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史如
【摘 要】自尊是一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合,包括对自我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引发的情感和行为。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通常青少年的自尊发展的可塑性和动荡性会更强。在当今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知识型社会背景下,更需要对其加以保护。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机会。而教师则在学校教育中扮演者主导者的角色。因此,探究教师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影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自尊心是当今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青少年;自尊;研究意义;教师影响
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时代风云变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出现“空心病”现象,其中家长和教师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而青少年的教育主要在“第二社会”的学校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青少年自尊感的培养,主动去探究自身对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进而帮助青少年树立起良好的自尊,使他们全面认识到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一、关于“自尊”的阐述和解读
(一)自尊的含义
1.何谓自尊?
在心理学中,自尊有很多种定义,威廉·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使用了“自尊”这个概念,他将自尊分为:自我满意和自我不满。[1]法国心理学研究者安德烈将自尊定义为是人的天性,是心中对自我的价值以及对他人价值的判断的结合。[2]国内也有学者给出了“中国化”的自尊概念:自我价值被他人认可的一种主观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尊严的一种追求。从上述观点看来,自尊,包含两种属性: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自尊是通过自我情感的流露,行为的展现以及思想的表达所展现出来的,而这些行为也只有个人融入了群体,与社会建立起联系,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自尊才可能得以健康完善的发展。
2.自尊的价值
(1)个人价值
良好的自尊感能够让我们有目的的去生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充满理性而非盲目从众,让我们深刻理解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动荡多元化社会的今天能够坚定自我的信念并拥有强而有力的应付变化的能力,对待他人真诚,友善,富有善心并拥有积极合作精神。拥有良好自尊感的人,是一个内心平静却又坚定的幸福健康的人。
(2)社会价值
在文化多元化,价值选择自由化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受到多种多样学说的干扰。这是自尊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自尊感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而非个人的利益,社会只有在合作与团结中才能夠稳步前进。一个由良好自尊感的公民所组成为社会,是一个团结,真诚,友善,互帮互助却又个性十足的创新性和谐社会。
(二)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特征及表现
1.自卑:将自我形象放在首位,过度的关注自我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以及他人对自身的任何评价,不能接受失败性结果及他们对自身的非积极性客观评价。爱逃避,放弃性行为频繁。习惯性的低估自己的能力。无法全面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行为。
2.自负:自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自卑。这类青少年总是努力成为人群中的关注点,尽可能的炫耀自己,努力通过吸引他们的目光产生更多的优越感。试图成为一个“发光体”。喜欢享受被崇拜的感觉,是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价所造成的一种畸形自尊感。他们自负的背后是一种自卑式的焦虑。
3.良好自尊:这类青少年自我认知较为完善,能够平静的全面的看待自我,时常观察自我并耐心的与自我对话,能够接受自我,维护自我并不断的学习新知,不断地完善自我。
二、注重青少年自尊感培养的意义
(一)时代要求
1.经济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我们当今的社会是机械化大生产的社会,商家为了获取利润,广告成为了商品宣传的最重要的手段,而如今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压力就是:身材和外貌,广告尤其是对女性传输了具有毒害性的思想:将自己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女性做比较。广告中贩卖幸福,友情,爱情的瞬间也比比皆是。[3] 这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这时就需要教会青少年们擦亮眼睛,坚定自我,只需要做好自己,运用自己的智慧对迷惑性的广告说:“不”!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2.政治多极化影响:我们生活在当今的社会,这个社会是一个越来越需要集体合作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离不开人们之间的团结,友善,关爱与互助。随着政治多极化影响,不同国家形形色色的思想传入我国,这时必须要运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青少年,去帮助他们坚定思想信念,培养起青少年良好的自尊感,帮助他们深入发掘自我价值,找寻到内在自我生命的社会意义,使他们避免在不良价值观的引导下迷失自我,成为了极端精致利己主义的个人。
3.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合作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提倡运用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用容乃百川的胸怀去借鉴外来文化,但是必须要坚持我国的主流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不可被取代。青少年要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将这些融入自身的思想,坚定自我的信念,才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到自我发展的深刻意义。
(二)社会意义
1.“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的教育活动从“物化教育”已经逐步走向“人化教育”,与此同时,教育理念的发展也从“崇拜教育”走向了“尊重教育”。[4]我国的新课改中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本身,去探寻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去拥有自尊,使他们在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
2.“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理解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能够得到完善。重视对青少年的良好自尊感的培养,对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拥有了良好的自尊,就可以用正确的自我意识去指导自身行为,其外在表现为能够自我接受,自我维护并对自我负责,拥有极强的求知欲并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与他人能够和谐相处,自然地融入社会,从社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从而能够让身心得到全面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3.“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育目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因而在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自尊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善于合作,对自我充满信心。这一系列活动也都有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良好自尊感的学生能够深入发掘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将自己融入社会之中,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自我,进而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三)家庭意义
1.和谐氛围的形成:在对青少年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幼儿时期遭受到一些消极影响,如:成人的恐吓,体罚,频繁性的辱骂等行为,会给孩子带来长远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藏匿于青少年精神之内的儿童自我里面,从而导致在现实的社会中一些看似正常的表现,在他们眼中成了不可修复的创伤。长大后的青少年往往将这种创伤隐藏于内心,进而用其他活动所取代,例如:网络成瘾、吸毒、犯罪等行为,使一个个完整的家庭遭到沉重的打击。
2.对父母自尊的发展影响:孩子在生命之初是完全处于依赖他人的状态,父母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父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做出了榜样。但是父母的行為不能决定孩子心理发展的方向,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学校教育成为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青少年自尊感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学生通过与父母的语言交流,行为作用和情感表达,也会影响父母的自尊感发展方向。研究表明:一个人自尊感的毕生发展处在持续的变化中,童年至成年早期一直在增加,从成年中期到成年晚期处于下降趋势。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孩子的独立,丧偶,退休,社会经济地位下降等因素。[6]
(四)个人意义
1.自尊感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道德品质简称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尊心,就没有个人的道德纯洁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自尊心、荣誉感、尊严感是磨练细腻感情的宝石”。[7]这表明,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首先要在思想上完善自我。良好自尊感的树立,使青少年能够客观全面的看待社会,思考问题,用友善与爱的心态对待他人,能够理性、有目的、负责任的去做事情,成为一个真正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2.是健全人格形成的保障: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由此可见,人格的形成是一种系统的稳定的反应方式。当青少年通过逐步完善自我拥有了良好的自尊,他们的思维将变得更加灵活,意志将变得更加坚定,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而细腻,社会关系更加融洽,自我的创新性得到不断的提高,他们的人格上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3.是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自尊犹如体内的一台发动机,当我们的自尊感良好时,这台发动机为我们的身心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正能量,青少年也是如此,良好的自尊感让青少年自身的道德、智力、身体、审美等方面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们将不断的去发掘自我,发现自我独特的意义,积极地从外界吸收能量,完善自我,进而能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三、教师在青少年自尊发展中的影响
(一)教育的双边性
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他引导着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激发着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兴趣,影响着学生对自我情感的进行接受和体验。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影响下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师生双方只有在平等、尊重、和谐与爱的氛围中,让学生对自我情感的产生积极体验与充分表达,才能让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榜样者”角色
1.语言“榜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要求的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讲授法。语言艺术是讲授法的灵魂。如果教师在能够利用好语言艺术,经常使用“理解”、“支持”、“努力”等积极性有建设性的词汇,会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增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他们会将这些积极词汇内化于心,便拥有了更多的美德。
2.动作“榜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课堂积极性,让自我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一定的动作手势是教学不可取少的手段。也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无形之中的深远影响。当教师采用积极的教学行为,如:用鼓励的眼神去对待学生的回答,用耐心的语气去回答学生的提问,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是可以温柔的摸摸他们的脑袋等。这些行为能学生变得更加认同自我,接受自我,也会将这样教师的“榜样”行为通过积极的模仿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使班集体氛围更加和谐。
3.思维方式“榜样”: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思维方式无形之中传递于学生的过程,拥有良好自尊的教师能够将积极的认知方式,如理性,有逻辑性,系统全面的认知方式传授于学生,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运用这些方式去对待自我,对待生活。反之,一个自尊发展不完善的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够体系化,片面专断,无法辩证地看待事物,这将让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之中变得单一而乏味,无法全面完整地看待自我,走向自卑或者极端自负。
(三)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
1.教师对青少年自尊表现及评定的认知:
教师在教学扮演的不仅是一个“传道者”“榜样者”角色,还是学生的“知己”“心理医生”的角色。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熟练运用自尊相关的心理知识,细心地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如在学生的表情流露、听课状态、小组之间,班集体的关系融洽程度等方面留意观察,便更够及时发现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给予不同的学生以针对性的心理情感指导.
2.教师对青少年的自尊培养途径的认知
教师不仅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更要扮演好“心理医生”。当教师能及时发现青少年对自我认知产生偏差等问题时,要及时有效地合理并正确的运用心理问题解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系统全面的青少年自尊培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青少年的出现的不同自尊问题对症下药。促进其良好自尊感的形成与完善。
3.教师对自身自尊感发展程度的认知
如果一个教师自身的自尊感就十分的低微,他怎么能去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自尊感呢?在教育方面,我们往往制造出顺从者,定型人,那么对个人的教育就“结束”了。它塑造出的不是有自由创造力、有自己特色的思想家。[8]在知识型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有独特创造力的人,这就需要教师也要拥有良好的自尊感,有创新和实践精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运用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去感染学生,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四)教师对学生成长影响的深远性与持久性
1.深远性:自尊感是自我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自我意识犹如一个方向盘一样指导着我们身体这辆汽车的动作行为与行驶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我们的影响,无形之中内化为我们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塑造着我们的自尊感。一个拥有良好自尊感的人,能够和谐地处理好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能够尊重自我,真诚的对待他人,用友善奉献之心对待社会。如果在青少年成长时期,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影响,也会无形之中深受其害。如今出现的高校“空心病”现象,就是受到了教师与家长的错误价值观的引导:“考高分”,“上名校”,争取名誉与地位。导致学生们自尊心的发展的偏差,父母和教师们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精致利己主义的人。
2.持久性:当我们思考“自己到底是谁”时,除了有一个成年自我以为,精神深处还有一个儿童自我,往往自尊出来问题是,我们需要愈合的不是发生在他人和自我之间,而是存在于成人的自我和儿童的自我之间的裂痕。“亚自我”是个人精神的动力成分,它或多或少的能在个人反应中起主导作用,“亚自我”其中包含“少年自我”。[9]由此可見,教师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持久性。教师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都可以成为一个心灵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同样,教师的一句讽刺话语,一个不起眼的惩罚性动作,都会成为一个人心灵健康发展的拦路虎。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是太阳低下最光辉的职业”。[10]身为一名教师,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去积极得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变成一个幸福的而健康的人。
四、结语
在当今知识型社会中,我们需要的不再是“顺从者”和“模仿者”,而是合作者和创新者。“谋生”不再是“过生活”,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的任务是使快乐普遍化,使每个人在谋生时都能过着生活并享受生活。[11]这就要求教育的目的从“物化”教育向“尊重”教育转变。自尊感的培养就成为了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维活跃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就要求扮演学生“知己”“榜样”等多重角色的教师培养其自身良好的自尊感,进而尽自身最大的努力,让青少年在不断地成长中能够更好的接受自我,维护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进而成为一个独立而拥有个性,能够全面发展而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郭宾译.九州出版社,2007.
[2]克里斯托夫·安德.自尊的力量[M].余春红,高巍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15.
[3]卡尔·罗杰斯.论人的成长[M].1961.
[4]納撒尼尔·布兰登.自尊的六大支柱[M].吴齐译.红旗出版社,1998:278-280.
[5]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克里斯托夫?安德.自尊的力量[M].余春红,高巍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8.
[6]何善亮.教育的至善:让学生享有“自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1-3.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6.
[8]张永欣 热娜古丽·艾赛提 魏华等人.自尊的毕生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
[9]胡继渊等.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2).
[10]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J].东北师大学报,2005(1).
[1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