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是我国新闻建设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友爱、共同繁荣和发展。民族新闻中的民族关系、民族宗教问题、民族政治问题等具有特殊性和敏感性,有特定的采写规律和报道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新闻有一般性新闻具备的新闻专业性,也有其自身特点。民族新闻的学术研究起步晚,底子差,在新闻创作上过分倚重《人民日报》和地方党报关于民族新闻的报道范式,在报道领域上窄小,报道深度浅薄,新闻数量占比较低。做好民族新闻报道不是单纯对少数民族风情和民俗的报道,要把握民族报道的核心和职责,眼界开阔,撸起袖子干。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服务各民族对新闻产品的需求。虽然地方媒体在民族新闻工作上比较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民族新闻报道的重要职责上仍旧定位模糊。民族新闻报道首先要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要重视细节的推敲,避免引发歧义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在突发性民族事件报道中,要时刻体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唱响社会和谐的主旋律。其次要不遗余力的保持民族新闻报道的稳定发展和持久进步,明确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在民族新闻数量占比、民族新闻涉及领域以及民族新闻报道深度等方面设立杠杆。再次,尝试建立民族新闻报道的常态机制保证民族新闻的推进力度,把民族新闻这一理念渗透到边疆、少数民族区域新闻报道的创作理念中去,通过阳光新闻来维护少数民族权益,提升少数民族生活水平,促使各民族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最后,要放宽民族新闻的视野,民族新闻报道同时肩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对外交流等方面。新闻媒体要扮演好联系少数民族地区与疆外地区的联系纽带角色,传递少数民族同胞的合理诉求。
民族新闻报道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新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倾向,但总的来说无外乎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其中包括宗教、习俗等)和历史背景特点,只有把握好这三个核心,才能突出民族新闻的个性,使民族新闻报道名副其实。民族新闻受到新闻专业主义和民族政策的双向约束,这就要求从业者要熟知地区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新闻政策。在新闻的采制和策划上,眼界要高,眼线要低,能够从贴近百姓生活的小入口切入,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宏大主题。在“走转改”新闻文风建设中,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关注驻村干部的工作细节和生活状态,报道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
民族新闻的建设要强调民族特色,不是单纯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特色,而是新时代少数民族的崭新精神面貌。在当前的民族新闻中存在一些弊端,民族新闻偏重地方少数民族风情和民俗的表现,对民族文化的展示固然重要,但民族新闻存在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只是传统节日。另一方面,民族新闻报道的文体和语言个性不突出,与非民族新闻区别不大,除了当事人是少数民族群众之外,其他的无以区别。因而在进行民族新闻的报道时,要重视民族历史,挖掘意义深远的新闻题材,突出民族特色。
民族新闻的从业者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新闻产品的好坏,高素质的新闻记者和编辑是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集中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以新疆为例,幅员辽阔、地广人稀,与周边多个国家接壤,少数民族数量多,民族问题复杂。这就要求民族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的新闻素养,还要具备敏锐的政治觉悟和一定的民族理论知识。民族新闻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升涉及到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建立长久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内地人才到疆内就业。另一方面要实施着实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在岗新闻工作者提供培训机会,使他们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民族新闻工作的水平,适应民族新闻工作的要求。此外,要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待遇,提升职业自豪感。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要坚决屏弃那种说教、介绍、灌输性质的采编、报道观念,要注重采取具有亲和力的报道方式。在民族新闻的传播中,使用与受众具有相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语言符号,能更好地实现预想目标。
[1]张媛.官方媒体中的少数民族形象建构——基于《人民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1979-2010)[J].国际新闻界,2013(08).
[2]蔡雯,李勤.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对五家民族自治区党报的抽样分析[J].当代传播,2004(03).
[3]何光华.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策略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7(04).
[4]郑保卫,李文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