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群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也有了高职院校的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在 已有的管理方式及管理内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高职学生的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高职管理制度的现状出发,就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途径
学生的管理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学校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建立与学生特点、培养方式方法和方向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学生管理的规范化、便利化、有序化,体现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管理原则。本文对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制度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献计献策,并能引發更多相关人士的思考。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育人环节中比较特别的一环,它虽然不是专业教学主干,但充满了育人的责任。它像一根丝线,串起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同时充当了学校工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学生管理工作,一方面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同时也对现阶段教学的意见以及建议有所反馈,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学生对学校其他方面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学校和学生之间能够做好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工作。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其学生特点也有别于一般的本科院校,他们的入学基础、培养方向和方式方法都决定了其特殊性,于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做好高职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也关系着学校秩序的稳定与否和学校未来的发展。
二、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们不难看到高职院校在近些年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绩,学生管理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发展历史短、生源结构相对本科院校更为复杂,加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就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依然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一)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尚且落后,学生管理工作地位不高
教育迎来了产业化时代,在以人性化教育为本的教育模式中,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过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但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不难发现,高职学生管理队伍年轻化,管理经验不足,另外,管理机构设置比较凌乱,一般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以院系为单位设立辅导员办公室,由党总支书记牵头负责整个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这样一来,辅导员办公室还将接受学生处、团委、党务部门以及学校总务后勤等好多个部门的直接或者间接领导。这种体制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工作除了要满足学生需求之外还需要应付其他学校各大部门的工作安排,协调整个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结果就是作为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尤其是职业辅导员队伍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日常工作所要应付的80%左右都是一些日常事务性的繁琐工作,对学生思政、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工作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则少之又少,不能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缺少了与学生的深层次的交流,日常管理工作通常会出现救火式管理。
(二)学生管理与学生教学脱节现象仍然存在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管理、学生社团管理、宿舍管理和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内容。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单一的,既有相交又有独立。而目前两课教育、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各自为政,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连接度少之又少,课堂教学也紧紧围绕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对于一些课堂问题行为只要做到不影响别人就从不管束,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就是学生辅导员的事,因此学生管理与学生教学两个分支缺乏了应有的紧密联系,学生管理工作陷入了缺少系统性和协调性的恶性循环中。
(三)网络时代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的冲击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时时处处与网络相连,网络正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于高职学生工作而言,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如QQ群、微博、飞信、微信等快速的信息通道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网络也以其开放、快捷、丰富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并以极其敏锐的感受力调整和更新着自己的观念,大学生可以凭借网络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的信息,庞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使得学校思政工作者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沉淀,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身上发挥作用。此外,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上有些有害信息也不断滋生和传播,对大学生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原则
(一)注重和谐性。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构建和谐、健康的高职院校的任务也更加紧迫。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求学校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和谐、匹配。在制度创新中的和谐性显得尤为根本。制度是由具有主动性的人制订出来,又用于约束主动和被动相统一的人的行为。第一,注重学生个体的和谐。高职院校的主体是高职学生,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尊重学生个性,有利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第二,注重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高职院校是大学生群体学习、群体生活的地方,除了使更多学生能个体和谐发展外,还应重视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只有学生群体是和谐的,才能更好保障每个个体的权益,保障学生个体长远的发展。因而,在学生管理制度创新中,应注重有利于学生群体发展的谐,保障学生群体学习、生活、发展的权益。第三,注重学生管理制度和学院其它相关制度的和谐。学生工作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管理制度在学校整体制度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生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并不是学校工作的全部、不是制度的全部。因此,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应注重与学校其它管理制度的联系、衔接、和谐,要与其它制度保持终极指向的一致性和非排斥性。
(二)注重针对性。第一,要注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职业教育的特性更加显著。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在学生培养中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 注重职业道德的建立,注重职业能力的养成。这就要求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反映这些要求,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朝着社会所需要的职业化方向发展。第二,要注重高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制度时,要注重针对制度的实施对象即高职学生的实际。中职毕业的生源(含3+2)也约占高职全部学生的50%左右,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不扎实, 尤其是英语、数学和普高生相比要弱很多。总体而言,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兴趣爱好广泛,但不专不深,且有重文艺轻文化、重娱乐轻专业的倾向;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交往,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都非常单纯、率直,容易接受教育引导。鉴于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时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适应的内容, 努力使所制定的各项制度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注重发展性。任何制度建设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 这是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社会在不断变化,校园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等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产生,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如果不随之变化和创新,就会阻碍管理,破坏制度的应有功效。因而,要注重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
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一)转变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更新并贯彻落实好“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理念指引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是如此,“以生为本”是以一种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就业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真实的自我,尊重并且信任学生,学生才会用真实的钥匙打开心灵的天窗,学生管理者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渴望,另外,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树立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形成在教育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引导学生树立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行自我管理以求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协调、优化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体制是工作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下,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是组织良好运行的保证,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而领导的主要精力多放在专业设置、课程调整和改革以及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比较而言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投入研究不足,因此,针对庞大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要形成一个系统的多中心,加强和推进学生管理过程中直接管理的领导责任制,探索适合三年制的高职学生育人模式,在三年教学过程中有兴趣地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分年级分内容块状教育,如大一植入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理念,找准方向,树立目标,大二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培养技能素质,大三植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教育等。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
理念和体制是方向,而机制则是贯彻落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处于重要地位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激励机制,实现能定期充电培训,从人员结构、职称待遇等方面切实有效地提高待遇以激发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积极性,樂于将此职业当做事业,潜心研究,形成专业、稳定、高效的学生工作队伍,为学生管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学生的管理制度有待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管理制度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另外,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执行“以人为本”、“规范化”和“便利化”的原则,同时在“针对性”和“发展性”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使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从而实现高职学校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有效发挥高职院校的职能,保障其为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双双.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研究[J]. 时代教育, 2016(8):100-100.
[2]李玉梅.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 教育与职业, 2013(1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