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政策、受众需求、媒介现状、创新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生了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井喷式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利用现代多元的大众传播媒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同时,随着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接档而生,相关“综N代”节目进入疲软期,节目形式单一、传播媒介局限、受众严重流失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保持节目活力、克服观众审美疲劳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收视率达1.27%,冲入同时段上星排名第1位。截至4月8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全网收视次数超2.57亿次,是第二季的3.9倍,收视人数达1.58亿人,是第二季的3倍。央视网海外社交平台账号总浏览量超过936万次,独立浏览用户超670.3万。《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在保持节目宗旨的基础上,在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多种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传播力。因此,本文将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节目为例,探究传统文化类节目应如何不断创新,增加传播力。
《中国诗词大会》在赛制上,对传统竞技答题类节目的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参赛选手分为擂主、攻擂选手与百人团。每场比赛有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单人追逐赛中,选手轮流上台与百人团同答10道题目,选手每题得分以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计算。最后累积得分最多者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中与擂主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第二季节目中增设了“飞花令”环节,每场比赛设一个关键字,由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第三季节目设有“诗词接龙”“超级飞花令”环节。
《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都是节目组广泛征选,从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出的诗词达人。而主持人董卿和4位点评嘉宾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更是具备极深厚古诗词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
同时,《中国诗词大会》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舞台布景、灯光、背景音乐中,这些都增添了其内容表达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节目演播室采用水舞台。节目中,背景屏幕根据题目内容播放具有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字画形象。节目灯光以蓝色为主,又分为冷暖两种色调,在不同的环节中加以配合。节目配乐则多多使用我国古典民族器乐,运用传统民族调式。
2018年3月23日 至4月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十期节目已全部播放完毕。相比前两季,第三季在承袭“人生自有诗意”这一主题、保留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在节目赛制、灯光舞美、传播推广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
作为节目的核心内容,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选取的诗词上至诗经,下至毛泽东诗词,鲁迅所创作的古体诗词也首次纳入至题库范围。诗词选取范围扩大的同时,节目组还邀请了十位非遗传承人拍摄视频短片,用手中的木雕、剪纸、糖画等传统技艺为选手出题,将诗词与其他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丰富了节目的视觉呈现,也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令人耳目一新。
“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作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全新玩法,要求选手实现诗词的无缝对接。这大大缩短了竞技环节的时间,增加了竞技难度和紧张激烈程度,使选手和观众都绷紧了神经,有效的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个人答题数量的缩减,抢擂赛分量的加重,让节目的时长分配更加合理,减轻了单元重复带来的审美疲劳,整体的节奏感和流畅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新赛季的百人团被分成少年团、青年团、百行团、家庭团四类,兼顾了不同年龄及水平的选手。赛制更公平的同时,也使得节目能够尽量接触到社会各层人民,扩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根据选手成绩,在百人团赛场之外,节目还开辟了由40人预备团组成的第二赛场。每场比赛中,两个赛场同时答题,百人团答题成绩末位的4位选手降级场外预备团,预备团答题成绩排名前4的选手则晋级补位。百人团不再是“铁饭碗”,危机感让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放水”意味着自己的位置可能被别人取代,淘汰机制无疑又增加了节目看点。
第三季节目注重强化互动,利用在线包装技术和录播节目播出实时互动技术实现观众手机端同步节目答题,并且可以实时反馈观众的互动情况,尽力做到全民答题,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同时增设直播窗口,实时反馈全国观众参与的互动情况。同时继续开设微博、微信等客户端推送节目内容,与受众进行线上互动。
为了深度开发诗词资源、讲好诗词故事,第三季节目组还特别制作了十集伴随式纪录片《诗词来了》,每集选取选手团中若干位特色选手,不仅记录他们参加节目录制的全过程,摄制组还跟随他们回到家乡,记录他们的诗意生活。同时纪录片还记录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台前幕后的精彩花絮。这类伴随式纪录片使得录制时间、场地的限制被打破,节目相关内容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向外传播。
主舞台背景根据不同的诗词内容,呈现出不同的水墨画,更好地渲染节目的意境。整体的舞台设计是一个立体的、多空间的四维影像设计,并随着节目的发展进行不同的组合、变化,展现一个真实流动的环境。整个舞台以LED大屏幕作为主体,舞美设计浑然一体、疏密得当,创造了一个重在凸显诗词内容和文化内涵的诗意空间,与《中国诗词大会》的主题相契合。在场景构建上以大气的中国元素为底色,以简洁立体的舞台布置为轮廓,不仅凸显了节目的主题,还有效地减少观众的视觉疲劳感。
在两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前后,电视节目中也有很多“现象级”传统文化类综艺涌现,它们都有独特的闪光之处,值得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借鉴。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浸入式娱乐与地域全覆盖式参与使得它能够迅速被大众所接受并广泛被传播。这档节目采用人们最熟悉的“听写”模式,平民化零门槛的竞赛参与,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自己也参与其中,在受众自我娱乐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播。《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是在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代表队中进行选手选拔,地域的全覆盖使得选手所在当地的观众热情高涨,极大调动了各地观众的积极性及节目的持续关注度。
《中国成语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对传统优秀文化传播有巨大推动力的电视栏目。节目参与人员的独特构成成为其一大亮点。节目参赛选手主要是由高校大学生和青年、网络文学作家两部分群体组成。大学生经过层层筛选,实力强硬;青年、网络文学作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创作经验,且自带“粉丝”群体。两种不同类型的参赛选手,风格迥异,性格气质各有千秋,这使得节目更具戏剧性和趣味性,人物特性更为鲜明突出,利于打造“网红”从而带动节目的推广,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的《国家宝藏》迅速成为去年的“爆款热词”,至今仍被大众津津乐道。节目中值得借鉴的一点便是其极具人文情怀的故事叙述模式,节目对于对国宝故事的叙述,创新采用了“虚实相生——前世今生”的模式。前世传说以明星演绎再现的方式,拉近观众与国宝的距离,使人们意识中的国宝从二维变为三维,让国宝“活”起来了;今生故事,以文物守护人、传承人的伟大精神为内核,向受众展现国人匠心精神及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他们的故事更是让国宝从“冰冷”变为“火热”,让国宝“暖”起来了。这一活一暖也是正传统文化在如今传播的灵魂所在。
在当今综艺节目井喷式发展的状况下,《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首档原创文化类节目,以强大的亲和力和文化魅力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第三季节目延续前两季的口碑与品质,同时力求创新,获得2.5亿次的视频播放量,在众多综艺中成功突围,并受到一致好评。传统文化类节目如何保持受众欢迎度,从而在新型媒介环境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在内容上,不断优化传统文化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形式,融合多种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流行文化,增强吸引力。在节目制作上,不断完善节目赛制,丰富节目的展现形式,运用逼真生动的舞美,吸引观众眼球。在传播方式上,利用当下丰富的媒介平台,全方位、多形式地进行宣传,增强节目的影响范围。
[1]综艺.五大升级亮点《中国诗词大会赋诗归来[DB].http://www.sohu.com/a/226 162240_247520.
[2]周笑充,钟声.浅析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策略——以《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8(07):261.
[3]秦伟光.大众传播视野下的文化传播新路径——以《中国成语大会》为例[N].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