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闻写进百姓心坎里

2018-03-28 07:53
传媒论坛 2018年21期
关键词:晚报太原基层

(太原晚报,山西 太原 030000)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就是走近基层。”《太原晚报》采编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城中村、社区、车站、机场、工地,蹲点调研、实地采访,反映百姓生活,推出一批来自基层、鼓舞人心的鲜活报道,获得群众称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基层体验“抓活鱼”

好的新闻作品是用脚板在基层走出来的,是在老百姓中间体验出来的,是用百姓大白话大实话说出来的。只有深入基层实践,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才能“抓活鱼”,才能将新闻写进百姓的心坎里。

《太原晚报》刊发的《修鞋补衣摊点混乱,人性化管理解难题》,报道有典型意义,为灵活地处理城市管理难题树立了一个样板。长期以来,小店区兴农路与益丰西街交叉口附近,聚焦了不少修鞋衬衣小摊点,他们流动性强,管理困难,取缔更困难。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小摊主的实际困难,汾东南路社区联合小店执法局,专门为这些摊主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并统一着装和工具,妥善解决了管理难题。一边是修车补鞋配钥匙带给附近居民方便和价格低廉的服务,一边是随意设点摆摊,随意堆放杂物,随意乱扔废物垃圾的现象。长期以来,城市工商管理、城管执法队伍与个体摊点上演的这种“猫鼠游戏”就没有停止过,两者之间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汾东南路社区在小店区执法局的配合下,为小摊贩设立了专门的便民服务区,统一工装,妥善地解决了“猫鼠矛盾”,这种做法显现出城市管理的灵活性和情、法关系,也为其他地方做了可借鉴的示范。

记者事后谈及这篇报道,仍难掩“抓活鱼”的兴奋之情,那次采访本来是有另外一个任务,但当他路过此地时眼前一亮,昔日的小摊不贩占道经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摊主们整齐划一的工装,他赶紧深入采访摊主,没想到摊主们那么通情达理,言语不多,但心中是对管理部门满满的感激。

作为新闻工作者,《太原晚报》的记者们清楚自己的责任,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社区、农村、街头、工地……

二、脚板底下出新闻

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最生动的新闻来自基层。好新闻是脚板底下出来的。

不少新闻事件的发生不会是孤立,在新闻背后往往还潜伏着许多新闻。别怕多跑路,别怕麻烦。追踪报道后的新闻,往往又可以追溯出许多耐人寻味的报道来。《太原晚报》10月13日《垃圾清运车秒变救援车追踪——老人抽烟引发大火,众人还原救人经过》就体现了这个道理。10月12日,《太原晚报》以《垃圾清运车秒变救援车》为题,报道了11日发生在北大街东社区的一场火灾。当时,一位独居老奶奶被困火场,在紧急危难中,一辆垃圾清运车正巧路过此路,于是一些热心人站在垃圾清运车上,从阳台上将老人救出。报道事件后,引起社会关注,但事情似乎还没有结束,这场火灾是怎么引起的?在救人者当中,还有多少参与救援的?这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事后,作者继续进行了跟踪采访,详细地叙述了引发火灾的原因,众人入室救人,因为火情大而未能成功,接着又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救人的过程。追踪报道还配了事发现场照片,非常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当时的救人情况。给读者带去了真实情况,并让读者以此为戒。因为第一篇报道时间紧迫,意犹未尽,才有了第二篇追踪报道,才有了更进一步的细节,更进一步的感染力、吸引力,这也体现出作者的责任意识和为读者负责的精神。

事情就是这样,往往许多新闻都是从“进一步挖掘”中产生的,发现新闻固然重要,挖掘新闻,追踪新闻背后的新闻,往往能产生更多的新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背后的故事也许更有感染人,更能吸引人。就像记者们的感言一样:新闻在基层,新闻在百姓身边,新闻在记者的脚板底下。

三、站高方能看得远

新闻工作者要担当重任、胜任本职,就必须自觉做到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到基层去,掌握实情,在此基础上站得高,方能看得更远。从而真实感受时代发展的脉动,真实反映百姓的盼望。

《太原晚报》刊发的《将都市人的田园梦想照进现实——太原力推城郊农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这篇报道值得记者们学习。近年来,太原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农业特色,采取措施发展壮大城郊农业,催生了新业态,激发了内生动力,为太原发展农业经济和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记者由此对太原城郊农业发展进行报道。不说其文字干净利落,仅仅从三个小标题上,就可以看出记者把握局面的高瞻性,整个报道虽然文字并不多,但主要内容、要点紧扣主题,诠释了太原农业近几年的发展脉络,读后让人信服。第一个小标题是“宜花则花宜果则果,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反映的是,太原城郊利用自己独有的资源区位优势振兴乡村经济,因地制宜利用城郊资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第二个小题“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城郊农业催生新业态”。随着近几年太原人口由300多万增长到400到多万,城市人口的刚性需求不断扩大,休闲游、假日游、农家游相应地对城郊农业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城郊农业的发展不但吸引了诸多资源人才、资金,也促成了城郊农业的产业融合,不仅农产品加工、物流扩大了,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等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太原市城郊农业发展有了新的方向。第三个小标题“统筹规划完善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报道中一个鲜活的例子,阳曲县黄赛镇上安村是个多年的贫困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村民生活水平低下,靠天吃饭,一年到头“地里刨食”也就挣两三千元。实行土地流转后,引进了新型经营主体,办起了“乡村庄园”。以此为依托,村民们“房屋土地挣租金,上班打工挣薪金,旅游服务挣现金”,让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农民除了租金收入,每年在庄园打工,还能有近两万元的收入。这一个鲜活的例子把整篇文章带活了,太原城郊农业的发展脉络,愿景尽收眼底。

深入基层,记者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相处,容易产生共鸣,容易拉近报纸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村长”带头,众居民动入——铲除老院“垃圾山”,打造都市“桃花源”》,这篇报道说的是,西里街20号院,果树成林,凉亭下方桌、沙发、椅子一应俱全,居民生活十分舒适。而谁能想到,几年前,这个院曾有座占地600多平方米、3米多高的垃圾山,多亏居民“村长”粱东明带头,大家一起动手,“垃圾山”变身“桃花园”,居民间的关系也由原来的互不往来变得亲如一家。正如记者所言,当看到老旧小区的变化,新农村的明亮整洁,还有热情的居民,他对这里的生活也充满了憧憬。

四、扎根基层要更深

《太原晚报》的编辑记者们把基层和群众作为情感之根、报道之根。“举全市之力,创文明城市”“消费热线”“精神文明你我他”“我的消费故事”等栏目,成为报纸与普通老百姓之间沟通的渠道,“我的消费故事”这一栏目,已经成为记者倾听百姓声音尤其是老年读者心声的窗口。主持该栏目的记者由此入选中国消费者协会感动中国的消费维权先进个人。

写身边事,为“小人物”立传,文风清新、现场感强、百姓喜闻乐见。比如《王霞:动车“黑匣子”守护者》《“地书”老人梁玉林,老有所为服务居民》《痴迷轮滑30多年,太原有位“旋风老汉”》《家事“郭”事村里事,事事关心——郭守敬老人:把往事装订成册,让后代了解历史》等等,对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挖掘发现,有很强的亲近感。社区新闻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的都是家长里短的身边事、烦心事,当事人爱看,邻里间爱看爱评。正如读者所言“一个不小心,普通老百姓或许就登上了《太原晚报》的位置,成为晚报报道的主角”。

报道接地气,重民生!把新闻写在基层,把新闻写到田间地头。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愿扎根基层更深更深。这样,才能不断回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猜你喜欢
晚报太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基层在线
除夜太原寒甚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晚报如何做到“主流、好看、有用”——以《江南晚报》为例
走基层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