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北京,100029)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融入高等教育中并引导和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清华大学陆向谦教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所秉持的教学理念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地方。笔者在观摩陆向谦教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后,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陆向谦教授指出,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21世纪,互联网全面普及,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未来已来。但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20世纪,仍在用工业化时代的思维培养学生,把知识按专业条块化分割,学生大规模地聚集在教室里单向地听老师讲课,课程结束后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若干应知应会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大规模工业化的培养人才的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这导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即陷入失业的尴尬境地。他援引了美国近二十年来大学生助学贷款规模的增长远高于高校学费增长的数据资料,指出美国大学生失业情况的严峻性。同时,他又给出了在硅谷创业的大批高科技企业对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状况,以及高科技人才高薪资水平和高增长情况的数据,来佐证当前大学生的失业并非培养数量过多引起的过剩性失业,而是专业不对口引起的结构性失业。因此,在高校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改革和完善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应变性。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高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支撑。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因此,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或者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陆向谦教授在授课过程中反复强调“学理论不如学案例,学案例不如做案例”的教学理念。显然,这种教育理念对于目前多数高校的师资及硬件设施来讲是过于理想化的,但它代表了未来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以任务为导向的学徒制的学习模式。
在以任务为导向的学徒制学习模式指引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当突破传统的封闭式课程设计模式,淡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内容框架完备性的要求。在创新性时代,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记忆过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成为各门类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承者,而是要培养具有颠覆性创新思维的创造性人才,以创新带动就业,以创新带动发展,最终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全面进步[3]。
当课堂重心从知识传承转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角色就转变成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聆听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课程导师应当思考的关键性问题。首先在授课内容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从千人一面走向个性化定制。陆向谦老师在他的创新创业课堂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他用嘉宾访谈的形式,邀请当下具有独角兽气质的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者来聊他们的创业故事,听众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创业者的创业历程,洞察创业风向标。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要灵活多变。陆老师引入项目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亲身参与创业,体验创业的各个环节。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网络把每期创业课程中表现突出的学员,推荐给身边优秀的创新性企业,以达到激励学员、多边共赢的局面。教师角色在他的课堂上已经蜕变成为人力资源专家。他请来业界成功人士走进校园和学生互动,又把积极参与创业的学生推荐给这些优秀的企业,以教师和校园为节点整合和聚集创新创业领域优秀的人才,形成课程和企业共创的良性发展局面。他同时也指出,这种模式下能激励学员中1%的人群最终选择创业,成为创新创业领域的弄潮儿。但对大多数同学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压力和动力,该课程就演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理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既有扎实的理论课程,又有个性化定制式课程,还有面向企业任务的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创业讲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指导个性化学习的课程模块设计师。
就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而言,清华大学的马永斌教授调查了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10所知名大学的双创教育课程,发现国内大学大多借鉴国外重点大学的课程设计,课程涉及企业设立、投融资、营销、管理等诸多方面,重点包括“创业基础”“创业机会识别”“企业领导力”等课程[4]。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双创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处于零散状态,数量有限。而且课程设计缺乏创业教育方面的统一教材,无法适应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汇聚名校力量,形成统一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理论框架,以科学指导更多高校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打通文理、打通艺工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具有颠覆式创新思维学生的基础和沃土[5]。当下,众多高校都实施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但学生在大类之间并不能自由选课。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财务类学生学习内部控制理论和制度设计课程,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仅仅懂得理论还远远不够,必须通过软件实现企业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在海量财务数据分析过程中也需要有科学的统计算法和先进的分析软件支持其分析工作。未来,高校针对创新创业个性化课程的开展,需要突破高校自身专业限制,依托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开放式大学课程平台,构建创新创业个性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学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要熟知创新创业企业中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营销经理、财务经理所面临的任务和困境,为学生提供不同职能模块的课程选课方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职业方向课程去学习和实践,同时承认个性化学习的课时和学分。
目前,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的活动过程中,普遍缺乏跨院系组队的资源和能力。这导致商学院学生提交的创业方案,虽然内容完整,符合写作规范,但缺乏比较新颖的符合学校定位的点子和创意,而服装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交的文案,虽然能够捕捉产业界的最新需求,提出有创意的点子,但创业文本的写作很不规范。学生之间因缺乏跨院系交流的平台,难以跨专业组织队伍来完成高质量的创业文案的写作,这导致许多创业项目在创业大赛中难以获得佳绩。因此,有必要借鉴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成功案例,在学校范围内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坊。每个工作坊应以实体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定期面向全校师生招募参与人员。工作坊不仅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的活动场所,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提供选题,为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陆向谦老师在他的课上,就将“陆向谦创新创业课程头条小程序”的开发和内容推送作为一项创业任务,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多个高校的学生,分别成立创业队伍,开展竞赛式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大家利用微信群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定期召开视频会议。通过这些方式,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兴趣相同的人群走到一起,成立了产品组、工程组和营销组三个不同类型的虚拟工作坊。大家定期在网上开会研究如何在技术上保证产品的顺利开发和迭代,如何进行产品的网上宣传和推广。每个工作坊都有一个有经验的师兄或师姐作为领队,引导各工作坊成员更好地完成各自的工作。表现突出的新学员,由师兄或师姐引荐,会成为陆向谦团队的功勋学员,直接被推荐到知名企业中实习和就业。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了大批新学员积极投入其中,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目前,中国多数高校创新园都是借着政府的力量,依托高校自身的校友资源搭建而成。创新园聚集资源和人才的能力,深受高校自身定位、规模和声誉的影响。学生在优质大学就读更容易获得企业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而在实力较弱的高校就读的学生则缺乏实训机会。这对他们胆识、眼界和能力的锻炼十分不利。笔者认为,创新园的建设应当突破高校各自为政的限制,在区域范围内形成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在创新园中孵化的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发布任务的方式,向地区各高校创新创业中心进行招标。学生们可以在项目竞争中得到锻炼,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了解产业界的需求和最新发展动态。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健康运行的保障,学校应制定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评价机制,更好地激励师生参与其中。对学生而言,学校应尽量开启侧重于评估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评价机制,考查学生在创业机会选择、产品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是否有实质性提高;对教师而言,学校应有区别地制定传统教师与创业教师的评价规则,驱使创业教师全神贯注于双创教育的教学工作。同时,要引入企业专家评价机制,定期对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评价,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加速校内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需要高校与社会协同创建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机制,共同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更需要高校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为大学生提供优良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推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