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路
(山东麦斯美尔建材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800)
在当今社会中,商品混凝土已普遍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由于各地经济状况不同,建筑业发展态势亦不相同。在有些地方,甚至一个小县城就存在着十多家搅拌站,且大部门地区混凝土市场都是需方(施工单位)在起主导作用,正因为需方与供方(混凝土生产单位)是两个不同的分割单位,所以在混凝土的供应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施工方即推给混凝土供应方,时间长了,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只要是混凝土到现场后,施工性稍有不好,就打电话通知混凝土企业,要么退货,要么受到莫名的一顿批评。施工工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将水管插到混凝土搅拌车里,随意加水,而施工方技术人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孰不知混凝土的施工性对于不同的楼层、不同的部位都有一定的标准要求,不是说坍落度大了就好,对于施工方的施工设备、车载泵、地泵压力、操作手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此随意加水又怎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呢?所以混凝土的质量保证不仅仅是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责任,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也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依据 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JGJ/T 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以及 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笔者特针对C60 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制定工程施工与养护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方案,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得以应用,做到供需双方结合,共同保证混凝土质量。
为了能更好地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更多的是保护好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权益,以防在混凝土出现质量事故时,施工单位一古脑儿的将责任推给商品混凝土企业,建议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签订商混供应合同时,最好也附带着一份施工技术方案,交于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前的沟通工作,并能让对方认可且签署,对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肆意加水、等待时间过长、振捣不合理、养护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能为混凝土生产企业规避一定的风险,当然也是为了双方能有效的共同保障混凝土质量。
(1)模板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查看应无碎屑、污物、拼接严丝合缝、预埋件位置正确。施工前应洒水湿润降低表面温度,但模板内不得有存水,模板支撑必须牢固,防止浇筑的混凝土沉降或受震开裂。
(2)对于路面混凝土施工前,要先查看路基是否压实,基层是否干燥;如过分干燥,可洒水湿润,但不宜过多,以免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质量造成影响;洒水不足、地基干燥,混凝土浇筑完后,易产生干燥收缩裂缝、路面破损等情况。
(3)若在夏季施工,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对有控温要求的工程部位,宜安排在夜间浇筑。
(1)工程施工前,严禁润泵砂浆浇筑到墙、柱、梁等部位;用润泵剂的不可将水打到混凝土运输车内循环,以免造成混凝土水胶比过大产生离析。
(2)混凝土罐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卸料前应高速旋转 20~30s,搅拌均匀后方可卸料。
(3)墙、柱施工时,应分层浇筑,每层高度以混凝土不发生离析为准,一般每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500mm。
(4)梁、板和墙、柱同时浇筑时,先浇墙、柱等竖向结构,再浇梁,最后浇板。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性,防止产生施工冷缝。
混凝土浇筑布料要分散均匀,并用工具将混凝土刮平,浇筑后应充分振捣,振捣时,必须将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 50mm 左右,以便于形成整体;严禁将振捣棒长时间放于同一部位,以通过振动的方式赶料。应采取“快插慢拔”梅花式的振捣,振捣棒的插入点与点之间应相距 400mm 左右,做到不过振、不漏振。
无论是路面混凝土还是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国家规范标准中都有一定的要求,应在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坍落度,严禁现场向混凝土中随意以加水的方式来改变坍落度,造成质量降低;一般路面混凝土施工性坍落度控制在 60~90mm 为宜;泵送混凝土 C60 以下对于 50m 以下的建筑物以 100~140mm 为宜;100m 及以下的建筑物以 150~180mm 为宜。
对于板面、路面混凝土的施工最好在初凝前进行第一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抹压,这样会有效防止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遇有高温大风天气,应注意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情况,必要时进行喷雾补水)不得在抹压时通过洒水的方式来提浆,如有需要可用喷雾的形式进行。
(1)板面或路面工程施工振平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一边抹一边盖;覆盖时如果发现出现裂纹,可进行二次振捣来消除裂缝,如遇大风天气,一定要时刻注意混凝土表面失水情况,必要时进行喷雾补水,必须要保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并不少于 7 天,掺抗渗剂的不少于 14 天,宜在混凝土初凝后能经住手指轻压时即可进行表面喷洒湿水养护,终凝后浇水养护。
(2)墙体浇筑后,等到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1~3 天)后,应及时松动两侧模板离缝约 3~5mm,对墙体进行喷淋养护;养护水温与墙体表面温度不宜超过 20℃,以免造成混凝土温度收缩过大,产生裂缝;墙体模板拆除后,应在墙的两侧贴薄膜,或喷养护剂养护(当前市场下,养护剂质量参差不齐,应选用质量可靠的,否则不仅起不到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另外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一定强度前,不准在混凝土表面堆放物料或支模,过早荷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承重而开裂等质量问题;地下室的外墙施工完成后,宜尽早进行回填。
(3)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浇完后,应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同时采取一定的保温防护措施,以免降温过快,产生裂缝。
依据 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一般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低于 5℃ 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高于 5℃ 即解除冬期施工;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质量有明显的滞后性,等到发现问题也在开春后或更长时期才能显现出来,是工程质量事故多发的季节。因此,为保证混凝土冬期施工的质量,不仅商混站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而且在工程施工与养护中更应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双方共同保证冬期混凝土的质量。
现就工地冬期施工与养护提供以下几条措施:
1)冬期施工,施工方尽量将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定在气温稍高的白天,避开大风天气,无特殊情况,不宜夜间浇筑;双方在浇筑前应加强联络、沟通,紧密配合,使混凝土罐车能快速到达现场,保证混凝土的供应连续性,且不压车;到达现场后严禁随意向罐车内加水,如确实需要增加坍落度,可由混凝土生产技术人员添加外加剂来进行调配,且在施工现场车辆自混凝土出机至浇筑完不宜超过 1.5h,以免长时间等待造成热损失过快,影响混凝土强度。
2)混凝土浇筑前,先查看模板和钢筋上是否有冰雪和污物,如有应先予以清除,并检查模板的牢固性,以免造成涨模、下沉等。
3)泵送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对输送泵管进行保温措施,或在施工前用热水循环泵管,以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 左右,尽量减少热损失。
4)混凝土浇筑到施工部位时,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要求,根据工程部位,合理振捣,避免漏振、过振、欠振;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路面或板面必须及时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毛毡、一层草席的方法,进行保温覆盖;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养护时,不得浇水;在易受冻害的墙、柱、楼梯等部位加强保温措施,可通过封闭楼梯口,在墙、柱周围做挡风、防护、生炉子或设暖棚的方法,来有效保证混凝土浇筑部位的防风保温失水要求。
5)对于墙、柱等结构,应制定专项保温保湿措施,为提高其早期强度,宜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如大于 20℃ 时,应继续采用保温的方法进行养护;要确保混凝土早期不受冻害,后期不会出现收缩裂缝。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并不是施工方或混凝土供应方单方面的责任,双方都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互相配合,及时沟通,才能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从而最小的规避工程质量风险,做到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