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
内容摘要: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突破了民办高校以往“外延式发展”模式,将办学重点由“重规模、求数量”,转变为“追求办学质量”上,正确处理好了“规模数量”与“办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追求。本文从促进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角度出发,探究了内涵式发展的现状,及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对实现内涵式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含义及现状 指标体系 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但是,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方式仅处于重规模扩张这种“滚雪式”发展阶段。在社会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愈发普及与规范的当今社会,民办高校这种“滚雪式”发展方式,所伴随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是无法回避,而且这种发展方式很难为民办高校提供续航的动力。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已经其实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对民办高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内涵式发展是相对此前外延式发展而言,具体是指以统合内部诸要素及资源作为动力一种发展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强调优化要素配置,提升质量,形态主要表现为内部要素这一属性。在此之前我国民版高校则是盲目“求规模,重数量”,忽视办学质量的提升。对于高校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将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能够提升质量和水平诸多要素上,从而使高校在内在上获得发展动力。
在高等教育日规范化的今天,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实现内涵式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对质量的关注比任何时候都强。当今社会人们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就如同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一样追求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服务。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曾提出:“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人们特别关注的部分。这是因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与期望,最终取决于教学科研人员、课程与学生的质量以及基础设施和学术环境的质量”[1]。如今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关注已经从办学规模上转移到办学质量上来。自上世纪80年出现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到后来出现的很多在规模上可以与不少公办高校相媲美“万人大学”,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是由于民办高校自筹资金维系运营而导致其为了求生存,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采取“以学养学”的模式维系下去,“重数量轻质量”,重硬件设施忽视软件实力,这种粗放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已陷入困境。而“内涵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阶段民办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在当今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
二.内涵式发展的现状
1.办学资金来源单一,发展后劲不足。我国多数民办高校是自筹资金办学,采取“以学养学”、“滚雪球”式发展的道路。其发展受制于学费积累,致使部分学校不能协调好投入与扩张二者间的关系,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和公办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处于弱势的局面并未改变。国家政策对公办大学的扶持,许多民办高校面对国内名校的竞争只能困境求生争取一息之地,而其在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及科研项目处于劣势地位。
3.民办高校学生生源逐渐萎缩。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民办高校本处于弱势地位,而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本来准备就就读民办高校的学生被公办院校分流,造成民办高校生源愈来愈少。另外,由于由来已久的“民办高校不如公办院校好”的观念,致使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低于与同等公办高校,这造成了民办高校生源萎缩。
三.内涵式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成
对高校而言,内涵式发展就是指统合内部诸要素及资源作为动力一种发展方式。它将提升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如辦学理念 、学校文化、教育研究、教师素质 、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统合从而获得内在发展动力。这些诸多要素互相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更加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就构成了内涵式发展的指标体系。
1.树立民办高校的先进教育理念
虽然民办高校仅仅只是私营性质的盈利机构,但其仍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因此其在经营管理中不应该仅仅把追逐准经济利润,应该有时代责任感,树立兼容并蓄,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要用求同存异的心态来鼓励不同观点的交织,本着以人为本、民主决策的理念优化教学管理,从服务社会角度出发,肩负起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
2.打造独具魅力的高校文化
文化是一种底蕴,一种精神,更是宝贵的财富。对于高校而言更是如此,可以所文化就是高校的灵魂与血脉。它是全体师生的灯塔,指引着全体师生不怕困难、积极拼搏的方向。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很多学校尚未形成自己的高校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是实现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独具魅力的高校文化,以文化育人,使高校文化成为所有师生的精神家园,必将为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插上一双强有力的翅膀。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监控制度
从培养目标着手建立质量体系,主抓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数据量化质量评估。诸如民办本科高校可通过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入学新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七个方面,收集教学质量数据进行量化考评。这样一来,教学质量数据量化考评制度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各个因素环节也就很直观呈现在人们眼前了。这就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建立规范的教师使用机制。
通过健全和完善教师使用机制,对于专业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学校要敢于委以重任,充分调动教师的自我能动性和创造性;要给教师自我进修学习留够充足时间。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使人力资源得合理配置,促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整体优化。
5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
21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提升教育质量,也就成为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坚定不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内在要求为基础,走内外结合道路,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要建立各种实践制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成才,建立起契合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制度[2]。
四.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
1.质量是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基石。
在高等教育普及情形下,提高质量是民办高校解决滚雪式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救命良药。质量是高等教育的赖以生存的土壤,是立身之本。伴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各个方面急需的人才,才能使教育恢复天然属性,回归本质要求。对于办学资金短缺、发展短暂的民办高校来说,提高办学质量无疑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2.设立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目标
规模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为内涵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外在条件,物质基础和长远发展的支撑。而内涵式发展则以优质的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学校规模的擴大提供了文化上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二者均衡协调发展,民办高校才能走得更远。
3.效益是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的
效益包含社会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是办学效果的具体表现。把社会效益放在民办高校发展首位,能够使学校更具社会影响力和对学生的更具吸引力,从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为了确保自身的续航能力,经济效益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同样是重中之重。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的双重最大化,是民办高校实现效益的最佳途径。
4.完善民办高校的大学制度,构建长效化发展机制。
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伯顿·克拉克认为:“制度上的信念在指导改革和改革合理化方面已经起着重要作用。”他指出,“有用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制度的理念”,要使大学成为“一个有用学习的场所”。[3]成熟的民办高校大学制度主要涵盖了三大方面:管理结构、师资力量配置、学科专业结构。民办高校要想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统合内部资源,合理配置诸多要素,整合组织管理机构,促进内部诸要素运行效率的提升,为内涵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根据需求科学调配师资资源,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师资团队,为内涵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结合自身特点,紧追市场步伐,搭建一支专业性强,竞争力高的学科构架,为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五.结语
内涵式发展是我国民办高校突破自我、焕发生机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当下其所面诸多问临问题和挣脱发展困境的有救命良方。当然实现内涵式发展朝夕而至的事,更不只是解决某一问题,做好某一方面的就能达成事,它需要民办高校重新树立完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从更深层次、更加广泛地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切切实实地推动民办高校发展到更大更强,实现民办高校的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春.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结构与规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9.
[2]樊继轩.高水平民办大学内涵式发展战略的结构要素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1):1-3.
[3]翟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2-1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JK2009)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