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合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恰当地应用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运用不当,不但浪费学生时间,还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时要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适时性,还要掌握实现它的有效性的特征,这样才能实现有质量的教学。
关键词 小组合作;适时;必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O1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141-01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主体作用的根本转变,是避免“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最好措施。于是对于“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探索也有了近20年的时间,就“小组合作”一个话题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到了精细化程度,可谓是“如火如荼”,但效果如何,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只是热闹而已,要想实现“有质量”的教学,有必要研究一下它的价值取向。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适时性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学校领导、教研机构把小组合作学习做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项硬性指标,也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每堂课中总要安排小组合作,于是小组合作学习便成了课堂教学程式化的必需环节。这样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也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在人教版四年级《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请同学们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用“ ”画出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这句话中教师提出了三个学习要求:“读课文,合作学习,画句子”,从逻辑上来说,没有问题,可是仔细体会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为什么不“边读边画”呢?如果有了难度再合作研究不是正好吗?所以实现小组合作學习的价值,首先要看合作有没有必要!要让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不合作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意义!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一个什么时间合适的问题。如果说按照我们常规的“导扶放”三个教学环节的话,我认为“扶的环节”最适宜应用。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田忌赛马》一节时,教师也用了三张扑克牌与学生进行对垒,教师让学生先出牌,可是每次都是学生输,学生们很纳闷,是什么原因呢?此时教师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让一个组内两名学生进行演示,另外两名学生进行观察,这里的战术到底是什么?一番较量之后,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既要掌握对方都有什么牌,还要保证后出牌才能取胜!在这环节中学生通过合作,应用了教师导的方法,通过合作解决了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只有在学生需要同伴互助时,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这时进行合作才有价值!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特征
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既要有必要,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还要把握的是“有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呢?
(一)有简单的规划。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分清谁做什么,进行合理的分工。因为有的同学需要课前去做的,比如查阅资料;还要给不同层次位置的成员提出相应的合作要求,自己应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二)有自主研习的过程。合作学习过程中研习是核心。为更好实现合作的目的,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对于每名学生的要求,要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最佳。
(三)既要有形成的结论或共识,还可以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分歧。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后,都会形成一个小组意见,这似乎已经成为定式,但这又不是固定的模式,一个小组成员意见也未必一致,可以求同存异!
(四)有代表的汇报,有成员的补充,还要有体现小组观点的答疑;要产生不同观点的争论,有争论才有价值,不能是唯好学生论。
(五)有必要的教师点播或评价。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对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的组织,汇报展示,尤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方面,要有导向性、有侧重点的给予评价,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下次合作时知道应该如何做才算好,才算有效。
基于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有难度、有必要时恰当地安排合作学习,这里的观点“不是有就好,而是恰当的有才好”。同时注意小组合作中一定要有分工、有合作,能够调动每名小组成员的最大能量,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实现有质量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