识、开发人际潜能,帮助、促进弱势个体的转化,通过创作组队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互助关系。
设计学实践课程的项目组队,一般40人的班级可分成5—8组,每组有8—5人,组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根据组员特长进行任务分配,刻意营造合作取向的创作空间,创设多元前设条件(包括情境教学、模拟教学、头脑风暴、上机操作等),设计出组与组之间良性竞争的态势,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与竞争意识。由于教师刻意分配每组的不同的(项目)命题,在进行课业评讲时相比全班单一命题,学生们会获得增值的体验与叠加的收获感,这需要教师对每个命题进行细致分析详细讲解,工作量大,实施难度高。
另外,以往教师一般不会亲自参与每个分组实践过程,由于缺失过程管理与分段考核,对主动性差的学生来说成效不尽人意,分组之后,教师更加分身乏术,在课程“时间与空间”管理上就会出现瓶颈。如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其UI交互类核心课程,不仅涉及界面问题,还牵涉到法律法规、跨链接授权协议、顾客操作便利性与消费心理等很多方面,若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因此,如何掌控过程管理与流程设计就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又如DV影像创作课程,若前期、中期与后期的某个环节失误,则会导致整个作品有缺陷或失败。
因此,教师若想设计课程尽量贴近实战并取得成功,就必须强化过程管理与分段考核,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得到正、负反馈,从而及时纠错或调整设计方向。这既要破除学生的依赖性促成团队协作,又要培养其独立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前提下,主动的有意识的利用在线数字教学平台,让教师对团队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分段考核成为可能。
调查发现,电视、报纸与杂志等主流媒体越来越被当今在校大学生逐步淡化,因其在“交互性”与“即时性”上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现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三者份额加起来不足30%,他们超过75%信息是通过PC端与手机移动端获取。由于在校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率接近100%,如果能准确找到并利用他们的认知带宽就等于占据了他们“注意力”流量入口。“21世纪的人类正在大规模的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大迁徙”[1]。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5后大学生从小就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线获取信息与在线互动方式。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信息。”[2]数字媒介平台经过专门设计之后会产生信息倍增效应,但当下互联网教育产品种类繁多、竞争激烈,只有少数经过实践检验脱颖而出,大部分昙花一现之后便杳无踪迹。好的在线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功能。“界面是人类与机器之间进行协商的敏感边界区域,同时也是一套人/机新型关系的枢纽。”[3]通过新的交互界面为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注入了新动力,这不仅打破以往固化了的师生双元关系,而且教师角色也多元化了:观众、粉丝、导师、朋友、圈内人等,这有效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此,在线教学平台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目前,高校很多专业实践课程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多年来变化甚微,很多已跟不上时代,针对这些问题的APP在线课堂的出现恰可弥补短板。有的在线教学平台可以提供师生免费下载注册(兼容Android与iOS系统),引导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注册进入后生成一个在线课堂,并可实现如下功能:(1)在线分组,教师根据不同命题进行在线分组,实现组内信息交流、分享与互助功能;(2)在线管理,提供每位学生课堂考勤记录、表现记录与班级通知等信息,通过打开师生手机定位功能,教师可实时确认学生的具体位置,自动生成数据并记录存储,解决了高校课堂点名的一大难题;(3)在线打分,在线提供作业上传发布,支持超过40余种的文件格式转码阅读,老师可在线随时指导、批注与打分;(4)师生互动,提供实时私信功能,教师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提出具体修改建议,指导学生调整创作方向;(5)数据统计,自动统计和课业成绩数据,并自动生成分析图表;(6)资源管理,依托于云存储和移动端,老师可随时上传课件与资料、推荐书目、分享链接、展示优秀作业等。上述功能让高校的“教与学”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以往无法实现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管理与考核的实施效率,让课程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以专业影像类App移动端为例,有的成为一个声量庞大的影像、插画(绘画)交流平台,且内容多数是偏审美消费类的,适合大众或影像专业圈子交流的大流量平台,这是80、90甚至00后都认同的交流方式,有很多业界顶尖高手聚集展示作品,并且能实时更新频繁在线互动与交流。“之前,我们看到一个图像,是在我们自己的意识中私密地与其他图像联系起来,现在,互动电脑媒介要求我们代之以点击一个图像然后去到另一个图像。”[4]这些数字平台可以实现跨链接跳转服务,这样一来作为教学平台,教师引导学生上传作品后,可以通过“热度”或“评论”等功能,学生可以收到人群对自己作品的反馈。一方面,学生可以找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阅读与业界高手的交流等,找到高水平坐标,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与创作水平。师生通过相互关注互粉之后,教师可以在线查看学生作品、在线打分、在线反馈与在线交流,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大学生非常认同并且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笔者通过对美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考察发现,他们鼓励学生参与实体项目,经常组织学生到对口公司或企业进行实地观摩、考察,承揽学生可以胜任的设计任务。譬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桥港大学的SASD设计学院,一是通过在线App承接校外设计订单;二是通过市中心设有学院实体门店接单。接单后教师在课程内组织学生分组各司其职进行项目攻关,事实证明,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目前,国内很多设计学专业教师也开始积极转变观念,一方面在线下与本地相关企业(包括个人业务)开展产学研的项目对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在线上承揽项目,通过在线数字管理平台,学生在空间与时间上更加灵活,能锻炼学生在具体项目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毋庸置疑,目前众多第三方在线教学平台作为商业化初级应用产品,在高校实践课程教学创新初级阶段起到了应用、引领与试错等作用,从长远来看,高校不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迫切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在线产品,因此,根据不同专业划分的、高度契合各自专业特点的在线教学平台将越来越成为终极解决方案。为此,安徽工程大学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在申报成功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设计学专业在线平台教学质量监控研究》的资助下,积极开展设计学专业化在线教学监控平台的建设,该平台广泛吸取了当下热门教育产品的众多优点,去除了多余的商业化功能,更加侧重于专业化在线课堂的管理功能,设计出了基本原型产品,它保留了以下几个优势:(1)实时性,打破了时间与距离限制(实时上传、精准定位),使实践课程在时间与空间上具备更多灵活性与可操作性;(2)交互性,跨链接服务理论上实现了全球专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管学生在何处,只要能上网就随时随地可参与到作品或项目中来,从初期的实践效果来看,它非常契合95后大学生的认知习惯,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实践意识;(3)多人系统协作、共同推进项目,项目结果自动生成的教学数据可帮助教师精准地解决问题。以安徽工程大学数媒专业学生王国庆、赵轩组影像作品《岁月醇酿寄真情》创作为例,该项目以绍兴黄酒作为主线索,从立项组队、脚本写作、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全部项目完成只用了15天时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团队所有六名成员,通过在线平台实时掌握作品的流段,及时跟进自己作业,同时同步跟进,真正做到无缝衔接、高质高效完成了创作,该作品通过在第三方平台上的链接进行项目展示,共获得了近二万元的众筹资金,该作品还获得了2018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新设计大赛银奖;(4)在线平台的专业性建设。第三方在线平台本质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平台,在不同学科的专业性功能对接上存在缺陷,因此,不同学科专业化在线平台的建设是今后革新的重点;(5)数据库与专业资源跨链接功能,我们设计的在线设计学教学平台上几乎可以找到大多数本学科电子版经典文献,包括不同专业著名艺术家的生平及代表作,实现下载或链接。我们设计的数字平台还列出了当下国际最前沿作品,这些都有助于摆脱创作上自说自话空乏幼稚的“学生病”,在线平台系统内或系统外信息的跨链接,可以将学生界面设计、图片、动画以及视频作业在第三方平台上上传、展示,从而获得有效反馈等。
尽管如此,目前在线教学平台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的高校不了解实情,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或不认可。但是AlphaGo胜赛表明,人工智能的算力远超人类,包括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计算机凭借强大的算力与算法,通过互联网的无限链接,可以做得比教师更快更好。显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与其螳臂当车不如主动拥抱。因此,高校管理方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创新对接数字在线课程平台的内外整合机制,有效管理在线平台新的教学模式;(2)通过产学研同步平台对接,可以解决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规格时效错位的问题;(3)创新创业灵感,切实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互联网是一切媒介的媒介”[5],美国学者欧文·戈夫曼也断言:“人与人创造并经历各种相遇与互动的过程推动了空间的生产,当前由于媒体的介入,改变了教室这个空间的存在形式,形成了多元交错的状态。”因此,原先教室的物理空间概念正在或已经被互联网深刻改变了。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这个问题,除了积极运行的在线注册、网上选课、在线评教等应用外,已经开始尝试在线教学平台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5年5月就印发了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着重强调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管理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现象。虽然上述实例是针对设计类专业应用实践的总结,但对其他专业来说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保罗·莱文森认为:“一种媒介的存活系数,与当前技术条件下与人类交流环境的接近程度有直接的关系。”[5]因此,随着网络连接终端应用平台的越来越智能化,以及5G无线网络连接进入到“高铁时代”,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专业性在线教学平台涌现。通过我们前期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实践表现出的效率与可操作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原先观望、不了解或有抵制的高校管理者认识到它的价值,积极应用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