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立
【摘 要】中国石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巡视组和集团公司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要求,按照“应招必招,能招尽招”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开招标采购。公开招标是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体现,是企业阳光招标、绿色采购、集中管控、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物资采购;招标;风险
中石化开展公开招标标以来,短短几个月内,节约采购资金显著,打破了价格壁垒,形成了物资供应的新常态。毕竟强力推进公开招标工作不久,此项工作整个流程尚存薄弱环节,我们必须清醒的查找分析,未雨绸缪,最大可能避免采购风险。在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开标、评标和定标同时,招标人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风险。
一是招标方案编制不缜密形成的风险。可以说招标方案决定招标结果,首先是招标方案中招投标方的权利义务、评标办法和标准等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次是一个不规范、不明确、不完备的招标方案,很难得到好的招标结果,会引起投诉、质疑,甚至导致法律纠纷,也有可能在降低了采购成本的同时,全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增加。用户没有买到适用的产品,更谈不上买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所以招标方案技术要求需要使用单位技术人员认真研究编制,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提出否决条款,并经专业部门审核、审批。招标管理和操作部门需对招标方案的合法性进行审核,重点项目或复杂技术产品邀请专家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
二是恶性竞争或价格联盟造成的价格控制风险。虽然公开招标是为了给更多的潜在投标人充分竞争的机会,但采购价格受到投标商操纵的风险仍然可能存在,毕竟不是每种产品都会有很多供应商积极参与,有些公开招标只有少数供应商参与竞争,这种情况若是供应商提前获悉,便会有串标的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有时我们为了买到性价比最优产品,避免恶性竞争,商务分计算采取基准价法,但这样可能会遇到供应商联盟,把基准价拉升到和他们报价接近的位置,价格风险依然存在。这就需要采购人员对价格有较好的把控能力,对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的物资招标合理设置最高限价。
三是公开招标周期长带来的保供风险。特别是今年刚开始大力推行公开招标,流程长,用户很不适应。譬如,用户不提前做准备,报了需求就急着要东西,有很多次提出提前开标的诉求,而这样会造成一些供应商参与投标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招标缺乏竞争。有时开标时到场供应商不足五家,投标商数量不符合开标条件;有些开标后,发现有效投标商数量不够而流标。显而易见,不能按时开标或流标,都会给保供工作带来风险。许多用户对招标工作和制度了解还不够,对招标工作还不太理解,需要普及相关知识,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招标人在合理设置资格条件、确定技术要求、设置最高限价的前提下,还要及时关注供应商响应情况,积极邀请优秀供应商参与投标,甚至要及时调整不适合的条件和门槛,使公开招标处于竞争充分、公平状态。
四是不能合理选择供应商风险。首先关于评标办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商务评分采取最低价格法,有可能选择了质次价低的供应商;综合评标法,为了公平的考虑,避免技术分占比过大,一般技术分最多占60%,但公开招标供应商的产品、服务水平可能相差很大,而且我们的评标办法很多不够具体,分值设置也不尽合理,没有评分的标准等情况,改动、完善需要时间,很多时候就将就过去了。业绩引导订货、星级管理、诚信管理也很少应用到评标过程中,导致了不合理的评标结果。其次是评标专家库的规范管理和使用,特别是技术专家分类管理,在评标委员会中需要一定比例的技术专家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技术把关。如何合理使用和管理專家库,如何提升专家业务水平,如何建立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等,对影响招标结果上起到很大的关键作用。提升专家评标水平和素质,以及调动评标专家的积极性也是招标工作的当务之急。诚然,好的评价办法和高素质的评标委员会,可以优化招标结果,评出合适的供应商。
五是低价中标容易引发质量交货风险。目前供应商通过中石化的供应商注册,就可以任意参加投标,遇到不完善的资格审查条件、现场资格复查标准与招标文件关联不够等情况,加上复核人员的构成和程序还不够规范和明确,很可能让一个价格合理但经营状况极差、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一般或者安全、保供风险很大的一个小作坊而顺利成为中石化的合格供应商,甚至会导致中标供应商之前就没有生产过我们所需产品的不利结果。譬如,目前中石化在公开招标现场复查时,供应商现场审查标准一些内容不够客观量化、有些内容无法在现场短时间内作出判断。招标投标法律要求不能以招标文件未载明的条件否定评标结果,所以事先未在招标文件中体现合理的现场审查标准,会影响招标结果的合理性,甚至让一个存在质量风险、不能及时供应的供应商中标。那么,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公开招标资格审查时,就须从投标商财务状况、质量体系、资质证书、供货业绩证明、生产和检测能力、研发能力、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合理设置资格审查条件。现场复核需对基本资质、招标文件中资格审核条件以及投标文件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复核,通过资格审查和现场复核按照目录以及物资名称确认供应商在网络内服务的范围,并建立相对公平评价机制,对评价的结果要合理的使用,建立有序的供应商资源管理制度。供应商资源大门敞开,不能说明不需要管控,没有标准的供应商资源管理流程,有时供应商选择不确定,选择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几个经办人的能力,质量和结果很难预计,更何况面对中石化很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生产环境。
采取措施:一、充分发挥专家采购、行家招标作用。充分发挥专家在专业技术、财务、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一方面为采购方式、资格审查办法、评标办法等方面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应作为评标专家参与评标,在招标过程中为关键评分项把关,避免极端现象发生。招标中心每年招标数量成百上千,有着丰富的招标经验,作为每个标的具体操作方,一方面能做到快速化解招标中的疑难问题,引导招标过程公正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在重要性高、技术难度大的物资上,也应做到连续化和专业化,在关键时刻能提供合理建议。二、是加强使用后的评估工作。公开招标不是一锤子买卖,招标后的使用效果才是关键。一方面应加强后评估工作,将中标供应商的质量、交货及时率作为下一期招标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应推动供应商评级管理工作,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供应商星级管理规则,根据执行情况按期调整。
由于公开招标采购过程涉及面广,涉及的风险点也很多,随着中国石化的公开招标工作不断深入和持续完善,公开招标之路必将越走越远,在此期间,我们应本着“安全供应、及时供应、经济供应”的原则,有效控制各类风险,正确引导供应商良性竞争,确保依法采购与安全保供的有机结合。需要企业业务人员认真分析查找应对每一个风险点,采取相应堵漏措施。也需要技术、设计、物资供应、法律、招标管理、招标操作、供应商资源管理等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共同完善,使中石化公开招标工作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志强.企业物资管理风险控制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24):88-88.
[2]丁晓东,赵鹤影.浅析物资采购中的风险管理[J].消费导刊,2013(1):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