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珍
百色市文明小学 广西百色 533000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在交流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容纳他人的观点,养成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二)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四)每个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全面负责小组工作。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小组成员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而整个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习中教师不仅只是出示带有启发性的自学思考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渔之技”“学之法”,一句话,就是使学生能学。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掌握了新知。总之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有具体的讨论、操作、交流的内容,每一个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呼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发展。为了解决新的复杂问题需要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学生间的合作往往胜过个人的努力;在决定任务和评价作业时,学生间合作讨论所形成的一致意见往往更有效。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彼此之间的互补性,学会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自觉地改进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
(一)学生自评
先每小组的成员按成绩编号。学生自评主要由成绩较差的学生轮流主持。如:复习旧知 阶段:学生展示完后,让每组后一名组间互看。根据书写,布局,正确与否三方面在黑板上得分。书写布局和答案各二分全对得六分。这样每组后几名要给别人批改得分自己就先掌握起来。从而调动了后进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自评可组内互评或组间对评。
(二)组评
例如:基础训练阶段:学生板演后,可让中游学生给小组从书写、步骤,正确与否量化得分。组评时可以组内评,组间评。评价人教师还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随机叫号。这样就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在组长带领下交流讨论问题直到都掌握。
(三)师评
例如:拓展提升阶段。题目难度增加,要解出问题须小组的合作。教师从合作的程度,探究的深度,答案的准确程度给予打分。在给予学生评价时,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我们可以更有艺术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到底欠缺在哪儿,或是胜于别人何处。
(四)奖励
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进步个人,制定相应奖励机制。如给家长电话报喜、评优加分、板报贴照等。
总之,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合作学习的意义愈显重要。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个人独立学习都是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选择,要因学习进程与内容需要灵活安排,没有必要每节课都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更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