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2830万人,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短视频的传播提供可能。智能手机以使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受众碎片化的浅阅读习惯,智能手机填充了用户几乎一切碎片化时间。
国内早期出现的移动短视频应用,内容同质化现象突出,娱乐化倾向明显。于2011年3月份上线的快手,由早期制作、分享GIF的手机应用逐渐转变为强化社交属性并将主要内容改为视频。2012年3月,秒拍上线。除了突出的娱乐化倾向之外,在“现场”分类板块,有一些类似突发事件和社会新闻的内容,但是内容并不多。2014年5月,主打“高颜值手机直播+超火爆原创视频”的美拍上线。这是国内早期出现的短视频应用,均以娱乐化倾向明显,这也是当下大多数移动短视频的问题所在。[2]
2016年10月,众多传媒行业均开始涉及短视频领域。2016年11月3日正式上线的梨视频则是移动短视频应用内容从娱乐转向资讯的典型代表。同时,当下移动短视频娱乐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产生审美疲劳,资讯类短视频应用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1]
以资讯为发展方向的梨视频需要生产更为专业的内容,因此对拍客的专业技能水准有所要求,需要重塑并提高拍客的表达能力。梨视频在分布的省市及直辖市都设置了区域主管,主管在拍客集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们负责联络、整合拍客资源,指导拍客进行内容生产。区域主管对生产内容进行第一次把关,选题通过会有一名专业编辑对拍客视频进行编辑加工并最终上传。
与传统的电视电影艺术相比较,短视频淡化了视觉影像的艺术美感,尤其是以梨视频为代表的资讯化短视频,更加注重让受众在短时间内直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短视频在艺术美感上的解构让其在资讯传播上具有更大优势,但同时也应该注意资讯传播的真实性,最大程度地兼顾视觉艺术与资讯传播的双重功能。
另外,网络短视频也打破了传统视频的完整叙事结构。正真优质的资讯短视频是要在短时间内体现信息的冲突、矛盾,吸引受众的关注。很多短视频利用这一特点,把电视剧、综艺节目、新闻节目中可供包装的片段剪辑出来,作为花絮或是要点提供给受众观看,甚至有些营利性机构借此营销。
以梨视频为代表的资讯化短视频也解构了传统的视频产制专业化的约束,自媒体时代培养了更多的公民记者。例如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遍布各地的社会拍客则更具有优势。对这些短视频的观察视角也从专业视角转向草根视角,丰富了网络短视频不同层面的价值。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的规定,只有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获得出版许可证的新闻机构才具有新闻采编权,而资讯短视频并无新闻采编权。梨视频在之前的报道中便打了擦边球——一则采用卧底方式拍摄童工产业的视频被发布并引起广泛传播,在这一报道中关于卧底拍摄是否合法,是引起争议的关键点。2017年2月4日,北京市相关部门责令梨视频进行全面整改。同一时间,今日头条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资质”,界面的视频作品《川普背后神秘华人助选团长的一天》拿到了全国第一本短视频版本登记证书。市场“牌照”获取的意义不仅在于应对网信办的整改,更是对自身产品内容的维权与保护。
网络短视频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内容丰富、碎片化明显。以资讯化为发展方向的梨视频应该在海量碎片化的视频中选取具有时效性、重要性的素材,以更加专业的视野和制作水准拓宽民生咨询的空间,避免资讯走向内容浅薄化、低俗化的道路。
梨视频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渠道就是短视频内容的版权售卖,作为大部分视频流转平台的社交媒体和其他网络平台,对话题性越强的短视频越感兴趣,而梨视频侧重民生化、娱乐化的资讯内容使其传播价值受限,因此长足发展的渠道之一就是坚持“内容为王”,挖掘并制作出更多极具传播价值的短视频。
我国的网络短视频领域起步较晚,市场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视频质量良莠不齐、娱乐化倾向明显,同质化竞争严重,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还有待探索。梨视频作为资讯化短视频的代表,率先迈开难能可贵的第一步,资讯短视频的发展前景充满未知,但优质内容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1]甘恬,李戈辉.邱兵首谈梨视频:上个世纪的报人,要做下个世纪的产品[J].传媒评论,2016(10).
[2]赵小显.基于社交平台的移动短视频传播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