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超 王佳丽
【摘要】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以培养工作在一线的会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其职业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欠缺。本文主要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入手,着重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 职业能力 培养
一、企业对会计岗位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性质是专业性很强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比如国家社会赋予的责任以及企业所需要会计人员承担的责任。而且各方都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期望很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有些能力需要通过工作经验积累得来,有些能力可以通过考各种证书如注册会计师等取得,还有一些能力如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等是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检验出来的。
通过大类划分,会计岗位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能力
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包括掌握和熟练运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比如需要掌握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会计人员也必须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二)工作能力
娴熟的运用计算机操作是企业中最常见的工作技能,也是最基本的工作能力,比如Excel、Word和各种财务软件等操作技能。熟练的工作技能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工作质量。对财务软件如用友U8等的熟练操作可提高工作效果,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另外还有外语等属于沟通范畴的技能,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与外商建立密切的联系,有更多的业务往来,提高工作能力。
(三)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会计岗位具有特殊性,外部诱惑很大,工作压力也很大,所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工作道德主要表现为需要遵守诚信、客观、尽职、行为合规等原则,这是从事会计职业的根基。综合能力还可以扩展到沟通协调能力、团队领导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会计人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现阶段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还没有达到高职教育“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受到本科教学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会计理论的教学,而轻视会计实践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适合职业教育院校。会计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如果脱离实践学习那么其理论也只是停留在表面,难以完全理解。学生对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很好的消化,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影响职业能力的形成。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青年教师在担任会计教学一线的工作,他们基本上是毕业以后就直接参加教学工作的,既缺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也缺乏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所以导致无法完全胜任实践教学工作。
(二)学生会计岗位实践机会较少
随着高职教育迅速的改革发展,很大的改善了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对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还有待提高。这其中由于受到教育经费和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并完善会计实训室,学生没有相应的条件进行会计实务操作,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校的会计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也是流于形式,没有让学生真正的进入企业体验会计人员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使得学生脱离了社会实践并且缺少对企业会计岗位的了解。那么由于学生在会计岗位上实践的机会较少,这些就导致了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三)忽视职业素质培养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道德品德是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都是企业看重的品质。然而,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多地注重于传授理论知识,教师也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其考试的成绩高低,但是缺少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高职院校中学生大多数个性比较鲜明,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不加强道德培养就会导致缺少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做事的缺乏积极主动性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个性特征一般企业是不欢迎的。
三、适应岗位需求的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还需要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提升教师的实际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只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那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一是高职院校培养校内现有师资,多提供机会让教师去参加各种培训,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学历、提高个人职业能力,还可以让教师去企业实习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二是高职院校可以聘用拥有企业经验的老师来讲课,这些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企业实际案例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能动性,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一般企业最需要的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个人素质并且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培养出具有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生,但是却很难兼顾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最大的原因就是学校与企业之间联系太少,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脱节,很难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企业是怎么样的。这就需要学校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各种行业的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让会计专业的学生亲自进行实务操作,对发生的每一笔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敬业精神和熟练的业务技术,这也会起到激励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如诚信意识、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等。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不仅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还要加强实践教学,营造职业环境。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建立一个会计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基地进行实习实训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并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在实践工作中的鍛炼产生自己对这份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决定是否选择这份职业。并且通过实践更深的理解学习的课本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优良品质、及责任心等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显芝.基于岗位需求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问题及培养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20.
[2]陆春芬.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商贸人才,2017(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