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

2018-03-26 02:16山水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例深度学科

山水

[摘 要]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自信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度学习则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亲和力和思考力,在发挥学科价值和提升学科素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文化建设、重视问题思考与合作学习、推进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将使更多的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课程改革倡导教育者更新理念,转变行为,切实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对数学课程提出新目标和新要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可见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深度学习,发展小学生的思考力、辨析力、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而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与其他学科有本质区别,他们特别需要外力的引领与支持,基于小学数学知识基础性、抽象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如何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逐步走向深度,进而积淀学科素养,应当成为一线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表现出以下问题:对数学缺乏学习自信,对挑战问题有畏难情绪;课上学习时间有限,合作思考质量不高;学困生学习参与度少,帮扶针对性不强;有效注意存在差异,学习质量效果不同;学生书写表达能力不强,抽象概括能力弱。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思考,强烈感觉到只有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領下,围绕学习主题,全程参与认知、思辨、概况的过程,获得有意义的发现,进而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

一、数学深度学习需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形成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对学生的关爱程度,良好的课堂文化有助于身处其中的学生积极、和谐、放松、自信地学习。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后数学学习方式的一次有意义变革,其根本是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思考的助力者,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扭转课堂角色定位,将学生的求知愿望和求知能力放在首位,相信学生、激励学生、陪伴学生走向探究、交流、展示的学习平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明确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安全需求层次较低,是人们普遍需要的需求,只有达到安全需求,才能向更高层次需求迈进。再看数学学习活动多数具有挑战性,小学生不会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积极地投入学习开展有价值的探索活动,也无法实现交流学习、客观表达、创新发展等学习行动,更谈不上诸多学科思想的积累和学习品质的积淀。因此为学生搭建温馨、民主、安全的课堂文化是深度学习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美化教室环境,增添绿色植物、布置展示墙面等方式柔化学习氛围;通过建立课堂内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让学习活动成为全体参与、分段达标的愉悦体验、获得学习有价值数学的深刻感悟;通过凸显学校文化,形成核心进步力量,构建学习过程中的团队文化、质疑文化、奖评文化等,让学生处于集体与个体之间,用自己的小进步赢得团队的大发展。

二、数学深度学习应当重视问题思考与合作学习

采用适切学习方式提高深度学习实效,通过问题牵引促进探究学习效能,让每一名学生经历着丰富多彩,富于挑战的学习活动,在思考与实践中理解数学本质、发展数学能力、应用数学方法、创新解决问题。数学深度学习相对于“单一、僵化、呆板”的原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方法”的新教学方式,更加强调教师要解读好教材、创设好情境、设计好问题、组织好学生、应用好所学。基于此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前提下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自主就是学生独立思考与个人认知的能力,合作就是小组内部分工完成研究内容,汇集所有成员力量找到最优解决方案。由此可见重视问题思考与合作学习是数学深度学习的关键。

(一)深度学习因年级不同侧重不同

一二年级学生因为思维水平与数学知识储备较中高年级有一定差距,所以这个年级深度学习以激发数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模仿发现为主,课堂教学时以“明理探法”为主;中高年级学生具备基础性数学知识,语言与思维有一定的协调性,所以他们的深度学习以自主探究,合作发现,综合运用为主。

(二)深度学习因课型不同教学流程不同

小学数学有三种基本课型,即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在实施深度学习时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应有所区别,从提高学生学习力的原点出发,将数学课堂文化融入其中,师生间通过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利用观察与操作、表达与倾听、领悟与模仿等手段,循序渐进地提高数学思考力,尤其在学困生的指导与帮扶上,更要改变课后习题辅导的观念,让学困生在新课学习中就厘清知识、掌握方法、赶上队伍。

(三)深度学习因课例不同探究的问题差异显著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领域,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交错学习,循环递进,在不同学段内容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内容与课型的关系,在“数与代数”类课例中要凸显算理与方法的对比,突出概念与规则的形成演变过程,刻画规律与计量的内在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类课例中要强调观察与操作的必要性,发挥想象与比较的直观作用,建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统计与概率”类课例中要贯穿数据整理与数据分析的活动要求,重视语言概况与数学推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综合与实践”类课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综合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三、数学深度学习还要立足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渐进发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由“综合与实践”领域拓展到不少于10%课时量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变化改变了原来“综合与实践”课时少,内容不连贯的弊端,更加突出对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深度学习要立足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修订后)共有20次“综合与实践”。按照学生开展活动时的学习方式分五种类型,即:数学游戏类、操作体验类、调查分析类、设计方案类、实验研究类。这五类“综合与实践”教材中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情境,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活动,重点是注重活动过程的全员参与、活动感受的真实表达、活动材料的准备收集、活动方案的设计调整、活动成果的展示提炼。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特殊节日、社区寻访、竞赛活动、单元学习主题等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探寻秋天”可以运用统计知识记录气温变化,了解本地区秋季的平均温度;“我爱祖国”则利用比例尺知识绘制国旗、区域地图并标注曾经游历的地方;通过“设计小区停车位”“1分钟跳绳记录”“神奇的数字”等,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探寻之旅,在猜想与验证、构建与认知、应用与创新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独特魅力,让学生们喜爱数学、热爱数学。

总之,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不应局限于某个课例、某位教师来达成深度学习,而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态化地开展落实。笔者相信,在重视课堂文化营造,加强合作学习效能,深化问题推演运用,全力推进学科综合实践后,小学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将慢慢积淀发光。

[参 考 文 献]

[1]Eric Jensen LeAnn Nickelsen(美)著.温暖译.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王永春著.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课例深度学科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课例
“超学科”来啦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