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探索

2018-03-28 02:44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生命大学生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保卫处,湖南长沙,41008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7年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指出,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近年来,高校学生因对生命价值理解不深刻,伤人伤己的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生活迷茫,没有目标和动力,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及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部分高校率先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2]。虽有一定的成效,但离预期效果还有一定差距,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2017年10—12月我们以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中南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收到问卷238份,其中有效问卷235份,有效率为98.7%。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普遍对生命有正确的认识、有明确的目标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对生命有较为理性、正确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目标,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调查中,有87.91%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现阶段生活不满意;78.71%的学生表示有一个明确的生命目标;在面对压力时,81.2%的大学生会向长辈或好友倾诉,46.01%的学生会寻求心理咨询;93.55%的学生表示自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87.6%的学生对死亡持“顺其自然,坦然面对”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同时也会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大多能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具有相对正确、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尚未成熟,对自杀的认识含糊不清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高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中,自杀人数位居首位。大学生处于三观尚未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同时,他们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开放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种价值观碰撞冲突。由于受到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压力,加之学校、家庭、社会对生命教育的长期不足,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模糊,容易因一时感情冲动而自杀。调查显示,56.89%的学生认为自杀行为是极端的不负责任;24.84%的学生表示对于不能接受的现实,选择自杀是可以理解的行为;28.39%的受调查者表示曾有过自杀念头。可见,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部分学生将自杀作为逃避现实的一种途径。他们虽然对自杀有一定的思考与理解,但容易受身边的人和事影响,缺乏对自杀的理性认识[3]。

(三)大学生渴望接受有效的生命教育,实现自身的价值

调查中,54.84%的大学生表示从未接触过生命教育;88.45%的受调查者认为在大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56.13%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容易接受的生命教育方式应是有一定生命体验感的教学方式,并希望能结合生命教育基地开展生命教育;78.9%的大学生希望生命教育可以增加线上教育,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希望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非常渴望接受生命教育以便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他们希望教育方式新颖,不太愿意接受传统的课堂教学。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生命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珍惜、热爱生命,更要启迪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积极创造自身生命价值,关心、关爱他人生命。生命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缺位是导致国内高校伤人伤己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校开始意识到,生命教育应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开展生命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我们党提出的最新教育方针的总概括。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格,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树立远大理想,能够在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命教育的开展在我国严重滞后,阻碍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改革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是“以人为本”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二)开展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

大学生普遍处于身体发育已经成熟而心理发展尚未完成的阶段。身体发育成熟,已经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而心理发展不成熟,遇到环境变化、情感受挫、学习负担、择业困惑等问题,极易导致心理失调、行为失控等现象,加之对生命的认识模糊、不够理性,很容易采取极端方式解决。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理性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开展生命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大学校园本是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片“净土”。但近几年高校的学生群体普遍为95后甚至 00后,绝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生活环境优越,抗压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受到来自学业、就业、情感以及社会的多重压力,频频出现大学生伤人伤己的“不和谐”现象[4]。大学生因缺乏生活目标而虚度光阴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现象时刻都在提醒高校,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通过生命教育让大学生达到自身和谐,以及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与大自然的和谐。

(四)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社会环境瞬息万变。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让广大学生视野更开阔、信息获取更便捷的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冲击。加之“三股势力”(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不断向高校渗透,导致部分学生的价值观模糊与自控能力下降。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引导其正确理性地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探索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

首先,由于生命价值观的内容相对局限,在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时,教学内容显得相对狭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主流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且每个层面内容丰富,可为生命教育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提供广阔的领域。其次,生命教育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引领方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为生命教育注入丰富的营养和新的元素。最后,生命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含义是统一的。生命教育倡导“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要求是统一的,并且两者的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将两者有效结合,是当前施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5-6]。

(二)依托生命教育基地有效开展生命教育

中南大学自2012年将人体形态馆作为生命教育基地以来,充分利用人体形态馆作为生命教育基地特有资源的育人功能,学校有效地增强了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创新性,拓宽了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向广大青年师生传递了积极正面的生命价值观。

人体形态馆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灌输模式,大大增加了受教育者对生命的体验感、实践感。比起单纯的课堂教育、讲座,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更强[7]。让学生在现场参观模拟的生命孕育过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生命孕育过程的艰难曲折,从而发自内心地珍惜、敬畏生命;参观人体的各部位器官,可以让学生在认识人身体结构的精妙绝伦的同时,体会生命的脆弱,感受健康的弥足珍贵;“无语良师”的“延续大爱、奉献社会”的精神,能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

生命教育基地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我们只有充分挖掘生命教育基地的育人服务功能,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基地的育人形式,才能将生命教育基地对生命教育的作用合理地最大最优化,才能更好地培育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三)全面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

首先,要将“生命教育”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纳入高校的课程计划,教育内容包括生命价值观的内涵、挫折教育、安全教育、生存信念以及死亡教育等,同时要注意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其次,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他课程,如思想政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人文修养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生命的价值,达到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效果[8]。最后,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由高校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组织,是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将生命教育融入社团、班级以及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氛围,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四)利用网络新媒体创新生命教育渠道

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通常被称作“网络原住民”。网络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学生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9]。一方面,在网络上进行生命教育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受教育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受教育学生的面;另一方面,学生在网络上对于一些敏感隐私的话题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动与交流的深度,提高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应注意线上教育与线下活动相结合,让同学们不仅在网络上接受生命教育,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能很好地应用与实践,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四、结语

相对西方国家,生命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受传统观念影响,其发展相对缓慢。我国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长期空缺,绝非是单纯的高等教育就能填补的,需要构建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在内的完整生命教育体系。同时需要家庭教育同步发展,社会大环境对生命教育足够重视,学校的生命教育才会更有成效。

猜你喜欢
价值观生命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