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添 王 依
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博罗 516100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1monaryh ypertensionofnewborn,PPHN)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循环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发绀,并且经吸氧治疗后难以有效缓解,容易导致患儿窒息﹑休克[1-2]。临床中机械通气属于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本研究采用高频震荡通气疗法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平均分两组,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出生后 3~24h,平均(13.0±2.6)h;出生体重2600~ 3850g,平均(3255.00±613.50)g;其中宫内窘迫患儿5例,羊水粪染11例,剖宫产分娩1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为出生后3~23h,平均(13.2±2.3)h;出生体重2600~ 3845g,平均(3250.00±610.50)g;其中宫内窘迫患儿6例,羊水粪染12例,剖宫产分娩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纠正酸中毒,维持正常心功能,控制输液,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设置SIMV模式,峰压设置为1.77~1.96kPa,呼吸频率设置为每分钟30~40次,呼气末正压设置为0.29~0.39kPa。
观察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采用高频振动呼吸机进行治疗,设置初始参数为:频率范围8~15Hz,压力范围2.94~3.92kPa,气道压范围1.18~1.57kPa,以可见胸廓明显震动为宜。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3]﹑LVEDD﹑LVESD﹑LVEDV﹑LVESV 水平[4]﹑呼吸功能指标[5]。
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治愈,无紫绀﹑呼吸苦难﹑气急等,未吸氧条件下血气分析PaO2>80mm Hg,PAP<40mm Hg,视为PPHN治疗有效;无效为患者病情未得到缓解,或加重或临床死亡[6]。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更低,平均住院时间(7.29±1.80)d和通气时间(6.29±1.50)d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也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组别 pH PaO2(mm Hg) PaCO2(mm Hg) 呼吸频率(次/min) 心率(次/min)观察组 治疗前 7.19±0.50 63.10±6.00 73.29±6.90 35.35±6.91 120.55±15.50治疗后 8.02±0.50 85.50±6.00 50.82±6.90 25.55±6.63 95.55±15.50 t 6.429 14.459 21.065 5.484 6.24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治疗前 7.09±0.60 63.03±6.03 73.19±6.90 35.05±6.96 121.05±13.50治疗后 7.40±0.50 75.05±6.03 57.00±6.90 30.05±6.96 110.50±15.50 t 2.174 7.593 9.087 2.782 2.811 P 0.033 0.000 0.000 0.007 0.006 t两组治疗后比较 4.802 6.728 3.468 2.564 3.735 P两组治疗后比较 0.000 0.000 0.001 0.013 0.000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 察 组 治 疗 后 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更低,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LVEDD LVESD LVEDV LVES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50±0.50 42.19±0.60*# 35.35±0.55 28.35±0.50*# 109.35±0.55 85.36±0.55*# 48.55±0.50 40.36±0.50*#对照组 49.63±0.60 46.29±0.50 35.34±0.55 33.50±0.35 109.35±0.50 99.50±0.35 48.30±0.50 45.50±0.50 t 0.911 28.752 0.070 46.217 0.000 118.799 1.936 39.814 P 0.365 0.000 0.944 0.000 1.000 0.000 0.057 0.000
观察组治疗后PEFR﹑MVV比治疗前明显升高,Raw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低;观察组治疗后PEFR﹑MVV比对照组明显更高,Raw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比较(± s)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比较(± s)
组别PEFR(L/s) MVV(L) Raw[cm H2O/(mL·s)]观察组 治疗前 2.36±0.20 42.55±3.60 130.05±9.85治疗后 4.80±0.50 55.50±5.30 85.00±6.30 t 28.817 11.070 21.103 P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治疗前 2.36±0.29 41.99±3.60 129.69±10.26治疗后 3.50±0.35 50.50±4.35 105.35±8.30 t 13.737 8.254 10.102 P 0.000 0.000 0.000 t两组治疗后比较 11.666 3.994 10.696 P两组治疗后比较 0.000 0.000 0.000
PPHN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循环疾病,由多方面因素所致新生儿肺动脉压力持续上升,引起动脉导管与卵圆孔水平向左分支流动,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发绀,并且经吸氧治疗后难以有效缓解,容易导致患儿窒息﹑休克[7-10]。据报道[11-13],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约为0.2%,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原发病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征等。临床治疗该疾病的目的在于降低肺动脉血管的床压力,从而实现正常体循环压力的恢复,纠正血液右向左流动的症状,提高血液氧含量,缓解缺氧症状[14-15]。传统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法,压力低,氧通气低,难以有效的纠正肺血氧合状态;反之,高压力且高氧通气又对患者的肺组织造成气压伤,不利于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16-17]。采用高频震荡通气疗法对患儿进行治疗,一方面能够保持和肺共振相近的高频率,另一方面维持较低的压力水平,保持各个生理死腔均能获取充足的流动充气,大大地提高患儿血液氧合度,缓解缺氧症状,并且不对患儿肺组织造成气压伤,安全有效。由于HFOV(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压力较低,潮气量较小,可有效地降低机械通气所引起的气压伤和容积伤,不会增加发生气漏的风险,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PPHN,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平均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明显更短,且治疗后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1] 高淑强,巨容,胡旭红,等.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2):114-117.
[2] 张亚琴,李晓艳.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196-198.
[3] 申孟平,李晓艳,贾冬梅,等.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74-75.
[4] 黄伟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6):106,109.
[5] 郑增鑫,黄洁玲,何敏,等.吸入一氧化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14-17.
[6] 王龙,林新宇,王丽娜,等.前列地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1):51-53.
[7] 杨慧,刘俐,吴莹,等.硫酸镁与西地那非联合高频震荡通气用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7):1269-1273.
[8] 黄国盛,廖燕,毕雷,等.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485-487.
[9] 陈一欢,蔡成,龚小慧,等.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2):117-120.
[10] 吕一枝,李志飞,徐军,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51-54.
[11] 陈爱萍,李志飞.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727-728,750.
[12] 黄胜奇,农定猛,吴昔林,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7):141-143.
[13] 闫军,朱兴旺,史源.早产儿无创通气技术的应用进展 [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7,5(3):136-140.
[14] 陈艳华.吸入NO与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PaO2﹑PaCO2及OI指数等指标的影响分析 [J].河北医学,2016,22(4):555-557.
[15] 梁剑,傅万海,孟琼,等.高频振荡通气并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050-2052.
[16] 施永秀,谢基灵.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J].全科护理,2014,7(29):2734-2735.
[17] 孙丽娜.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高频振荡通气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