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晨 王天泥
(1.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2.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1997年,国家9部委联合发文实施“知识工程”项目,将全民阅读工作提升至国家文化政策层面;2006年4月,国家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五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国家公布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中多次提及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一系列政策使“全民阅读深入人心,也促使全国各级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得如火如荼。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全民阅读推广有着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笔者以文化部办公厅开展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为契机,选取辽宁省14家地级市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对其所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力求充分展现所调研区域的现实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现实有效的可行性建议,增强全民阅读意识,让公众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益处。
笔者以“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为检索词,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我国最早发表的相关论文是2006年肖永英、陈永娴的《阅读推广计划——深圳市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机遇》。自2006年起,该研究主题的发文量快速增长,逐年上升,近年来并无减缓的趋势,说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至今仍是图书情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从主要研究人物来看,范并思发表论文23篇,发文量位居榜首,且其发表的《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一文被引频次同样位居榜首。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可概括为5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如范并思、张怀涛等人对阅读推广定义、目标人群、理论流派等方面的研究;阅读推广活动的调研与分析,如各地阅读推广活动案例分析与启示、区域性阅读推广问题与对策的提出等;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推广研究,如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等;数字阅读推广研究,如数字阅读推广的现状、微信平台的使用等;阅读推广活动评估评价研究,如针对活动效能效用的研究、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国家对阅读理念的倡导,阅读推广活动在我国逐渐升温,并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热点[2]。特别是在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针对“世界读书日”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宣传活动,使得“世界读书日”进入全国大众的视野。从2006年起,此后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国家有关部门都会发布倡导全民阅读的倡议书或通知,推动和指导“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开展[3]。十余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服务方式的创新:温州市图书馆引用银行理财机制,将知识信息像金钱一样存储,通过“利诱”,让未成年人意识到知识这一财富,促进未成年人积极阅读[4];如技术手段的创新:金陵图书馆利用多媒体结合绘本内容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等[5]。同时,国家也意识到阅读推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自2011年起国家实施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政策,中西部地区图书馆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后,其阅读推广得到迅速发展,正在逐步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如贵州省图书馆推出了一年一度的“贵阳市社区儿童图书音乐节”活动[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提出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发展目标等[7]。文化部于2013年组织开展的第五次公共图书馆定级评估中增加了“阅读推广活动”指标,极大地提升了全国各级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对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视程度。
笔者以辽宁省所辖14家地级市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通过访问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话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各图书馆2013年到2017年间所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形式、对象、时间、宣传渠道等信息进行收集。其中因网站更新、发布信息不全等原因,导致个别馆在所调研时间段内的信息收集不全,笔者则根据图书馆年报、网站、微信、微博等所能统计到的所有信息为准,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所调查的14家公共图书馆均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从整体上看,沈阳市图书馆和大连市图书馆两家实力较强,其他12家图书馆因资金、人员、场地等原因,在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和活动数量等方面相对弱一些,但各馆均能根据自身实际,从不同层面为读者提供了阅读推广服务。
3.2.1 活动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各馆均推出具有特色内容的阅读推广活动,其一,各基层图书馆在近几年逐渐推出关于本土地域历史文化方面内容的活动,如本溪馆的“本溪地域寻踪”、锦州馆的“诗说锦州”、盘锦馆的“辽河口文化”等。其二,活动内容更具有娱乐趣味性,如沈阳馆的“星期六剧场”演出、大连馆的“白云吟唱团”、抚顺市、锦州市、辽阳市图书馆与各地广播频道合作,开展有声阅读活动等。其三,大多数馆关注到活动的连续性,开展系列性活动,如鞍山馆的“齐家讲坛”、盘锦馆“公众审美教育系列展览”、大连馆的白云书院讲座、抚顺馆的辽海·浑河讲坛等。其四,部分馆已建立品牌意识,但真正形成品牌的并不多,自主原创品牌活动很少,如葫芦岛馆的“玫瑰之行”图书捐赠活动,图书馆将自己作为中介部门,到学校组织师生捐书,后将获捐赠图书送到贫困山区孩子手中,并为捐书之人回赠玫瑰花鼓励。整体来看,各馆所推出的阅读推广活动内容丰富,但自主原创活动品牌不突出。
3.2.2 活动形式
14家基层馆共开展约15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见表1)。从数据上看,各馆开展活动依然偏好传统性活动形式,如阅读推荐、讲座、展览等,其余9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均与各基层馆的软硬件实力相关。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各馆通常围绕自身资源进行,由于读者需求不定,各馆虽积极开展,但各馆投入力度与用户参与均较为消极。在线下活动方面,对人力、物力的依赖度更明显,如大连馆的“白云吟唱团”,成员全由图书馆馆员组成,研究清代以来大连地区(特别是南金书院和横山书院)的吟咏方法,并融会、吸收西洋声乐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创作,为社会各界演出。整体来看,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偏好传统形式,缺乏创新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图书馆软件、硬件等综合实力的制约。
表1 辽宁省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形式统计
3.2.3 活动对象
14家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目标对象大致可分7类(见图1)。(1)青少年儿童:面向青少年读者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图书馆最多,共有13家,说明图书馆已意识到阅读要从小抓起,青少年已成为基层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最主要的目标用户。(2)老年人读者:有7家图书馆专门针对老年人读者开展了相应的阅读推广活动,如丹东、营口、朝阳、辽阳等市图书馆的老年电脑班;本溪馆、营口馆开展的为老年人读者“送书”活动等。(3)残疾人士:针对残障人士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图书馆有6家,由于残障人士又可分身体障碍、智力缺陷等,各馆活动形式也不尽相同。(4)农民、工人、军人警察、其他特定群体读者:针对这几类目标对象,图书馆举办的活动方式通常为“送书”,送书下乡、送书到流动点等,根据各类对象特点,将书分类,送至不同活动地点。综上,各馆对青少年儿童的关注度较高,对个性化服务有待加强。
图1 阅读推广活动的目标对象
3.2.4 活动时间
阅读推广活动时间一般可以分为年度性系列活动、常态性系列活动、平常活动三大类,三者之间有部分交叉。年度性系列活动,一般在国际或国家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由政府部门带头,图书馆举办各类活动,如读书节、服务宣传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等。据调查,14家图书馆全部开展了年度性系列活动。图书馆的常态性系列活动,是指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一系列同形式活动,各馆通常会为该系列冠以一个统一名称,此类活动通常可以定义为各馆的品牌性活动。平常活动是指各馆依照其自身条件与用户需要,在任意时间举办的活动,但通常依据节日、纪念日、寒暑假时间举办的较多,如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有9家图书馆,儿童节有3家。总体来说,除去常态性系列活动外,各馆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4-5月份,时间比较集中,不够分散,缺乏常态化发展机制。
3.2.5 活动宣传渠道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宣传渠道也悄然而变,逐渐由传统媒体向新网络媒体趋近。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各馆对于宣传渠道的选择均倾向于使用微信公众号并且其更新率可达100%,各馆的微信公众号多为可每天发布消息的订阅号,其中有4家图书馆意识到单独一个服务号或订阅号的功能局限无法满足其自身需求,因此将二者搭配使用。与微信相比,各馆在网站和微博上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弱,在网站上及时更新活动信息的只有8家图书馆,更新率只有57.14%;而在微博上及时更新活动信息的只有4家图书馆。总体而言,对于活动的宣传,各馆主要通过微信进行,对其他宣传途径的利用率不高。
表2 阅读推广活动宣传渠道统计
品牌活动的推出不仅可以增强活动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加深了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打造品牌化活动既要有品牌意识,又要具有系统的品牌化运作模式。一个品牌的创建,不是浅层的“特色活动”,而是通过不断调整品牌定位,丰富活动内容,最终确定品牌战略的过程。同时品牌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应随内外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升级。风靡全球的“一城一书”活动就是最好的例子,1998年位于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的华盛顿州图书馆中心主任南希·波尔(Nancy Pearl),推出了“假如西雅图民众共读一本书”活动,后来衍生成为全美的“一城一书”阅读活动,随后新加坡、台北等全球200多个城市也都陆续效仿举办此类活动[8]。现阶段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品牌活动多处于初级阶段,各馆的特色活动多处于浅层阶段,但极具发展潜力,图书馆应重视深化特色活动内容,并注重内容上的“精致”,从而完善品牌化活动的建设。
阅读推广活动形式的创新可以分两类:一类为根据现有的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在原基础上进行改革,增添新元素,如将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这种创新方式可以将传统的活动形式变得新颖,从而吸引读者参与。另一类创新方式为创造新的活动形式,如真人图书馆、读者沙龙等都曾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产物,并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9]无论哪种创新方式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参与,因此,活动形式中的黏性创意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阅读推广可充分借鉴由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提出的“创意黏性”理念中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六大原则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提高活动黏性,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与参与。
保障信息公平要求图书馆应面向全体公民服务,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其有能力自主选择与完成阅读内容,阅读推广活动对其来说属于辅助性活动;而对于因年龄、环境、认知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特殊群体来说,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则是一种建立、改造、重塑个体阅读行为的服务[10]。此处的特殊群体不仅指弱势群体,还包括拥有某属性的特定对象群体,如多元化家庭、女性读者群体等。国内外均应对此进行关注,如美国、英国开展的“阅读是根本”活动,将教育资源配置适度倾斜于家境贫困儿童,以减少早期教育差距[11];我国范并思教授多次提到“阅读推广的目标人群是全体公民,重点是特殊人群。”因此,图书馆应加大特殊群体阅读推广活动的投入力度,针对特殊群体尽最大可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阅读推广方案,塑造符合各个群体的个性化服务。[12]
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公众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常态化、持续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要在意识上做出改变,应将阅读推广活动作为基础业务来常抓不懈[13],应做到细水长流,而不是仅关注重点时间,年度性活动要办,但不能本末倒置[14],应注重建立阅读推广的长效运行机制。深圳少儿图书馆推出的“喜阅365”——亲子共读计划,通过创建爱读网、喜悦微博,一年365天每天推荐一本好书,该活动从2011年推出一直坚持至今[15],将活动真正做到常态化。各基层公共图书馆可尝试借鉴成功经验,运用多种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推广长效运行机制,将阅读推广活动当作日常工作一样开展[16],使阅读推广活动体系化,科学填补平常时间活动空缺,保障活动的衔接性与持续性,推动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发展。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推销,好的活动需要好的宣传。图书馆首先要提高宣传意识,将读者“引进来”,阅读推广活动与宣传之间要保持均衡性,即在充分准备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应对活动宣传倾注一定精力,为良好的活动效果提供一定的前期保障。如嘉兴市各市(区县)公共图书馆现已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成功推出了“文化有约”“读者有约”“活动预告”等活动预约服务品牌[17]。同时,宣传推广的渠道之间也应保持均衡性,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做宣传的时候应考虑周全,尽可能地完善其所运用的每一种宣传渠道中的活动信息,并积极引进新兴媒介助力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18],提升活动辐射力,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夯实基础。
阅读推广就是让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让不爱阅读的人开始阅读,让喜欢阅读的人爱上阅读,让爱上阅读的人更加无法自拔。[19]如何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一直是图书馆界探讨的热门课题,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覆盖率高,可与当地读者直接“交流”的窗口更应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必须从源头上找到问题所在,对活动内容、形式、对象、时间与宣传渠道进行深入思考,各个击破,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阅读推广活动系统,为建设阅读型社会贡献力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