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山 康 茜 黄潇潇 刘 培
(1.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妒忌、傲慢、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被列为人性的七宗罪,反映了人类最原始本能的欲求。其中,妒忌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其实际的发生频率比我们意识上愿意承认的要高得多。并且,妒忌的发生具有文化层面的普遍性。[1]然而,妒忌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情绪,且经常与其他高级情绪相混淆。因此,妒忌经历了一段多种定义并存的过程。[1,2]不过,随着研究的积累和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接受了Smith和Kim[3]的观点——妒忌是指与他人或群体比较,当比较对象拥有个体期望得到而又缺乏的东西时,个体所产生的自卑、敌意和怨恨等情绪的混合。这是迄今为止,对妒忌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关成分阐述最为完整的一个定义。
过去几十年中,研究者已经从妒忌者的角度出发对妒忌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系统地揭示了妒忌的概念及其本质,妒忌的产生条件、妒忌的分类和妒忌的广泛效应等等。[3]然而,妒忌是一种社会情绪。妒忌情境是由妒忌者、妒忌物和被妒忌者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相关情境中,被妒忌者作为妒忌的对象,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考察妒忌情境中被妒忌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是全面理解妒忌这一社会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已经将研究的视角转向被妒忌者心理特征。[4,5]基于该发展动态,本文以威胁性上行比较对象敏感性(Sensitivity to being the Target of a Threatening Upward Comparison,STTUC)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情绪事件理论(Affective Events Theory,AET)以及妒忌感知的相关实证研究为基础,系统地对被妒忌者情绪反应的特征、作用机制以及相应行为效应进行了梳理,以期促进其在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发展。
被妒忌者的情绪反应及其相应的行为表现是目前相关领域中受关注最多的一个话题,也是深入理解被妒忌者心理行为效应的一个起点。大量研究显示,在妒忌情境中,被妒忌者既会产生积极情绪反应,也会产生消极情绪反应。[4]这一矛盾结果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关于消极情绪反应,STTUC理论成了用于解释被妒忌者情绪反应的热门理论之一。[5]STTUC理论认为,妒忌产生于上行比较[3],被妒忌者是妒忌者上行比较的对象。该理论提出优势者产生消极情绪的条件包括:知觉到自己是上行比较的对象、相信对方感受到了上行比较的威胁以及在意对方的消极反应。当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时,个体会体验到不安、担忧与懊恼等消极情绪。此外,该理论还涉及了影响消极情绪强度的因素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其中,影响优势者消极情绪反应强度的因素包括关系距离和社会文化特征。针对消极情绪,个体为了提高自身社会适应性,会倾向于谦虚地自我呈现、故意失败和自我贬低。
相对而言,社会比较理论对被妒忌者的情绪反应则给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该理论认为被妒忌者会因目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如果被妒忌者看重个人目标,关注的是自我评价的提高,则被妒忌者会产生积极情绪[4];如果被妒忌者看重人际目标,关注的是归属感的满足,那么被妒忌者会产生消极情绪。[6,7]然而,社会比较理论应用在该领域中仍存在两个明显局限:首先,该理论并没有涉及被妒忌者情绪反应的调节变量。针对这一局限,研究者们关于妒忌感知的实证研究可对此进行部分补充和完善。如相关研究表明,人格、妒忌物性质和文化等因素对被妒忌者情绪反应的类型和强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4,8,9]其次,社会比较理论也没有涉及被妒忌者情绪反应后的行为表现。而根据情感事件理论,个体的情感性反应,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10]所以,被妒忌者在产生不同类型的情绪后,必定会出现不同的行为。
图1 被妒忌者情绪反应的综合心理过程
结合STTUC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情感事件理论和相关领域研究,我们将被妒忌者的情绪特征及其行为效应进行总结和概括,得到图1所示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被妒忌者产生情绪反应的首要条件是感知到被妒忌。个体判断是否遭受到被妒忌的线索主要来自妒忌者的行为、语言和肢体三个方面。感知到被妒忌之后,被妒忌者产生的具体情绪取决于其动机倾向。如果重视个人自尊的提高,被妒忌者会出现积极情绪,如高兴、自豪、满足和感激等。反之,如果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被妒忌者则更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如不安、压力,沮丧和内疚等。此外,被妒忌者的情绪反应还会受到其他变量的调节:看重人际目标被妒忌者的情绪反应受到其自恋倾向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的调节;而看重个人目标被妒忌者的情绪主要受妒忌物性质、被妒忌者的社会性依赖及其文化特征影响。随后,伴随着情绪变化,被妒忌者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积极情绪的被妒忌者倾向于炫耀成就,满意度也会提高。而产生消极情绪的被妒忌者则更愿意采取一定策略来维持人际关系,如提供帮助、故意表现得更差、否认成就价值和分享等。在随后部分,我们将对图1的理论框架展开详细讨论。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在被妒忌者感知到被妒忌时,妒忌才会对其产生影响,此时研究被妒忌的心理行为效应才有现实意义。那么,妒忌者表现出的哪些线索,能够促进被妒忌者对妒忌的感知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系统了解一下妒忌者的典型表现。大量研究发现,妒忌者会通过对被妒忌者的敌意行为来表达妒忌。[3]Habimana等[11]认为这些敌意行为主要表现在:试图破坏被妒忌者未来的成就、对被妒忌者有攻击倾向、毁谤被妒忌者、疏远被妒忌者等。相似地,Parrott等[12]发现妒忌者表现出的敌意、疏离和冷淡,以及说出的讽刺挑剔性的言论往往会促进个体对遭遇妒忌的感知。
基于妒忌者的典型表现,被妒忌者也正是通过这些线索来判断是否遭到了妒忌。Silver和Sabini[13]曾给被试播放一段优势者与劣势者进行交流的视频录像,发现当处于劣势的一方贬低、毁谤优势一方的成功时,观看视频的被试报告感知到了妒忌。这表明个体通过语言和表情对妒忌行为进行了判断。Rodriguez Mosquera等[14]采用情绪叙述的方法,较为完整地概括了判断被妒忌的标志。他们让被试报告知觉到自己被妒忌的情景,同时回答“哪些说的和做的方面可以表明他人是妒忌你的”。研究者通过编码和内容分析,发现个体会从来自于行为、语言和肢体三个方面线索来判断是否遭遇到了被妒忌:行为上变得不友好、交流的方式出现明显的改变、说话更加刻薄、手势和面部表情不自然(如脸色不好)等都是个体判断遭遇到妒忌的主要依据。
总之,妒忌者会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等形式清晰地表达出妒忌,而被妒忌者也会根据相应的线索来判断是否遭到他人的妒忌。
情感事件理论指出,个体经历的种种事件,都将引发个体情感性反应,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态度及行为。[10]基于该理论,个体对被妒忌的感知势将引起某种特定类型的情绪,且被妒忌者产生的情绪类型对其随后的行为表现有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在妒忌情境中,被妒忌者既可能表现出积极情绪,也可能表现出消极情绪。[14]那么,被妒忌者这样矛盾的情绪表现该如何理解呢?研究者从社会比较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被妒忌者在遭遇妒忌时所表现出的矛盾情绪。
Festinger[15]的社会比较理论强调了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竞争性,并认为个体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并确认自己的观点、能力和地位。在比较中,处于优势的个体会感知到自己较高的社会地位,进而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并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如高兴和放松等。[16]同样的道理,由于被妒忌者处在社会比较中的优势地位,则其会因为地位和自尊的提高而产生积极情绪。同时,妒忌产生的本身就意味着妒忌者进行了上行比较。那么,对于被妒忌者来说,感知到被妒忌就意味着自己比他人拥有更好的东西——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工作,也可能是更健康的身体,这就又形成了下行比较的基础。以往研究证实,在社会比较中,人们往往出于利己主义的目的,更希望通过下行比较获得自我提升和积极的自我评价。[17]所以,他人的妒忌,能够使被妒忌者确认自身的价值和提升自尊,进而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在获得积极自我评价后,被妒忌者便会产生自豪、高兴、满足和感激等积极的情绪反应。[4]也就是说,如果被妒忌者关注的是提升自尊,则其会产生积极情绪。
也有研究发现,在进行下行比较时,并不意味着个体一定能获得高自尊并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有时个体反而会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情绪。在一些情境中,知觉到处于“更高的平台”,个体不但不会体验到积极情绪,反而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沮丧。[18]很显然,这并没有支持社会比较理论对被妒忌者情绪体验的预测。同时这也表明,传统的社会比较理论对于完整地理解被妒忌者的情绪体验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鉴于此,研究者将个体对人际关系维持和归属感的需求与社会比较整合在一起,深入地揭示了被妒忌者的情绪反应及其心理行为特征。[19]
归属感是个体与他人建立起联系的基本需求,是人类主要的追求动机之一。[20]研究者认为,在下行比较时,除了希望提高自我评价外,人们也渴望拥有和谐的社交关系以及获得一定的归属感。然而,地位上的差距,会使优势者产生距离感和分离感进而对归属感的需求产生强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优势者不但不会有积极情绪体验,反而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或情感。再者,妒忌是在上行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包含着敌意的消极情绪,会引起妒忌者的厌恶和敌意行为[21],进而威胁到妒忌双方的和谐关系。如果被妒忌者看重的是人际关系的维持,则其不会产生自我提升的积极情绪体验,而是会感到不安、压力[6],以及紧张和沮丧等负面情绪。[7]此外,妒忌往往与自卑联系在一起,妒忌者会因为被妒忌者的优势而感到沮丧。由于妒忌者和被妒忌者通常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被妒忌者很可能由于不能保护亲密朋友(或亲人等熟悉的他人)的自尊而感到内疚。[22]因此,被妒忌者在一定情境中也会产生某些消极情绪。
总之,在妒忌情境中,被妒忌者产生何种情绪反应,关键在于被妒忌者的动机取向,即被妒忌者是以获得个人优越感为目的还是以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为目的:当以获得个人优越感为主要目标时,妒忌会提升被妒忌者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当以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为目标时,被妒忌者则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反应。
诚如前所述,被妒忌者在获得个人优越感和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两种不同目标的作用下一般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然而,在妒忌情境中,是不是个人目标和人际目标就一定分别对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呢?同一种动机或目标在不同情境中所引发的同类情绪的程度是否会相同呢?相关实证研究显示,被妒忌者在权衡了获得个人优越感目标和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目标的重要性后,其情绪反应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格是影响被妒忌者积极情绪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自恋是这个领域中关注最多的一个变量。自恋是一种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人格结构,是个体对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专注和沉迷,也是一种对于自身重要性和优越性的夸大感觉,并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特殊权利和待遇。[23]这些特征决定具有自恋人格倾向的人会在被妒忌的情况下,更可能表现出积极情绪。
通常情况下,高自恋者会寻求炫耀自己技能和被他人羡慕的机会。[24]因此,高自恋者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是优秀者,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在人际交往中,高自恋者希望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尽量完美,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赢得尊敬和钦佩。所以,高自恋者更愿意成为他人上行比较的对象。在感知到被妒忌之后,自恋倾向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积极情绪。以往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Bogart,Benotsch和Pavlovic[8]运用日记法,要求98名参与者在3天的时间里报告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和注意到的社会比较及其相应的情绪体验。结果显示,在下行比较中,被妒忌者所报告体验到的情绪受自恋水平调节。在自恋型人格测验中获得的分数越高,即自恋水平越高,个体在感知到被妒忌后越倾向于产生积极情绪,且情绪反应更强烈。
社交性依赖这一概念源于对抑郁认知疗法的临床研究,是指在社交情境中,个体过度关注于如何取悦他人、获得认可以及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人格倾向。[25]
社交性依赖可以调节被妒忌者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研究发现,高社交性依赖的个体对涉及人际关系不和谐、矛盾和疏离的情景高度敏感。在经历人际关系冲突和与重要他人将要分离时,高社交性依赖的个体会更多地体验到沮丧等消极情绪。[26]同时,地位上的优越也会使个体感受到更多地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27]因此,高社交性依赖的个体在感知到被妒忌的情况下,会由于在意人际关系而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反应。系列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交性依赖能够强有力地预测个体被妒忌时的沮丧。[4]另外,不管是在实验室情境中完成任务,还是在想象的考试情景中,高社交性依赖都能预测优秀者担忧和沮丧的水平。[28]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垂涎于他人的拥有物,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妒忌情绪产生过程中,人们渴望得到的东西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妒忌物通常包括学习成绩、外貌体型、社交能力、工作业绩、社会地位、健康等。[11]这些妒忌物的“零—总”性质对被妒忌者的消极情绪反应也有重要的影响。
妒忌物的零—总性质是指当一个人拥有某事物时,另一个人则不能同时拥有,即双方的拥有是有与没有的区别。[29]例如,当两个人竞争同一份工作时,其结果只能是一个人获得,而另一个人没有获得。如果妒忌物只是在程度上的差别,那么就不是零—总性质的。例如,成绩、财富或者受欢迎程度等就不具有零—总性质。由此可见,如果引发妒忌的事物具有零—总性质,就意味着被妒忌者完全拥有引起妒忌的事物,则妒忌双方之间的竞争性更强,被妒忌者会更容易感知到妒忌。研究表明,相信在工作中竞争结果是非赢即输(如,我赢了,那么别人一定会输)的员工,更容易感知到遭遇到了妒忌。[29]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测,如果妒忌物具有零—总的性质,被妒忌者不可避免地会认为他人将垂涎其拥有物,并对其怀有敌意,进而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研究也发现,强调零—总结果的奖励系统会增加成员间的竞争性。优秀的员工更容易报告产生了负面情绪。[30]相似地,如果认为成功是零—总性质,即自己的成功就意味着他人的失败和一无所获,则被妒忌者更倾向于体验到消极情绪。[12]总的来说,当妒忌物具有零—总性质时,被妒忌者会倾向于产生消极情绪。
社会文化既影响被妒忌者的积极情绪反应,也能调节被妒忌者的消极情绪反应。[27]众所周知,文化具有多面性,其中“个体—集体”是最常见的一个维度。[31]个体主义文化强调自主性、个性化以及个人目标需求高于集体,并鼓励个人成就的获得。因此,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会将成就的获得看作是积极的。当遭遇妒忌时个体也更容易产生积极情绪。另一方面,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的需求和集体目标高于个人以及个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相依赖。[32]一般来说,妒忌者的疏离和拒绝,会影响人们之间和谐的社交关系。由于对维持和谐社交关系的强调,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的拒绝对个体具有一定的威胁性[33],集体主义文化中的被妒忌者将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这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Rodriguez Mosquera等[14]采用组间设计,在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群体和集体主义文化群体中对被妒忌者的情绪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首先让被试阅读能够引起被妒忌感知的故事——被试比他人有更好的学业成就或者有更好的生活条件。随后要求被试报告感受到自豪或内疚的程度。结果显示集体主义文化的被试比个体主义文化的被试感受到了更多的消极情绪。此外,更有来自组织行为学中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即来自集体主义文化国家的员工在感知到被妒忌后,更容易体验到强烈的沮丧情绪。[9]
根据情感事件理论,不同的情绪反应类型将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10]其中,积极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存在“feel good,do good”现象,即积极情绪与好的行为(如友善和帮助等亲社会行为)有密切联系。然而,被妒忌者的积极情绪一般是在社会比较且看重个人目标的情况下产生,其行为表现与一般积极情绪行为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与被妒忌者积极情绪相对应的行为效应主要包括满意度提高和炫耀成功等。
1.满意度提高
在竞争环境中,获益的个体会产生优越感,满意度也会提高。这在不同领域的满意度研究中均得到了证实。Buunk和Oldersma[34]通过系列研究发现,下行社会比较会提高个体对亲密关系的评价,进而增加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在妒忌感知领域中,Vecchio[29]比较了个体产生妒忌和感知到被妒忌时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发现,个体感知到被妒忌要比妒忌他人报告出更多的积极体验和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另外,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个体报告他人的妒忌会增加其自我满意度和优越感。[10]
2.炫耀成功
他人的妒忌会提高个体对自身优越性的敏感性。[12]当被妒忌者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且看重自我提升和竞争性时,被妒忌者便会通过多种形式向妒忌者暗示自己的成功,炫耀自己的成就。[24]如被妒忌者会在交谈中透露自身的优秀性。甚至在进行内隐下行比较时,感知到被妒忌的个体也会倾向于向妒忌者展现自己的智慧。[35]
不少研究发现,消极情绪一般与偏差行为(如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6]然而,由于是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因人际目标而产生,被妒忌者的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被妒忌者消极情绪相关行为也相应地带有了一定的独特性。
在妒忌情境中,被妒忌者清楚妒忌不但会引发不道德行为(如欺骗或拒绝帮助被妒忌者)和更多的社会阻抑,更会降低亲社会行为,进而严重威胁人际关系质量和团体凝聚力。[37]由此,以人际目标为重的被妒忌者出于对和谐人际关系可能遭遇挑战的担忧往往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为避免妒忌负面结果以及使消极情绪最小化,个体可能采取多种具有生存适应意义的应对策略和行为。
1.亲社会行为增多
由于包含敌意,妒忌可能会导致伤害行为和攻击行为。[38]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感知到被妒忌后,往往会主动采取一些策略应对妒忌。为了平息妒忌以及避免妒忌潜在的破坏性影响,被妒忌者常用的策略之一是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通常情况下,个体会通过讨好或者提供更多帮助等行为来促进与妒忌者的互动,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友谊。[39]这也得到了其他研究的支持。如有研究者曾通过实验操作诱发被试被妒忌知觉,并在此之后告知被试会与一名同伴同时完成任务。结果表明,感知到自己被妒忌的被试更愿意向同伴提供建议。在后续研究中,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研究者换用了不同类型的帮助行为。结果一致显示,感知到被妒忌的被试在多种情境中都表现出了更多帮助同伴的行为。[5]在组织行为学领域,Scott等[7]的研究也表明,员工感知到遭遇他人妒忌的水平能够正向预测讨好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
2.故意表现得更差
调查发现,引起妒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被妒忌者获得了各种形式的成功。[40]个体获得成功后,往往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目标:继续追求成功或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人们认为维持和谐关系比体验个人成功带来的优越感更重要时,一旦预期自己的成功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并对双方关系带来威胁,被妒忌的个体将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出于消除妒忌消极影响的目的,被妒忌者会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其中一种重要的策略就是在自己能力能够达到某种成就的情况下,故意表现得差,使自己的成就降低,从而缩小与妒忌者的差异,以此来减少妒忌者的心理落差,缓解其妒忌心理,并达到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White等[41]曾询问187名被试是否听说或者观察到人们为了社交目的而故意表现得差。大多数被试(86%)表示他们知道这种情况,65%的被试报告有过这样的经历。此外,在模拟妒忌情境的实验研究中,他们还发现,面对妒忌者时,被妒忌者完成实验任务的效率更低,完成任务的时间也被故意拉长。个体甚至会为了缓解妒忌者的沮丧和鼓励妒忌者,在工作中投入更少的努力以避免获得高成就。Henagan等[42]的研究也进一步发现,由于渴望维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或者过于在意他人的感受,个体会在工作中或完成相关任务时有意地表现不佳。
3.谦虚或回避讨论成就
一般情况下,当个体处于优势地位时,为了消除面对劣势者的不安,个体会在智力、潜力或者品行等方面考虑如何呈现自己。同样地,作为社会比较中的优势者,被妒忌者在面对妒忌者时一般会考虑自我呈现的方式。如被妒忌者一般会采取谦虚或回避策略,包括克制讨论他们的成就、转变话题、讨论自身的成就时选择离开或对自己的成就轻描淡写等。被妒忌者谦虚或者对成就不予重视能够有效地缓解妒忌者的自卑和敌意反应。综上,谦虚的自我展示和忽视自己的成就被认为是被妒忌者用来消除不安情绪时最常用的有效策略。[43]
4.分享
分享是被妒忌者面对妒忌者时所采取的有效应对方式之一。首先,分享能够直接减少妒忌的产生。Lynn[44]在多个国家进行的研究发现,付小费是为了减少服务者的妒忌,而付小费就是一种个体与服务者分享财产的行为。另外,妒忌给被妒忌者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在于妒忌威胁到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分享能够拉近双方的关系,因此,被妒忌者为了应对妒忌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威胁,采取的策略还包括与妒忌者分享成功果实。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分享策略的有效性——分享成果确实能够减少妒忌行为,消除妒忌对人际关系质量的消极影响。Zell和Exline[43]从劣势者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让被试相信自己正在与另一名假被试(实验助手)进行文字游戏。通过实验操作,实验助手通常能够获胜。与对照情境相比,在获胜后与被试分享奖品的情况下,被试报告会更喜欢实验助手,且会更积极地看待实验助手。这表明优势者采取分享策略有助于削弱妒忌带来的消极影响。
1.理论意义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被妒忌者情绪的产生机制、调节变量和行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被妒忌者情绪反应的综合心理过程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妒忌研究领域的内容。另外,妒忌是一种社会情绪,涉及妒忌者和被妒忌者。在国内,虽然已有研究者开始从妒忌者的角度尝试解释妒忌的心理行为效应,但是尚未有研究者从被妒忌者的视角开展研究工作。本文围绕被妒忌者情绪反应的规律,在揭示被妒忌个体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同时,也为国内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妒忌的心理行为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其次,探索被妒忌者心理机制和行为效应还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妒忌情绪的社会性和消极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妒忌者作为产生妒忌的个体,与妒忌作用的对象——被妒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妒忌具有社会性,提示研究者全面探讨、理解妒忌社会效应及其相关规律时要同时关注妒忌者和被妒忌者。另一方面,以往研究从妒忌者的角度揭示了妒忌的消极性,即妒忌水平越高,其消极影响越大。而本研究的论证发现,妒忌的消极性也会受到被妒忌者的影响。依据目标倾向不同,被妒忌者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既可能缓解妒忌的消极效应,又可能恶化妒忌的消极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完善了该领域的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
作为一种混合性情绪,妒忌给个体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研究者发现,妒忌会造成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21]。还有研究表明,妒忌会导致攻击行为[45],甚至是犯罪行为[21]。除此之外,妒忌还会对人际关系和群体凝聚力造成明显威胁[5]。那么当个体面对别人的妒忌时,能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妒忌的消极影响呢?依据本文所构建的框架模型,对被妒忌者来说,在感受到被妒忌之后,由于产生的情绪不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也各异。我们可以从被妒忌者采取的这些行为策略中,寻找能够减少或消除妒忌消极影响的策略(如增加亲社会行为,谦虚、分享等),以此让妒忌者保持一定的尊严和“面子”,并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41]同样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模型,由于被妒忌者采取的消极行为策略(如炫耀成就)可能使妒忌者与被妒忌者之间的对立更严重,甚至会引起妒忌者破坏行为,所以,在遭受到妒忌时,个体要尽量避免炫耀,以此降低妒忌者的妒忌情绪,进而防止不必要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与妒忌者行为特征等领域相比,被妒忌相关的研究仍然略显不足,某些领域的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入。
1.影响被妒忌感知的因素
感知到妒忌是被妒忌者产生情绪反应的首要条件。以往研究表明,个体会通过妒忌者的行为、语言和肢体等方面的线索来判断自己是否遭受到妒忌。然而,这些研究关注的是被妒忌者的判断线索,并没有研究考察影响个体感知到被妒忌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事实上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体对妒忌的感知。例如,从妒忌者的角度考虑,特质妒忌性高的个体,是否会更容易使被妒忌者感知到被妒忌?从被妒忌者的角度考虑,自恋的个体因为要寻求自尊的提高,是否更容易感知到被妒忌?未来可以通过纳入这些变量来探究影响妒忌感知的因素。
2.被妒忌感知与青少年人格发展
青少年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作用。其中,交往对于青少年提高社会性能力,建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与父母和教师外,同伴交往也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具体来说,青少年的同伴交往既有助于社会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46]妒忌多发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那么青少年感知到的被妒忌,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对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其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这一问题值得研究者在未来进行深入探索和解答。
3.被妒忌感知的群体层面研究
妒忌不仅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也发生在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在群体间的妒忌即为群体妒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47]指出了易成为被妒忌对象的群体的特征。该理论认为,人们是从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来对外群体进行评价的。若外群体被认为是高能力、低热情的,则该外群体很容易成为被妒忌的对象。那么当某群体感知到被妒忌时,会有何集体倾向?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被妒忌群体的情绪?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增强群体组织绩效及增强社会和谐都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未来研究有必要针对群体层面的被妒忌感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4.整体化研究
妒忌是产生于人际交往中的社会情绪。妒忌的产生离不开妒忌者和被妒忌者。以往研究基本都是在控制一方的前提下,单独探讨另一方相关的行为特征。以合作行为为例,研究表明,在不考虑对方反应的情况下,过分关注他人的成就结果会引起妒忌情绪,进而导致报复、不合作行为。[2]然而,少有研究尝试在一个互动情境中同时关注妒忌者和被妒忌者的合作行为特征。
从生态效度的角度看,在控制妒忌者的条件下探讨被妒忌者心理行为特征的静态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未来研究可以从整体思想出发,探讨在同一情境中,从事件或时间进程的角度,同时关注妒忌者与被妒忌者的行为表现(比如合作行为),探讨被妒忌者相关的变量(如情绪类型)与妒忌者相关变量(如反社会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或者同时检验妒忌者和被妒忌者即时的心理行为特征,更能体现妒忌情绪效应的社会性。
5. 跨文化比较研究
目前,关于被妒忌的研究多是在西方背景下进行的,尚未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相关研究。很明显,文化特征会影响与妒忌相伴随的情绪反应,如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在遭遇妒忌后,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14]然而,即便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特征的不同国家之间,其社会亚文化也会迥然不同。这给不同国家内部个体心理行为特征之间的差异提供了基础。与其他集体文化国家不同,中国自古就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说法,这意味着被妒忌者不仅需要面对妒忌者的压力,还需要面对大众的压力。因此,即使同属于集体文化,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结果也可能具有特殊性。被妒忌者情绪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尚待跨文化比较研究来检验。
[1]Foster G M. The anatomy of envy:a study in symbolic behavior[J]. Current Anthropology,1972,13(2).
[2]Parks C D,Rumble A C,Posey D C. The effects of envy on reciprocation in a social dilemma[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2,28(4).
[3]Smith R H,Kim S H. Comprehending envy[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7,133(1).
[4]Exline J J,Zell A L. Who doesn't want to be envie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emotional responses to outperformance scenarios[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2,34(3).
[5]Van de Ven N,Zeelenberg M,Pieters R. Warding off the evil eye:when the fear of envy in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21).
[6]Tai K,Narayanan J,McAllister DJ. Envy as pain:rethinking the nature of env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2,37(1).
[7]Scott KL,Tams S,Schippers MC,et al. Opening the black box:why and when workplace exclusion affects social reconnection behaviour,health,and attitudes[J].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15,24(2).
[8]Bogart L M,Benotsch E G,Pavlovic J D. Feeling superior but threatened:the relation of narcissism to social comparison[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4,26(1).
[9]Pheko M M. A test of the culture-performance related distress hypothesis among employees in a collectivistic cul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13,2(2).
[10]Weiss H M,Cropanzano R. Affective events theory: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structure,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ffective experiences at work[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6,18(3).
[11]Habimana E,Massé L. Envy manifestations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J]. European Psychiatry,2000,(1).
[12]Parrott W G,Rodriguez Mosquera P M. On the pleasures and displeasures of being envied[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3]Silver M,Sabini J. The perception of envy[J]. Social Psychology,1978,41(41).
[14]Rodriguez Mosquera P M,Parrott W G,Hurtado de Mendoza A. I fear your envy,I rejoice in your coveting:on the ambivalent experience of being envied by other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99(5).
[15]Festinger L.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J]. Human relations,1954,7(2).
[16]Kulik J A,Gump B B. Affective reactions to social comparison:the effects of relative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attributes information about another pers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7,23(5).
[17]Locke K D,Nekich J C. Agency and communion in naturalistic social comparis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0,26(7).
[18]Santor D A,Zuroff D C. Controlling shared resources:effects of dependency,self-criticism,and threats to self-wort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8,24(2).
[19]Pinkus R T,Lockwood P,Schimmack U,et al.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everyday social comparisons between romantic partner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5(5).
[20]Baumeister R F,Leary M R. 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17(3).
[21]吴宝沛,张雷. 妒忌:一种带有敌意的社会情绪[J].心理科学进展. 2012,(9).
[22]Beach S R,Tesser A. Self-esteem and the extended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M]. New York:Plenum,1995.
[23]郑涌,黄藜.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J]. 心理科学. 2005,(5).
[24]Wallace H M,Baumeister R F. The performance of narcissists rises and falls with perceived opportunity for glor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5).
[25]Robins CJ,Ladd J,Welkowitz J,et al. The Personal Style Inventory:preliminary validation studies of new measures of sociotropy and autonomy[J].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1994,16(4).
[26]Exline J J,Zell A L,Bratslavsky E,et al. People-pleasing through eating:sociotropy predicts greater eating in response to perceived social pressur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2,31(2).
[27]Exline J J,Lobel M. The perils of outperformance:sensitivity about being the target of a threatening upward comparison[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3).
[28]Exline J J,Single P B,Lobel M,et al. Glowing praise and the envious gaze:social dilemmas surrounding the public recognition of achievement[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4,26(2).
[29]Vecchio R P. Explorations in employee envy:feeling envious and feeling envied[J]. Cognition & Emotion,2005,19(1).
[30]Vecchio R P. Negative emotion in the workplace:employee jealousy and env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2000,7(3).
[31]Matsumoto D,Juang L. Culture and psychology[M]. Belmont:Wadsworth,2012.
[32]Cheung F M,Halpern D F. Women at the top:powerful leaders define success as work+ family in a culture of gender[J].American Psychologist,2010,65(3).
[33]Kitayama S,Snibbe A C,Markus H R,et al. Is there any “free” choice? Self and dissonance in two culture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15(8).
[34]Buunk B P,Oldersma F L,de Dreu C K. Enhancing satisfaction through downward comparison:the role of relational disconten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1,37(6).
[35]Stapel D A,Suls J. Method matters:effects of explicit versus implicit social comparisons on activation,behavior,and self-view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7(6).
[36]王宇清,龙立荣,周浩. 消极情绪在程序和互动不公正感与员工偏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传统性的调节机制[J]. 心理学报. 2012,(12).
[37]Gino F,Pierce L. Robin Hood under the hood:wealth-based discrimination in illicit customer help[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0,21(6).
[38]Micel M,Castelfranchi C. The envious mind[J].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7,21(3).
[39]Kulik J A,Mahler H I M. Social comparison,affiliation,and emotional contagion under threat[M]. New York:Plenum,2000.
[40]Henniger N E,Harris C R. Envy across adulthood:the what and the who[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5,37(6).
[41]White P H,Sanbonmatsu D M,Croyle R T,et al. Test of socially motivated underachievement:“Letting up” for other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2,38(2).
[42]Henagan S C,Bedeian A G. The perils of success in the workplace:comparison target responses to coworkers’ upward comparison threat[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9,39(10).
[43]Zell A L,Exline J J. How does it feel to be outperformed by a “good winner”? Prize sharing and self-deprecating as appeasement strategies[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0,32(1).
[44]Lynn M. Neuroticism and the prevalence of tipping:a cross-country study[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4,17(1).
[45]Miceli M,Castelfranchi C. The envious mind[J]. Cognition and emotion,2007,21(3).
[46]Shaffer D,Kipp K.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M]. Belmont:Wadsworth,2013.
[47]Fiske S T,Cuddy A J,Glick P,et al. A model of(often mixed) stereotype content: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