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博物馆彩绘陶天王俑赏析

2018-03-24 09:46张婉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3期
关键词:保护神

张婉丽

摘 要:在唐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天王俑是出现较多的镇墓俑。天王俑是唐代丧葬制度中新出现的陪葬品,也是封建世俗观念新的产物,是佛教的护法神和现实生活中武士俑的结合,它不但代替了武士俑的地位,其身份也超越了佛教的护法神,成为墓主的守护者,为墓主降魔伏妖、驱鬼辟邪,保卫墓主安宁。因此,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胄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佛法无边。有了天王俑的保护,可保死者灵魂安宁、平安轮回。

关键词:唐代墓葬;天王俑;保护神;彩绘白陶;彩绘红陶;贴金工艺

古代的人们信奉生死轮回,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为了驱魔避邪,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的灵魂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为了达到恐吓盗墓者的目的,古人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在墓中放置镇墓俑。镇墓俑包括镇墓兽、十二生肖俑、武士俑和天王俑。”[1]

天王俑既能降魔伏妖、守护佛法,又能驱鬼辟邪,保护墓主的安宁,因此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胄奉为死后的保护神。有了天王俑的保护,可保死者灵魂安宁、平安轮回。在唐代众多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天王俑是出现较多的镇墓俑。

唐代的墓葬形制结构多是以墓道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分布,一般情况下,镇墓兽、天王俑在墓葬中都是成对出现的,左右各一。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博物馆收藏3对(6件)天王俑,无论是其精美的造型、高大的形制还是独特的制作工艺均属天王俑中的佼佼者,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下面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介绍这几件天王俑。

韦贵妃墓(665年)彩绘红陶贴金天王俑,通高86厘米(图1、图2)。头戴圆顶翻沿兜鍪,内穿红色紧袖战袍,袖口淡蓝色,上绘龙鳞纹。身着明光铠,颈部有项护,胸前圆护一对,肩覆龙首披膊。腰带以上半露出用来护脐的圆护,圆护上雕刻铺首;腰带以下左右大腿上各垂一片膝裙,膝裙边缘饰以波纹状流苏。下缚吊腿,足蹬战靴。天王俑正面站立,方面阔口,怒目圆睁,蹙眉上竖,胡须翘起,张嘴呈呵斥状。双手握拳,拳中有孔,双臂微举呈持兵器状,双手手背各凃一黑色圆形图案,周围描金。天王左脚踩于牛背之上,右脚踩于牛头之上,造型高大,威风凛凛,撼人心魄。脚下牛体格弱小,四蹄卧倒呈挣扎状。天王俑的高大威武与牛的弱小形成明显的正反对比,更加突出天王俑的威武雄壮气势。整个俑造型逼真、精美,人物比例协调,通体彩绘,兜鍪与铠甲多处描金或贴金。

韦贵妃墓(665年)彩绘红陶贴金天王俑,通高89厘米(图3、图4)。这件天王俑与上一件造型、装饰基本相同,姿态左右对称,互为一对。略有不同的是,这件天王俑双唇紧闭,显得更加庄重、威严。

韦贵妃墓天王俑人物比例协调,造型与武士俑比较接近,面部细节比武士俑更加彪悍粗犷、沉着威严,显示出这一时期“威而不猛、泰而不骄”[2]的大唐精神以及初唐君臣特有的“忧患意识”。艺术家们对彩绘色调的搭配高雅沉稳,贴金、描金大胆奔放,铠甲纹饰描绘细腻,体现出初唐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上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

临川公主墓(682年)彩繪红陶天王俑,通高91厘米(图5、图6),头戴圆顶翻沿兜鍪,内穿紧袖战袍,身着明光铠,颈部有项护。胸前一对圆护,圆护中心各雕刻一朵六瓣团花,肩覆龙首披膊,护脐处雕刻铺首,铺首双目圆睁,双角高竖,鼻孔、牙齿清晰可见。腰部以下左右大腿上各垂一片膝裙,膝裙边缘饰以波纹状流苏,后垂鹘尾,下缚吊腿,足蹬长靴。天王俑方面阔口,竖眉怒目,眼珠凸出,八字胡须高翘,下颌亦有一小簇短髭,张嘴呈呵斥状。天王头向右侧,右手叉腰,左手握拳平举,拳中有孔,呈持兵器状。右脚踩小鬼背,左脚踩小鬼肩,威严站立。小鬼呈爬卧状,头发上竖呈尖顶,牛耳、深目,赤身裸体。天王造型高大,形象威武雄壮,凛然不可侵犯;脚下小鬼则体格弱小,龇牙咧嘴呈痛苦挣扎状。整个俑造型逼真,人物比例协调,虽通体彩绘脱落,但精美的制作工艺仍令人叹服。

临川公主墓(682年)彩绘红陶天王俑(图7),通高91厘米。这件天王俑与上一件造型、装饰基本相同,互为一对。不同的是护脐处铺首图案下方阴刻一桃心形状图案,天王右手上举呈击打状。

临川公主墓天王俑的制作时间比韦贵妃墓天王俑晚了17年,这时的天王俑面部形象开始变得稍有夸张,人物造型和铠甲制作更加接近雕刻工艺,比例协调,制作精美。

李贞墓(718年)彩绘白陶天王俑(图8),通高129厘米。天王头戴翻沿云边鹖冠,鹖首前伸,颈后敛,高竖双翼,鼓目突睛,尖勾嘴(图9)。天王头部微右向侧,方面阔额,浓眉上撩,双眼圆睁,眼珠特意刻画,阔嘴露齿,八撇翘胡,大鼻直挺,面容威猛,神态严峻,十分凶悍。身着明光甲,双肩有披膊,披膊形似怪兽,怪兽头顶呈锯齿状,有双角,双目怒睁,长鼻上翘似象鼻(图10),此披膊更加增添了天王无比威严的气势。天王右手微握,掌心向上;左手竖起,拇指与无名指捏合做法势。其护颈高而硬,两端卷曲,两胸、腹部均有圆护,袍衣为箭袖,腰下垂膝裙,裙摆飘起,充满动感。足蹬云面靿靴,双腿呈箭步,脚下踩一小鬼,左腿踩小鬼臂部,右腿踩小鬼臀部,威武雄壮、撼人心魄。小鬼兽面人身,头发上竖如火炬状,双耳似牛耳,獠牙外露,脚有两趾,一腿弯曲,一腿前伸叉坐于椭圆形底座上,四肢欲动呈挣扎状(图11)。天王的面部表情刻画得逼真传神,造型精美,做工精致,栩栩如生,为唐代天王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工匠通过对小鬼的神态刻画来表现天王的无边力量,造型既夸张又切合实际,给人一种真实自然的感觉。艺术家在创造时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雕塑技法上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达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3]。

李贞墓(718年)彩绘白陶天王俑,通高122厘米(图12)。造型和上一件极为相似,互为一对,只在细节上稍有区别:小鬼为人面形象(图13),天王俑出土时右侧大腿部膝裙上有一墨书“丐”字(图14),其欲为何意,不得而知。

李贞墓天王俑相比临川公主墓天王俑晚了36年,处于开元盛世时期,天王俑的造型也更加超乎想象,变得张扬夸张。除了铠甲装饰更加繁缛外,以英猛善斗的鹖鸟作为兜鍪的装饰,使整个造型威猛霸气又不失灵活。李贞墓天王俑张扬的个性,呈现出该时期陶俑制作工艺的超高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富足生活带给人们的自信、安逸、满足的社会现象。

这6件天王俑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模制的痕迹,其造型有棱有角,刻画之细致已极致到夸张,如鹖鸟的翅膀、嘴部,护膊上兽头的鼻子,护脐上铺首的眼睛、鼻子,天王的眼睑、胡须的丝丝刻画等,处处都显示出雕塑艺术的特点。显然,这些天王俑的制作方法与普通模制陶俑不尽相同,是古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情操相结合的艺术再现。

天王俑也称神王,源于佛教中統领一方的护法神,其形象多出现在佛教的寺庙和石窟中。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天王也不例外。佛法护卫神逐渐失去原来的姿容和身份,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其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佛教领域,成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天王俑正是人们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以现实生活中武士的形象为依据,融入了人们的某种想法加以艺术夸张创作而成的。“天王俑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在墓葬中出现,并逐渐取代武士俑”[4],其身份也超越了佛教的护法神,成为墓主的守护者,为墓主降魔伏妖、驱鬼辟邪,保卫墓主安宁。“到晚唐时期随着丧葬习俗的变化又被铁牛、铁猪所替代。”[5]天王俑的出现、盛行和消亡,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习俗。

天王俑在唐朝短暂盛行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四点:其一,在大唐帝国贞观之治背景下,国家强大、繁荣,政权稳定,人们生活日益安定富足,自然而然会衍生出更多的精神追求。天王俑在某种意义上恰好符合了人们这一精神追求,便应运而生。其二,封建宗法思想影响下古人“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他们认为人死如生,在阴间同样可以正常生活,享受人间拥有的一切荣华富贵,“以遵循丧葬制度为前提,墓葬中的一切都在努力贴近现实生活”[6],唐代墓葬中包括天王俑在内的各种陪葬品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三,佛教在中原的进一步盛行发展。佛教思想中极乐世界里包含有一切人们对美好生活所向往和追求的事物,正是人们深信佛教生死轮回的理念,希望亡魂受到神灵守护,早日度化、步入极乐,这样墓葬中放置佛法无边的天王俑便成为一种流行。其四,中唐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大唐国力逐步走向衰颓,人们生活也变得贫困凄苦,加之连年战乱对人们身心的摧残,对天王、神王的美好向往又返璞归真,重新变成对稳定生活的追求,天王俑逐渐退出丧葬舞台,并被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所代替。

昭陵博物馆这6件彩绘陶天王俑人物比例协调,造型既夸张又自然,无论面部表情还是姿态动作,甚至着装以及服装上的各种装饰,无不和谐一致。加上娴熟的制作工艺,充分体现了天王俑外表威武和内在刚毅的完美统一,把唐代艺术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和高超的雕塑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因为它们的出土地点和时代都较为明确,这对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风尚、丧葬习俗、艺术雕塑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4][5]孙燕.唐墓的守护神——天王俑[J].文物世界,2008(4):27.

[2]李浪涛.长乐公主墓“铠甲仪卫图”探析[A].李家骏.人类文化遗产保护[C].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西安文物精华——陶俑[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6]昭陵博物馆.昭陵墓志纹饰图案[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保护神
不可靠的保护神
探秘柬埔寨蛇崇拜的文化渊源
让家校共同当好学生视力的“保护神”
机场保护神(大家拍世界)
昭陵博物馆彩绘陶天王俑赏析
历史、文学与民间信仰
未来战场上士兵的“保护神”
农民利益的“保护神”
仫佬族文物的“保护神”
何茶清:国土资源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