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2018-03-26 12:02胡瀚文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政策

【摘要】2017年是人民币加入SDR的一周年,回顾近十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不仅给我国带来了诸多利益,同时也带来了世界各国带来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究竟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从其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影响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并选取2014年到2015年的货币需求量、广义货币供给量和跨境人民币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模型的实证分析,进而得出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无法准确判断其关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供给量有正向的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基于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货币政策提出了完善人民币供给量的实时监测与人民币流动的预测估计、合理确定货币供给量的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影响浅析

一、引言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货币以及干预工具的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含义:一是指人民币能够在国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指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能够成为各国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三是指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积极的进行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联系也日益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力在不断地提高。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人民币开始逐渐在一些国家进行使用,并在国际市场上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几年在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人民币开始逐渐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2009年7月,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打开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门槛,人民币开始走入国际进行流通。2016年3月,亚洲首个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旨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该决议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这一决议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然而受央行的控制与管制,我国对外贸易的资本账户无法做到完全开放,这对人民币国际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数都认为,货币的国际化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Frankel和Travalas认为,一国的货币国际化之后,该国货币的需求量通常难以准确的把握,且利率调控机制也会失效。姜波克认为,一国货币国际化之后将会有大量的货币在境外流通,这会对本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造成影响。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一个国际的资本流动性增强,必然会使得这个国家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汇率制度的稳定性之间做出选择,无论哪种选择,都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货币国际化后对造成的影响与该国的经济目标相违背,那么货币当局的政策调控则更为困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人民幣国际化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

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着手进行分析。

1.人民币国际化之前,货币的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Md/P=f(Y,w,Rm,R0,gP,u)

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Y表示实际恒久收入,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表示货币的预期实际收益率,R0表示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率,gP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u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由该函数表达式可知,实际货币需求量Md/P与Y成正比,与Rm,R0,w,gP成反比

2.人民币国际化后,货币的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Md/P=f1(Y1,w1,Rm1,R01,Gp1,u1)+f2(Y2,w2,Rm1,R02,Gp2,E)

其中,Md/P,Y1,w1,Rm1,R01,Gp1,u1的含义与人民币国际化之前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含义相同,Y2表示外国居民的实际恒久收入,w2表示外国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02表示外国投资者投资标的的预期收益率,gP2表示外国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外国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可以看出,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更为复杂,从而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加困难。由表达式可得,人民币国际化后,实际货币需求量Md/P与Y1,Y2,R02成正比,与Rm1,R01,w1,w2成反比关系。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当R02上升时,f2即对外国货币的需求量减少,而整体的货币需求量Md/P增加,即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增加。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

人民国际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分为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间接影响,通过汇率作为核心传递变量,将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传导到货币供应量上,具体方式为人民币国际化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的引起国内利率上升,从而使得国内货币供给量下降;另一条路径为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人民币国际化导致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变化,从而引起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具体的变化方向和数量则无法直接判断,需要进行实证分析来说明。

四、数据与模型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指标的选取。中国银行于2013年9月向全球发布“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CRI)”,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直观的反映了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境外流转方面的信息。将其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衡量的指标,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本文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的CRI信息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官网。

2.货币需求指标的选取。货币需求量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执行流通手段与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要量。根据剑桥方程式,MV=PT,我们可以得到V=PT/M,用GDP来代表分子PT,用广义货币供给量M2来替代分母M,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V的数据,进而选取货币流通速度V来代表货币需求量。本文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12月的的货币流通速度来表示货币需求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经计算得到。

3.货币供给指标的选取。对于货币供给量的衡量指标,本文选取大多数文献中选用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进行分析,并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二)模型的建立

1.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为了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对于我国国币需求量的具体影响效果,我们选取跨境人民币指数CRI与货币流通速度V,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V=C1*CRI+ε1

运用Eview3.1将数据代入拟合初步可得模型为:

V=-5.838736261e-06*CRI+0.04089362903

模型的可决系数R2=0.001523,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差。且F检验数值0.866629远大于设定的0.05,F检验未通过,这表明货币流通速度与跨境人民币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差,CRI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作用较小。做出货币流通速度与CRI之间的散点图可得图1,可以看出RI与货币流通速度之间并无明显的趋势性联系,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2.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为了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具体影响,我们选取跨境人民币指数CRI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M2=C2*CRI+ε2

运用Eviews3.1将数据代入拟合初步可得模型为:

M2=2110.870438*CRI+724795.5558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可决系数R2=0.584748,说明模型可以对所选的指标变量的58%左右的信息进行解释,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同时模型F检验指标为0.000054,远小于设定的α=0.05,说明模型通过F检验,CRI对M2有显著影响。CRI变量的系数2110.870为正值,这说明M2与CRI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跨境人民币指数对货币供给量有显著性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模型的拟合系数相对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样本数据较少,或者是数据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运用COR命令做出M2与CRI之间的散点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CRI数值的增大,M2也在随之增大,两者同方向变动,即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货币供给量也会不断地随之增加。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针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现状,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两个方面着手,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进行拟合优度分析与F检验,并通过绘制散点图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结论:

第一,从月度数据分析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货币的需求量影响较弱,两者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第二,从月度数据分析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货币的供给量影响较大,两者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我国货币供给量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地增加。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现实情况,为了能使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后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与制定提出如下的建议:

第一,完善人民币供给量的实时监测与人民币流动的预测估计。人民币国际化后,跨境人民币的流动将增强,我国货币的供给量统计的复杂性将会增强,同时离岸人民币市场将会给我国的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带来新的挑战。而目前我国在货币供应量的监测统计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若不能采取措施加强监测,则无法对货币供应量的最佳数量进行把握,进而会有可能造成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降低。我国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设立固定的实时流量监测部门或监测系统,对我国跨境流动的人民币数量进行统计,并及时的向货币当局进行反馈。这样,在大量货币外流时,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保证国内市场货币量的均衡;在大量货币内流时,及时的紧缩货币政策,减少供给量,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民币流动的预测估计,做到在货币流动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提前进行政策的调控,有效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二,合理确定货币供给量。虽然我国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很久,且我国已加入了SDR,但我国目前的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中,维持我国货币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货币当局不应为了追赶国际化的进程或为了促进国际化的推进而盲目的提高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应与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相匹配,使其与我国商品市场的发展相对应,不应操之过急,导致不必要的经济动荡或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盛樱波.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金融经济,2017,(16):7-9.

[2]何金旗,张瑞.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31(03):120-129.

[3]匡可可.人民幣国际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1):66-70.

[4]Frankel J A.The cost of capital in Japan:a survey[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Pacific Basin Working Paper Series,1991.

[5]Tavlas G S.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encies:the case of the US dollar and its challenger Euro[J].International Executive,1997,39(5): 581579.

[6]姜波克,张青龙.国际货币的两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5(4):1724.

[7]张喜玲.香港离岸人民币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作者简介:胡瀚文(1997-),女,山东临沂人,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