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璐
微博,简称微型博客,主要是一个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的信息及感想的社交网络平台。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应用就是微博,它传递信息简单快捷、真实性也较为可靠,因此2010年也可称为是“微博元年”。微博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微博月活跃用户就达到了3.4亿,已经超过了Twitter,目前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媒体公司。与此同时,微博的商业化也在日渐增长,2017第一季度微博营收就高达13.7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同比增长278%,这是媒介发展前所未有的,而接下来微博营收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尤其近几年来,微博迅速在青年人中火爆发展,受众借助这个社交平台关注新闻时事、了解明星八卦、关心亲朋好友,不仅可以一对一传播,更可以一对多进行信息的传播交流,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正成为“地球村”,足不出户便可迅速快捷了解天下事,也基本实现了零时间发布、零时间传播。
微博发布的内容一般有140字的字数限制,其使用者既可以作为一名受众在微博上搜索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一名信息发布者,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供他人搜索浏览。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微博的广告语——“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发布者没有年龄、地域、学历的限制,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和接收者,且微博还有网页版、客户端版等,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也使得用户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便捷,也使舆论扩散传播得更加广泛。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难以有大段休闲娱乐的时间,因此这也促使了碎片化信息的诞生。信息接收者可以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浏览微博信息,使人们利用微博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正因为微博的发布有了字数的限制,导致发布者只能发布只言片语,且内容所涉及的话题碎片化,发布者发布的题材不受限制,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娱乐都有涉及,无明显的中心化。
近年来我们不难看出,微博热搜明星化显著,尤其是热门榜单中,几乎一大半都是娱乐明星。情感、娱乐等话题转发热度不断提升,政治新闻等却被淡化。微博的定位应该是“分享身边的事儿”,应该包罗万象比如社会、政治、明星、娱乐、情感等。
虚假新闻就是发布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欺骗受众的一种舆论,它未能反映真实情况,其中带有虚假的成分的报道。
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就是客观事实。身为新闻工作者,我们首要目的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对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它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合乎客观实际,其中的要素必须准确无误,对新闻真实的解释要呵护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事实性真实、过程性真实、有限度真实、即时性真实是新闻真实性的四个特点。
2017年底一则名为“三名女子赴韩整容后面目改变无法出境”的新闻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三名中国女子头缠纱布的照片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并配上文字“这张照片中的三名中国女游客在韩国整形医院整容后面目发生变化,导致滞留机场无法出境”,一时间引来无数热议。事后北方青年报的记者了解到,其实网络中所流传的照片与该事件毫无关联。而后韩国法务部也表示在韩国机场内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外国人在韩国接受手术后只需及时提供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交给机场核对身份即可。
相比传统媒体而言,微博的传播不再容易受到时间、空间、设备的限制,它有电脑端、手机端等方式,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浏览、发布微博的需求,这是之前的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且微博的传播方式也与传统媒体与众不同,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他人对该微博的转发浏览到该微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转发路径浏览该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与报刊等传统媒体有明显的差异。
微博开放、便捷、迅速的传播特点加剧了舆论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及范围,降低了用户表达自己观点的门槛。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其中最鲜明的表现就可体现在网络中,我们的言论更加自由,每个公民都可以注册微博,可以对某事件进行分享浏览、讨论评价。在这里,人人都是媒体,可以自由表达观点看法,人人都可成为“意见领袖”。微博使公民自由空间度更大,将话语权重新交给用户。
微博营销一般就是以个人或企业微博作为营销平台,通过这一社交媒体向每一个粉丝或潜在客户发布传播信息,许多个人的微博营销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知名度来得到更多的关注,比如明星、作家等。他们通常会通过微博让自己的粉丝进一步了解自己,或是进行工作的宣传等,利用微博的传播优势达到营销目的。主要就是在微博上组织发起一些话题或信息,利用其粉丝多且活跃的优势,利用微博的传播优势,将该话题扩散给民众并对热点事件进行讨论炒作,这可以直接影响到微博用户对该事件的关注度,引发舆论热度。但这种关注度的提升对事件本身的影响也并非都是正面的。
现有许多媒体为取得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有些有选择性地放大某部分事件特点只为博人眼球,这也会造成一些社会不良影响,比如会导致文明健康的舆论环境被严重扰乱,同时也干扰了部分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环境。某些营销号为了吸引、迎合受众,使原本完整的新闻“标签化”,添加了许多主观色彩,激发了受众的表达欲望却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微博是社会舆论的载体,是社会舆论聚集的通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人人拥有智能手机,手机上视频、语音、拍照等功能给微博受众提供了随时拍、随时发、随时发布分享的便利,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分享者、接受者和反馈者,因此我们更应该发扬微博的正能量,尽可能破除其负面影响。
有关部门对于微博等网络媒体的监管还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强制性法律文件,使假新闻失去了有力的约束才有可乘之机,使造假者有侥幸心理从而使假新闻肆无忌惮的传播。网络新闻“把关人”角色被弱化,信息发布前不经核实,很容易造成假新闻的出现。
现如今微博的广泛使用,也使得它成为假新闻滋生的温床,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网民自身要加强个人素质。公众是正确引导微博舆论的主力军,每一个网民都应该为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轻易被舆论导向所带动,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加强网络自律精神。同时网民还应当担任监督者的职责,为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2.鼓励网民正确使用微博。政府、学校、社会可以举办网络道德教育宣讲会,广泛普及网络媒体的相关知识,鼓励引导网民正确的使用、发布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建议,客观真实地披露问题、反映情况,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媒体道德观,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互动氛围。
尤其是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时,媒体人应该通过他们的影响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在信息发布之前核实其真实性,有效的从根本上杜绝假新闻的发生,使事件的社会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使其能够传递社会真情,创造良好有益的网络环境。“九寨沟地震”时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微博“大V”等通过微博转发最新灾情动态,让没有办法到达震中的网民也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灾情信息,因此微博也成为了解灾情的重要渠道同时还向我们科普了有关地震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1.加强对微博后台的监管。微博之所以会滋生许多谣言与不良信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失了“把关人”这一角色,因此微博媒介管理者更有引导正确舆论的责任,身为媒体人,要为社会、为受众负责,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媒体工作者。
2.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网络媒体假新闻这一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其行为,也会导致网络谣言的滋生,一系列侵权案屡见不鲜。因此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制定有关法律条文对其进行监管约束,在全方位考虑微博适用性的情况下,制定出适合网络自媒体监管的相关文件,并对不良虚假信息的传播等恶性行为必须要追究其法律责任,才能营造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对大众而言,是完全开放自由的,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接受者,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动态、心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生活习惯。微博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舆论的传播。微博现在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微博上的网络舆论也会对公众参与、社会舆论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我们要让微博有助于积极正能量的传播,严禁微博谣言、假新闻等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推进健康和谐网络环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