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集思教授2007年所著《养老金管理的未来——综合设计、治理与投资》一书,去年10月发行了中文版。作者又是个加拿大人。但与布鲁斯·利特尔《拯救未来》(本刊今年10月期的“社保义理”曾有介绍——编者)主要回顾本国养老金改革历程不同的是,这部著作侧重于讨论21世纪全球养老金的走向和管理问题,其中一些观点对我们今天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或许有所启迪。试举几例:
作者首先提出的问题是: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养老金模式?他分析:传统的DB(收入确定型)计划要求参与人必须作出缴费率与投资决策,结果是投资没有重点,退休后的财务成果持续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传统的DC(供款确定型)计划不切实际地认为青年人和老年人有着同样的风险容忍度,把他们归集在同一张资产负债表上,或完全消除风险,或致力于承担更多风险。二者都削弱了养老金能起的代际理性投资者的作用。他主张,按照“双目标—双工具”思路来设计21世纪的养老金体系:员工及其雇主的负担能力目标,配以长期收益积累方案的政策工具;养老金支付安全目标,配以资产负债方案的政策工具。他推荐以“目标待遇确定型计划”(TB)或“期望确定型计划”(DA)作为具体模式,二者都是瞄准多目标进行综合设计的:一是目标收入替代率——退休后需要多少收入来维持适当的生活标准;二是目标缴费率——考虑到工作年限、寿命和真实的投资净回报率等现实假设,应该留出多少钱来实现养老金的目标;三是没有代际财富转移——检验养老金设计是否符合代际公平;四是长期的财富创造能力——养老金管理机构有能力通过良好管理的长期投资项目来生成健康的多期现金流;五是保障支付安全性的购买能力——养老金计划参与人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终身支付的收入流。
这一番阐述,至少提示我们:对养老金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不必拘泥于传统的DC或DB模式窠臼,完全可以换个思路进行创新。比如养老金政策制定者常常困扰于保障退休待遇水平和减轻缴费者负担的双重压力,而TB/DA模式的突破在于,超越固化式的替代率定值,主要依据“退休后需要多少收入来维持适当的生活标准”来厘定替代率,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如社会总体收入水平提高,而恩格尔系数大大降低等),在满足维持退休者正常生活需要的养老金水平的同时,庶几可以支持适当降低费率的目标。而把“三个支柱”并联起来作综合设计,更多通过规范的市场投资获取资金收益,多几条“财路”,比把“宝”全都押在基本养老金计划上更利于双重目标的实现。
关于代际公平,作者略带尖刻地评论:“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来享受当下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例如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没有留存养老金的盈余以备不时之需,而把盈余花在提高养老金福利和暂停缴费上。”一个典型的现象是,下一代人一直都不在养老金计划的谈判桌上,因此他们往往承担了风险而无法为自己获得补偿的利益来发声。他认为,公平对待当代养老金领取者和那些离退休还有几十年的青年员工的财务需求,不偏不倚,是养老基金的职责所在。给出的解决办法,一是提高制度的包容性,使所有员工都有公平的机会来为退休做准备,他提到一些国家案例,如英国依托全国就业储蓄信托行动(NEST)引领灵活就业者参保,美国和加拿大也在推进提升非正规就业工作场所养老金覆盖率的战略。二是在养老金投资决策中公平地体现未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摒弃一刀切模式,转为根据参与人年龄等因素来考虑个体需求的差异,即个人养老金投资于安全资产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自动提高,而这些资产的久期则自动缩短。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覆盖9.3亿人,规模举世无双;而尚游离在外的1亿多人中基本都是对自己未来风险缺乏足够认知的青年人(尤以流动就业者为主),他们未参保有各种缘由,其中也不乏有人对养老保险抱有“为什么我缴钱给别人养老”的偏颇态度。因此,正在大力开展的“全民参保计划”不仅是一项经办行动,也是优化政策设计和积极社会宣示的过程。在构建共识方面,我们要逐步弱化政府“代为做主”的立场,通过组织更多的代际讨论,让“领取的一代”与“缴费的一代”充分沟通,了解彼此关切,共同探索对全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代际公平方案,在“提待遇”与“降费率”之间取得平衡。在技术改良方面,未尝不可以考虑将来把第一、第二支柱的个人账户归并,并按年龄层分段设计投资组合,使青年一代能获得更富激励性的长期收益,而使老年人得到期限较短、但安全性更高的支付保障。
说到养老金投资,作者指出:“二战”以后,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金成为生产资料占主导地位的所有者。“超过30万亿美元的养老金部门,是截至目前按照信托责任开展代际投资的最大投资者群体。”而成功有效的养老金机构,首先要与计划参与人利益一致,因为养老金投资机构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帮助计划参与人在退休后维持生活标准,所以其投资策略应当聚焦于利益相关方的风险,而不是投资经理的风险。作者由此作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断言——“最有能力管理TB/DA计划、且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养老金机构,应具备非商业的特征”!明智的投资理念是养老金机构成功的又一个驱动要素。作者强烈批判对养老金作“选美比赛”式的短期投资——一帮专业人士参与一个连续的零和博弈游戏,猜测6个月之后市场将认为哪些投资最出色;他认为“真正的投资”应当更加关注投资产生收益流的规模、质量和增长,更加关注被投资机构的治理和管理效率。这是一项艰苦工作——是将储蓄转化为生产资本的物理过程,将不确定的现金流投入到近期和遥远未来进而判断它们是否达到或超过某些预设的回报率。因此,养老金机构应当寻找那些“被这种组织使命吸引的人”。
我国各项养老基金总的结存规模超过7.5万亿元,虽然折合美元只有1万多亿元,在全球占比不高,但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我国养老金投资的方针,始终强调安全第一,追求长期稳定收益。这无疑是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但尚停留在投资策略方面。从本书论述中,我们看到了文化层面的内涵——对养老金机构属性的研判、选人标准及使命确立等。这确实别开生面,足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对包括基本养老基金、职业性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在内的投资管理主体,到底应如何定性,如何规范其运行机制?有一件事需尽早动手——改变养老金按业态分割投资的格局,朝着专营化方向发展。如果能培育起一批长期专注于养老金的优秀投资机构,必将更有利于这笔巨额“代际投资”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对养老金投资机构的监管,也不应刻板地局限于几个量化指标,还应包括指导和监督其提升治理理念——对受托责任的理解、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机构组织设计及文化建设等。作者曾数次对几十家养老金机构进行45项问题调查,把加总得分最低的6项答案作为治理的薄弱环节。这种方法,可以作为我们监管工作的一个借鉴。
本书论及养老金投资,视野并不限于经济、金融领域,而是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如涉及社会学范畴,引入行为经济学——要接受人们不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追求者”、而是“有限的理性满足者”的现实,即他们在作出财务决策时会大量试错,因而要用生物-进化的方法代替机械-物理方法来理解投资市场及参与者的贪婪和恐惧。又如涉及资源环境领域,建议养老金机构要检测所投资领域的多种风险因素——低碳技术发展导致的行业退出或转型,气候变化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国家及国际层面的新环保法令带来的产业变革等。总之,不应以“假定过去总是明天的指南”的懒惰思维来框定现实,而应以发展的眼光来设想养老金管理的未来。
这是又一个可能使我们获益的视角。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养老保障体系属于社会建设领域,以往我们比较容易把它与政治(法律体系和治理能力)、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文化(历史传统)建设联系起来,而较少考察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现在看来,至少有两个重要关联:一是如果环境恶化,加大公众维持基本生存和健康的支出,必然增大养老成本;二是如果养老金机构受短期利益诱惑而投资于高碳排放行业,必然损失养老金的长期利益。
最后,引述几句作者总括性的话:“养老金革命永远不会完全结束。我们能实际期盼的最好情景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前进。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完善的思路来指导养老金设计、治理和投资领域;第二,数以万计投身于全球养老金体系的各类人士坚定不移的引导。”这话颇有见地。多年前,中国的领袖也作过同样的论断——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对所有养老保障工作者来说,这是追求,也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