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鹃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促使网络传媒日益兴盛。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各个大学纷纷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阶段开设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培养网络新闻传播人才。
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中国网站数量为506万个,半年增长4.8%。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网络广告也呈现高增长率。中国视听网络节目服务协会2016年12月7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估算,2016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预计为2295亿元。而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仅为753.1亿元,短短四年时间增长3倍多,绝对是超高的增长率。新闻传媒业界呈现出如此景象,必然也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新闻传媒学界产生相应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网络媒体的涌现,网络编辑的工作岗位需求也越来越大。按照现在近500万个中国网站数量来估算,即使一个网站只配备两位网络编辑,目前中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就多达上千万人,我国现在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大约有75万人,而网络编辑有近千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编辑职位的需求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
从人员背景上看,20年前,各大网站的编辑和从业人员都是具有浓厚的理工科背景,网络媒体比较重技术轻内容。自2004年后,很多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开始大量进入网络媒体,有着人文社科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了网络媒体的主要岗位。新闻、计算机、中文、法律、财经、历史等专业的人员纷纷进入网络媒体工作,网络媒体的人员组成趋向多元化、多专业发展。
从人员需求上看,掌握网络新闻传播规律、擅长制作网络信息内容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新的形势发展促使高校的传媒专业的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必须有所改变,以适应业界的这种变化。
因此,我们对课程内容也做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使课程内容与现实紧密相连,按照网络新闻业务的不同划分成不同板块进行教学,注意密切结合最新的网络传播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掌握其中的传播规律并注意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到课堂。
和传统新闻线性的组织方式不同,网络新闻的组织方式是非线性、层次化、多媒体化的,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很多网络媒体都要求编辑能写稿子、能拍视频、能修图片、能做剪辑后期处理等,最主要的是能把自己采集的信息整合后迅速准确地发布出去,要能进行多媒体内容的整合编辑,能面向多平台进行编辑,甚至能运用手机终端做现场直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网络新闻传播课程之前最好就已经掌握一些专业软件的应用,例如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制作网页的软件Dreamweaver、视频后期编辑的非线性软件Premiere等。因此我们提出了专业软件学习先行的教学方案,在上网络新闻传播这门课程前,教师会推荐一些书籍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自学或选修一些专业应用软件的课程例如电脑图文制作、非线性编辑等。这样就不需要在上课时用太多时间讲授软件的使用。
网络新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身并没有多少理论,大部分理论框架来源于新闻学及传播学,很多都是经验性的总结。网络新闻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变化迅速,但在教材中对网络传播中的新概念、新名词、新动向却更新得很慢。很多在网络上传播的新闻热点,如在微博微信兴起的诸如“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等众多的新闻事件虽然激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但在教材中却很少提及,学生对这些网络新闻热点问题的传播的关注和研究也缺乏足够的指导。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入这些网络传播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互联网是一种融合性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一个多样性的社会。网络传播是一种复杂的传播活动,要揭示它的深层规律,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总结分析,更需要实践层面的关照。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对网络传播活动与现象进行阐释,对其社会影响进行分析,无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掌握网络传播中的技巧和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在教学中尽量选择一些当下社会的重要新闻或者贴近大学生的社会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我们教学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剖析、讨论、总结以及辅导学生自己动手将这些新闻和热点问题加工成网络新闻专题。例如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看有关“两会”的网络报道,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的网络平台、网站、终端上“两会”的报道主题、形式、技术应用有何差异,为什么有这些差异,哪些的传播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选择贴近大学生的话题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对“是否应该逃离北上广”这样的话题,学生们的积极性就很高,不但在课堂上讨论热烈,分析,并且制作了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媒体形式去进行线上报道和讨论。
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抱书教、学生被动学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素质,是符合当下网络新闻报道发展的要求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要增强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创作,信息整合传播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熟悉网络媒体工作内容和流程,为从事网络编辑工作打基础。这两个目标实际上都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去进行,具体就是要求学生能独立策划并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出一个网络新闻专题。制作一个网络专题,需要用到图表图像的制作技术、视音频后期编辑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授课大多采用的是演示和示例式教学,老师在操作制作完成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马上就能自己模仿制作出来。因此,我们把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放在多媒体网络机房授课。每台电脑都安装有网络编辑需要的软件,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网页制作软件、办公软件等,并能连接到互联网,实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各种互联网上的应用,拓展他们的互联网使用技能,丰富编辑手段。同时,有关于网络专题策划部分的教学我们往往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
总之,在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案例法、分组讨论、头脑风暴,反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中,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7.53亿,较2016年底增加2930万人。互联网用户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持续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非常普遍,在这种形势下,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终端尝试建立微信公众号、做手机直播等网络传播实践活动也就非常必要了。因为课时有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会以专题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这些网络传播活动,鼓励引导学生结合第二课堂在课下进行实践,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部分学生成果进行讨论评价。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参与积极性很高,很多同学都尝试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内容,部分同学尝试做了手机直播。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们学与思相结合,更好地去理解现在流行的网络传播活动。例如我们有学生通过尝试手机直播提出了这种传播活动内容看似非常无聊但为什么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关注并产生巨大的收益,大家在课堂和线上都展开了热烈讨论,还有同学以此为选题写了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通过这些活动,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介就是手机了,微信、网络直播等这些新的传播方式也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所以引导学生自己建立微信公众号,做手机直播,让他们自己生产传播内容,学生们的兴趣都很高,进而促进了学生学与做,思与研相结合。
结合课堂内容邀请一两位业界的专家到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例如邀请本地一些知名网站的编辑与同学们现场交流,传授经验。通过这些交流可以更新师生的思想观念,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师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学生了解业界最新的动态及学习的重点和方向。但注意的是一学期不宜邀请太多专家,教师要结合地域及学校的特色邀请业界的专家。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组织学生去网媒参观,鼓励学生去网络媒体实习实践。
总之,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网络传播课程在新闻传播学科里是一门年轻的课程,目前广泛的互联网应用促使它飞速发展。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教学方法等大多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总而言之,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大力结合最新的互联网应用的传播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实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新闻信息整合能力。[本论文获西安财经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16xcj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