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摘 要:文章从突破思维定式、创新教学方法,关注课堂细节、激发学习动力,怀揣仁爱之心、增强学生自信三方面,研究教师如何用爱的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关键词:德育;爱的教育;自信;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012-0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队日活动时说:“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在2015年农历春节前夕到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两段话让教师有了深刻的启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引导学生们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
一、突破思维定式,创新教学方法
(1)用爱开启学生的探索之门。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但它越吹,行人把衣服裹得越紧;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也被称为“温暖法则”。一次温暖的教育,很有可能照亮孩子的一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是什么,不就是要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并促使它生根发芽,让孩子成为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吗?学生听教师的话,是因为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所以会听从教师的教导。因此,教师要从心底里关心他们,想方设法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教师每天走进教室,要看看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发现谁跟平时不一样,就多与其沟通,尽最大的能力去开解他,帮助他解决困难。时间一长,教师的话就会越来越有力度,对学生的引导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多媒体敲开学生探索之门。要改变教学模式,多媒体无疑是一剂良药。它样式多变,且内容新颖,广受学生们的喜爱。比如在英语课堂上,传统的单词教学只能是教师读,学生模仿,不能保证教师的发音是纯正的。有了多媒体就不一样了,它的展现形式一般都是动态的,教师可以下载原版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英文歌曲、歌谣等形式来配合。这样既符合学生的生活体会,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习。
二、关注课堂细节,激发学习动力
(1)把握课堂的过渡时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细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把握好任何教育过渡时机,它并不全是由教学环节左右的,很多时候课堂都是多变的、随机的。例如,一次英语课上,教师发现小C同学的情绪很低落,两只手抱在一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他可是班里的“小魔头”,经常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还拒绝帮助同学,不肯与老师交流。每次教师试图与他谈话,他都很抗拒老师,让人很是头疼。教师向他周围的同学了解了情况,原来明天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请同学到家里一起庆祝生日,可是周围的同学都拒绝了他,没有人愿意参加。借这个机会,教师对同学们说:“小C同学心里想着大家,在天冷的时候每次为大家添煤,在严冬时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他做得很好,老师很感谢他,你们呢?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现在他正渴望大家的加入,大家该怎么做呢?”学生们听教师这么一说,很快就有人举起手来,表示愿意参加,整个班级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注重学生的反馈。一堂课的精彩之处,不是看教师的教学技巧有多高,而是看学生的反馈情况如何。同样一堂课每次教授,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应始终把握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還要满足有余力的同学的学习热情。
三、怀揣仁爱之心,增强学生自信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爱心是师生友情的桥梁。爱能融化世界的寒冰,爱可以把心灵点亮、把热血点燃。”学生年少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批评学生也就成为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而人在犯错误时,往往都会产生自责心理,如果教师试着去使用“南风”,看起来平淡无奇、缺乏力度,但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就要给学生留“面子”,给“台阶”。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牢固树立“引导好于强迫”的理念,对他们多一分宽容和鼓励,少一分责备和批评,让其自发自醒,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喜欢他们、关心他们。正如《冷冉教育文集》中所说的那样:“由不自觉地犯错误到自觉地不犯错误,这就是学习。促进这种学习就是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花莫过育花人,育人要比育花难”。因此,在教育这条路上教师要不断摸索前行,让爱的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都能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冷冉.冷冉教育文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2]刘德儒.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