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入的影响,让教育工作者耳目一新又使他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如何常态常新,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新常态
作者简介:王红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集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3-0105-02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入的影响:学校的硬件设施推陈出新,电子白板、投影仪、教学助手、ppt课件等一系列的软件设施也层出不穷,这彻底地改变了“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局面。高效课堂如雨后春笋般在教育教学的阵地上涌出,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如何避免“昙花一现”而常态常新,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走进高效课堂
从教学表面上看,高效课堂呈现出的是一种教学形态,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将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发、教学控制、情境创设融为一体。但从更深层次来看,高效课堂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教学,突出表现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牵引力和导向作用。但由于学科类别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的学科、怎样的教学内容、怎样的教学对象,都应该集中体现高效,即教师的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出明快、和谐、效益。所谓“明快”,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使学生心理上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兴奋点能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谐”则指教师对氛围的创设,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体现出新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不再是“一言堂”,也不再是“三五只黄鹂”,而是“群起而动之”。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不是“书架”,更不是“图书室”,老师不应一味地充塞、灌输,让“书架”扩为“图书室”,陈列满目琳琅的知识样本,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布满灰尘和蜘蛛网。因此,真正的高效课堂应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二、打造高效課堂
崔岚老师指出: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得再好,课件制作得再优美,老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其中,那就算不上高效课堂。因此,我们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地方,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课堂、感悟课堂。
首先,教师要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语文新课标提出,教学目标要有预设性。教师需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备生成,要让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不是“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的变化,收放适当,就无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达成学习目标。因为放得过松,学生激烈地讨论就成了一盘散沙;如果收得太紧,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要利用扎实过硬的语言、清晰有度的板书和严密紧凑的思维来进行课堂教学。
最后,教师还要有饱满真切的情感。学生是一个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只有情感产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才能有真情的传递,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突破点。
三、走出高效课堂
走上教师岗位这么多年,笔者上了很多次课,也听了很多课,有学校的示范课、学区的公开课、区级的研讨课,同时也观摩了同学科的同课异构课、学习后的移植课、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每次上课、听课后,笔者都进行了反思,但总感觉这些展现出的高效课堂与真正的“高效课堂”有差别。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是教师未找准定位,也不是教学手段不恰当,更不是信息技术运用不好,而是教育近几年转变的速度过快:传统—素质—创新—高效,不断转型,一个浪峰追赶着一个浪峰。在教师还没有完全明白、理解的情况下就去应用实施,很难找准素质教育的突破点是什么?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是什么?翻转课堂的着力点是什么?也就更难捏准高效课堂的脉搏。
这时,就需要我们走出高效课堂,重新审视,找出误区: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展示交流形式化,成为师生预设的表演秀;评议课时将学生板演展示和小组讨论作为课改的突出特征;将ppt多媒体课件作为上课的必要条件;将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将课堂上的所有内容讨论展示,学习没有层次、没有重点……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真正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高效”含义。
四、常态高效课堂
长期以来,常态课与公开课的反差,引起诸多议论。笔者认为,常态课与公开课的反差,问题不是公开课精心“打磨”,而是常态课缺少“打磨”。我们无须否定或降温公开课,而应反思常态课如何适当“打磨”,逐步达到公开课般的高效。
1. 就地取材,合理选用课堂教学资源
公开课,特别是代表着一定级别的公开课,往往准备工作就要花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可想而知,从中筛选出来的教学资源怎么能不优秀?但是,以此要求常态课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严重影响常态教学,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智者,优化材料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具体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根据教学对象和所在区域的特点,因人选材、因地选材、因时选材,为他们“量身定制”针对性强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教学资源中直观体验,获取知识。
2. 三思而行,优化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公开课往往体现执教者这阶段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所以,执教者往往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思前想后、反复推敲,并请“专家会诊”,以期形成一个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常态教学虽不应照搬公开课的做法,但教师也应该深思熟虑地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并加以开发、设计、实施。
公开课的执教者往往展示出娴熟的教学技巧和令人羡慕的教学机智。众所周知,这非一日之功,欲达到这一境界,更需要我们在常态课上从实际出发,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能力,提升素养。对于常规教学来说,教师必须加强课前备课,备好教材,了解学生,充分预设,关注课中的动态生成。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及要素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他们的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决定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才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应功在平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落实高效,推进高效,收获高效。
(编辑: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