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迈入新时代的中国开启新的征程,2018年的“全国两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值此重要历史时刻,云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会前策划充分完整,会期报道亮点频现,会后报道深入持续。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边疆省份。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有傣、傈僳、景颇、哈尼、拉祜、佤等13个少数民族跨国境线而居,与邻国同一民族语言相通,交往频繁。因此,1950年云南台建台之初,便大力发展民族语广播。根据不同民族的发展水平、人口、语言以及对外影响能力等因素,云南台采用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傈僳语、景颇语、拉祜语5种民族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对象化广播。60多年来,民族语广播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保持着影响力和传播力,有效的弥补了众多少数民族群众不通汉语汉字导致新闻广播无法有效传播的不足。截至2017年,云南仍有大约600万的少数民族群众不懂汉语和汉字。要新时代“两会”的声音传播好,使少数民族群众能听懂、能理解,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播是关键。因此,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台新闻广播和民族广播联动进行新闻报道,民族广播5种少数民族语言新闻节目中,开设“来自全国两会的报道”专栏,每天及时翻译播出全国“两会”消息。
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媒介接触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查显示50岁以下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更倾向网络新媒体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信息。民族广播提出“建设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全媒体传播中心”的构想,拓展传播渠道,推进融合发展。民族语广播节目在蜻蜓FM、喜马拉雅FM、酷FM、优听Radio等移动客户端在线和回放收听。用多语种采编、译制群众的音频、视频、图文等内容在“云南民族广播”“景颇网”“拉祜雅”“傈僳傈瓦”“傣泐金湾”和“相丽勐傣”6个微信公众平台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2018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民族广播6个微信公众平台同发力,把新闻广播、云南卫视《云南新闻联播》播出的节目,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的相关报道,用5种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制作后推送,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如翻译播出的“家乡不再遥远”,讲述了拉祜族全国政协委会何春讲把边疆人民心声和期盼带到“两会”以及国家倾力帮扶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履职故事。
用民族语言文字让全国“两会”声音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传播,不仅可以通过“两会”这一重大的媒介事件来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能够有效的对国外语言相通的民族进行传播,了解新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对外宣传上起到重要作用。
融媒体时代各媒介的边界被打破,无论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多维度、立体化、创新性融媒体报道已经成为“两会”报道的主流形式。美国媒介研究学者保罗·莱文森说:“几种媒介可以合作,以求贴近前技术环境,从而存活下来,媒介进化似乎有汇聚的趋势,合作的媒介各自履行延伸和复制的任务①”,因此,在开拓融媒体报道空间的同时,云南台广播传媒以新闻广播为主要平台,开辟多个专题专题,全天候、多角度、快节奏的报道“两会”,充分发挥出广播的特色,力争既有全国视野又不失地方特色。以早间品牌新闻栏目《云广早新闻》为主阵地,以程序性报道、代表通道云南声音、代表委员履职报道等为重点,并深入追踪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度报道和解读。在全天《云广新闻》的节目中,以北京报道组直播连线为主,及时动态地呈现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是全国政治生活的大事,是各级媒体重要的政治宣传任务,但其重要性和意义早已超越议程和报道框架本身,媒体既是报道者,也是参与者。“作为零距离接触、报道两会的主体,媒体的“两会际遇”及“两会视角”,给人们感知民主提供了一面真实镜子。这里的“记者”可以视同为“媒介””②,媒体有责任向公众带来思想性、时代性和生动性相结合的新闻报道,让民主、民生、民意,统一在“两会”报道中,新闻广播前方报道组及后方采编播团队通力配合,在程序性报道之外,围绕会议重点、民生热点和云南特点进行拓展延伸,让基层代表委员唱主角,传递云南声音、突出云南实践、展现云南活力。郭大进代表拿着昭通苹果亮相“代表通道”时的《为昭通“金苹果”打call》、普米族委员茸芭莘那亮相“委员通道”时的《用歌声呼吁民族文化保护》、朱有勇代表拿着土豆亮相“代表通道”,回答媒体关于科技扶贫的提问时的《论文写在大地上》、彝绣传承人罗珺代表希望用针线改变山区少数民族妇女人生的故事的《用绣花针改变人生》等特写有现场、有故事、有反响,态度鲜明、表达有力,让具有云南特色的全国“两会”报道呈现在听众的面前。《云南省全国人大代表团启程赴京 少数民族代表占半数以上》《云南省委书记陈豪:补短板抓特色 建全国最美丽的乡村》《阮成发:今年要做到不让一滴污水直接进入洱海》《代表委员献计献策 助力云南脱贫攻坚》等具有云南特色的“两会”报道也得以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乡村之声等国家级平台发出。
此外,今年“两会”期间,需要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等。作为直接参与者,媒体需要用新闻报道形成正向激励。公众的关注和参与是“两会”民主的体现,不仅需要报道代表委员的声音,更需要让基层群众的声音,针对上述一系列改革调整,新闻广播及时派出力量,深入企业、农村、学校、机关等采访不同行业、不同民族、不同岗位的普通人,让群众的声音亮起来,会内会外的呼应,将公众的观点纳入到“两会”新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环节之中,打通了公众表达的渠道,无疑是对“集体智慧”的直接宣扬。
如前文所述,融合传播已经成为“两会”报道的趋势和实践。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视频、H5、可视化等融媒产品取得非常不错的反响和传播效果。但目前来看,我国的媒介融合还处在生产和传播方式上改变的阶段,真正深度融合还处于尝试之中,特别是对于省级广播媒体平台来说,深度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更多的选择是将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等符号语言融合使用,吸引注意力,让受众既可以“阅读”,也可以“收听”或“收看”。更为重要作用在于弥补广播传播的劣势,拓展“两会”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升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因此,2018年全国“两会”在融媒体传播上,云南台广播传媒着力内容,更多精力在挖掘新意和亮点,并开辟“两会好声音”版块,将代表委员的精彩声音提炼出来,进行精加工,制作成3至5分钟短音频,投放到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融媒体平台,云南新闻广播、云南民族广播及旗下5个民族语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每天推送发布云南新闻广播“聚焦全国两会”专栏新闻报道。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和国内传媒行业大数据监测与专业研究机构泽传媒共同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广播电视移动传播总榜》,云南广播荣获“2018全国两会省级广播移动传播十佳”,在18期传播日榜中,云南广播有17次进入10强,3次入围前三,1次夺冠。
“两会”是个考场,检验的是媒体在内容、平台、渠道等各个方面全方位能力。总体上看,云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在策划周密有序、前后配合密切、报道亮点频现、传播效果凸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我们去思考在传统广播传播形式的改变下,如何挖掘放大自身不同于其他媒介形态的优势,在深度和可传播性等方面有新的探索,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是广播在“两会”报道中传播中,需要去回答的关键问题。
但做好“两会”新闻不仅仅是在传播形式上有新的突破,更需要去深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所在的社会。不少人对近年来的“两会”的报道提出了批评。比如“新颖的表达形式,有利于信息内容的传播,但永远是服务于信息内容和思想价值传播,形式一旦大于内容,就成了本末倒置”③;“两会通过媒体传达民声民意的报道显的黯然失色,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娱乐调侃、标题党的出现,标题上的名人趣味和戏剧娱乐性就已经给两会报道增添了轻飘和浮躁。媒体对于符号的关注,远远超过对两会议题本身的关注”④。
在“两会”中,媒体不仅是“报道者”,也是参与者。不仅是公众获取“两会”新闻的途径,更能影响到公众对“两会”的认识和评价。进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去理解“两会”的职能,理解媒介和政治传播的关系。代表委员们肩负着关乎国计民生的使命和责任,履职意识在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在不断提高,许多议案提案信息量和新闻点非常多,也更考验媒体及媒体工作者的责任感和新闻素养,需要我们带着责任感、带着民意,才能准确及时做好“两会”报道,有效持续引导公众舆论,也才能展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进程。
注释:
①[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②贺蕾:《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③李义翠,两会新闻传播拼形式创意更应比思想价值,中国江苏网,http://review.jschina.com.cn/suwangyuanchuang/201803/t20180307_1452767.shtml
④王孟盈,由两会报道“泛娱乐化现象引发的思考”,《金田》,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