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源
摘要:高原训练一直用于耐力项目上面,在格斗项目上较为少见,新疆拳击队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期间在多巴高原训练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高原训练,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获得一金二银的成绩。方法:在运动员上高原前和高原训练第10天以及高原训练第20天,下高原第7天、下高原第14天和下高原第21天早上8:30-9:30抽取静脉血。测试运动员在高原和下高原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T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论:运动员免疫指标在上高原不断升高(P<0.01),下高原后与高原第20天相比白细胞数量持续下降(P<0.01)。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上高原后不断上升(P<0.01),下高原后逐渐下降,在下高原后第14天有小幅度升高。红细胞压积在高原上先下降后上升,下高原后运动员红细胞压积持续下降。(p<0.01)红细胞平均體积在上高原后先降低后升高,下高原后运动员的红细胞平均体积持续上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在高原和下高原有小幅度变化,但是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高原训练
拳击训练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平均体积
1前言
高原训练主要利用海拔高度氧分压低和运动训练对机体双重刺激使机体能力提升。有研究表明高原训练主要是由于高原的分压低促使EPO上升进而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促使机体运氧和输送二氧化碳能力增强。有学者经过测算血红蛋白每增加1g最大摄氧量增加3ml/min。血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媒介,外界任何刺激都会使机体进行自我调节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高原训练导致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能力增加。拳击运动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要求都较高,这就要求血液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特性。研究拳击高原到赛前的血液指标变化为拳击项目赛前高原训练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新疆拳击队备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运会男性运动员16名,其中哈萨克族4名维吾尔族12名。国际健将1名,国家健将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7名、国家二级运动员2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Google文献检索等网络平台,检索有高原训练的期刊、论文及学术报告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和阅读研究,了解高原训练的相关基础知识为研究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2.2实验法
在上高原前(2017年6月14日)、上高原后第10天(2017年6月23日)、上高原后20天(2017年7月7日)、下高原后第7天(2017年7月14日)、下高原后第14天(2017年7月23日)和下高原后第21天(2017年7月28日)早上8:40-9:30采集运动员静脉血利用日本SYSMEX公司产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运动员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TC)。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研究结果
3.1.1免疫细胞的变化
(1)由图1可知运动员在上高原后白细胞数量逐渐上升(P<0.01),上高原第20天运动员白细胞数量明显上升,在下高原后直至直到赛前前一周运动员白细胞数量一直处于下降状态(P<0.01)。
(2)由图2可知运动员在上高原后NE%细胞先降后升,下高原后NE%细胞缓慢上升。上高原后第10天和第20天运动员的NE%细胞与上高原前有明显下降。(P<0.01)
(3)图3可知运动员在上高原后LY%细胞明显上升(P<0.01)在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LY%细胞相对持平,在下高原后运动员LY%细胞逐渐下降,与在高原上相比下高原后运动员的LY%细胞明显下降(P<0.01)。
3.1.2红细胞等指标变化
(1)由图4可知,上高原第10天和上高原20天与上高原前相比红细胞数量明显上升(P<0.01),下高原后第7天、下高原后第14天和下高原后第21天运动员红细胞持续下降(P<0.01)。在下高原后第21天运动员的平均红细胞数量比上高原低。
(2)在上高原后运动员血红蛋白持续上升,在上高原后第20天血红蛋白达到高峰。下高原后与高原训练第20天相比运动员血红蛋白持续下降,下高原后第7天血红蛋白下降比较明显(P<0.01)。在下高原训练第21天下降最为显著(P<0.01)。在下高原后第7天和下高原后第14天运动员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基本持平。
3.1.3红细胞压积
由图5可知红细胞压积在上高原后10天显著下降(P<0.01),在上高原后第20天与上高原第10天红细胞压积上升,下高原后运动员细胞压积逐渐下降在下高原后和下高原第14天和第21天与在高原第20天相比运动员的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P<0.01)
3.1.4红细胞分布宽度
由图7可知在上高原后第10天与第20天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上升(P<0.01),与高原训练第20天相比下高原后第7、14天和下高原后第21天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下降。(P<0.01)
由图8可知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在上高原后有小幅度降低,在高原上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下高原后第14天运动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有小幅度升高,之后下降。但是在上高原和下高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图9可知运动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在上高原初期降低,随着在高原上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逐渐升高,在下高原后运动员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持续升高。在下高原后第14天达到峰值。随后红细胞平均浓度开始下降在上高原和下高原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4.1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能力的影响
白细胞具有变形运动、趋化性、吞噬、分泌等多种生理特性,在特异抗体和某些激活产物作用下,白细胞对外源性异物的识别和吞噬作用可加强。有研究报道认为高原地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值和比例与平原地区无明显差异。但高原对它们有一定影响。根据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不同,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有研究表明,在海拔(1891m)运动员集训一周后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比例明显增高。
体内白细胞的变化反应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外界应激的反应。体内白细胞的变化受训练的负荷和高原的缺氧程度都有关系。王刚等对三种模式的高原训练对人体白细胞的影响发现,白细胞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高原训练对机体的免疫能力是有影响的。Pederse认为高原训练时机体在缺氧的环境下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会更加明显。高原训练前10天白细胞的数量增加(P<0.05)较明显,NE%细胞则降低,LY%细胞则升高,这可能是由于上高原后红运动员在高原缺氧和运动负荷的双重刺激下造成的,此研究与Pedersen研究结果相似。在高原训练第20天白细胞的数量降为最低。下高原后逐渐升高,这是由于下高原后运动强度逐渐加大导致免疫能力暂时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高强度的训练造成机体免疫“空窗期”。在高原训练第20天运动员的白细胞与上高原第10天相比较白细胞数量明显要低,NE%则与上高原第10天基本保持一致,LY%细胞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承受的负荷逐渐加大导致的肌肉轻微损伤引起。在下高原后运动在第一周作为下高原后的适应性训练,运动负荷逐渐增加,运动员NE%细胞在下高原训练过程处于先升后降,而LY%细胞则是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下高原后运动员承受的運动负荷升高和运动员由于控体重造成体内细胞老化造成的。
4.2运动员在高原上的红细胞的变化
高原训练是利用高原氧分压低对机体产生刺激,促使体内血红蛋白增加从而导致运动员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力增强。大量学者专家认为高原训练可以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拳击运动集、技术、体能、心理等为一体的综合运动项目。有研究表明完善拳击运动有氧保障系统是提高其它工作能力的条件之一。新疆拳击少数民族运动员在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在上高原第10天和上高原第20天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持续上升(P<0.01)。在下高原后第7天、下高原第14天和第21天运动员红细胞水平逐渐下降。在高原初期训练期间第10天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数量以及红细胞压积都升高。血红蛋白升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血液浓缩造成血红蛋白数量增加。二是由于单位体积红细胞数量增加造成血红蛋白蛋白数量增加。在高原训练期间MCH变化基本平稳,但是MCHC在高原训练第10天明显低于上高原前说明拳击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加是由于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数量增加。血红蛋白数量的增加导致运动员的携氧氧能力增强。
红细胞压积(HCT)反应血液中血细胞与血浆的比例。拳击运动员上高原第10天红细胞压积数量比上高原前还要低,这可能是由于上高原前进行的高原前准备不足导致(上高原前三天打完比赛)。在高原第20天红细胞压积又明显上升。说明在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缺水还是普遍存在的,在以后的高原训练当中要注意补水。在下高原后第7天运动员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明显下降,但是运动员的红细胞压积上升。说明在下高原适应性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着重补水。在下高原后运动员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都逐渐下降,但是MCH和MCHC都随运动负荷增大而升高,说明赛前大强度训练会使运动员的红细胞老化和溶血。同时由于拳击项目是按体重参赛的项目,所以运动员在赛前还面临降体重的问题,这就促使运动员MCHC的升高,导致运动员红细胞老化或溶血。
4.3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宽度影响
高原训练能够引起红细胞形态、结构的一系列变化。从平原进入高原后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随着在高原时间的延长红细胞的平均体积进一步增大。在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红细胞平均体积在高原第10天增大,在高原第20天明显下降。在下高原后第7天和第14天321天红细胞平均体积比高原第20天都明显增大。这与平原上高原红细胞平均体积变化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在高原上运动员由于体内缺水造成血浆渗透压增大红细胞出现皱缩导致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这说明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体内脱水较为普遍。下高原第7天和第14天第21天运动员的红细胞平均体积都逐渐下降,但是在平均体积上都高于运动员在高原上。这可能是由于下高原后运动员体内水分增加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变小细胞外液进人细胞内部导致下高原后运动员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变大。在运动员上高原和下高原红细胞的平均容积都在正常范围内,有学者认为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变化是不同氧浓度下红细胞的代偿。这种代偿能力促使红细胞在不同氧浓度环境下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互。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初上高原运动员的WBC和LY%细胞都上升,NE%细胞测试下降,下高原后WBC和LY%细胞都处于下降趋势,NE%细胞波动范围不大。
(2)初上高原运动员RBC、RDW和Hb都显著增加,随着在高原上时间的延长RBC、RDW和Hb增加更加明显。下高原后RBC、RDW和Hb都逐渐下降。
(3)初上高原运动员HCT下降,随着在高原上时间的延长HCT逐渐升高,下高原后运动原HCT逐渐降低。
5.2建议
运动员在上高前应当在平原上做好有氧储配和补水,防止运动员因脱水导致的疲劳。加强营养防止运动员免疫能力下降导致高原适应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