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辉
[摘 要]心理障碍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转化学困生,必须根据他们意志薄弱、自卑、依赖性强等个性心理特征,采用激发其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兴趣、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等方法排除其各种心理障碍,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转化效果。
[关键词]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心理障碍;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6-0037-02
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是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特点是具有自卑心理、压抑心理、惰性心理和逆反心理,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困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千方百计排除其心理障碍,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转化效果。
一、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课题组通过对本校高中各班数学成绩倒数12名(共144人)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谈话,将结果对比分析、归纳整理,得知学困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自控力差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高中数学内容多,广度大,难度深,学困生学习不踏实、怕吃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是知难而上,而是见难就退,缺乏坚强的意志,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在行为习惯方面主要是精力不集中、好玩好动、懒散、自控力差等。在调查中,这类学困生有114人,占总人数的79%。
2.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学困生内心深处一般都比较自卑,他们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常认为自己不行,小心翼翼,怕被别人瞧不起,对自己缺乏信心。另外,农村高中的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当,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当子女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往往不是帮助子女分析原因,而是一味打击、讽刺、责备,甚至侵害人格尊严,使子女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在调查中,这类学困生有119人,占总人数的83%。
3.主观能动性差,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高中数学学困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不主动学习,作业依靠抄袭,甚至不做,因而受到的批评较多。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同学的讽刺挖苦,父母的训斥怒骂,导致这部分学生心理扭曲,情绪波动大,态度消极,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觉性差。在调查中,这部分学困生占总人数的54%。
4.依赖心理强,逆反心理严重
学困生依赖心理强,作业依赖同学,上课依赖教师,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同学和教师的身上。学困生逆反心理严重,他们的言行常常具有“反抗性”。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小看、轻视,他们言行不统一,在处理同学关系时不讲正气,但重感情、讲义气。在调查中,这类学困生占总人数的81%。
5.害怕考试
教师和家长最怕的就是学生考试失常,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满意的成绩,因而对数学考试有心理障碍。这种考试障碍严重影响学困生的发挥,使其更加害怕考试,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这类学困生有121人,占总人数的84%。
6.抱陈守旧,心理变化的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
高一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敏感期,学困生应花费精力去转变自己的心理和学习方式以适应紧张的高中数学学习。同时,无论是学习的范围、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同学关系、学习环境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态仍然停留在初中的模式上。几乎所有学困生身上都存在这一现象,约占总人数的92%。
7.思维障碍、思考表面化
思考过分依赖感性认识,这就容易让学困生产生惯性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障碍。在调查中,这类学困生有129人,占总人数的90%。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开展学习的基本因素之一,是直接推动和维持学困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学困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动机不强,教师必须要与他们沟通、交流,建立感情,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友好、亲近、信赖教师的效果。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让他们体会到真诚的关爱,获得积极进取的力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增强学习兴趣,让学困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关键在课堂上,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使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教师应当善于抓住学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作为转化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信心,这是促进学困生转优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给学困生平等的机会,同时,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困生领悟,对学困生的良好表现给予恰当鼓励。只要他们有进步就要鼓励,以增加他们成功的心理体验,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识到大多数人没有天生的“聪明”与“愚笨”之分,只要有自信、能自强,方法得当,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追上优等生。
4.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发现的空间和展现自我的机会
适当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困生逐一回答;在讲解综合性较强的例题时,应尽量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分散难点,把综合命题解剖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变成容易掌握的知识;适当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困生上黑板练习,教师给予启发和指导;课外作业也要注意层次和梯度,应尽量面批。教师还要使学困生在课堂中有足以引起自豪感的收获,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奋点,使其尝到成功的滋味,从中感受到战胜困难的意义和展现自我的乐趣。
5.开展多种数学学科心理教育活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對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动态,数学教师要把握准确,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指导及训练。而且,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增加趣味性,与信息技术整合,或者增加数学的实验和实践课,或者利用办手抄报、开展数学知识抢答赛和课外活动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渗透应考技巧和心理准备等方面的知识。比如,要合理制订答题顺序,做到“六先六后”: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先小后大,先点后面,先高后低。引导学困生科学安排答题时间,因为做题过程中保持适度紧张是必要的,同时不要看别人是否比自己做得快,以防有超越心理和害怕心理。应该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使学困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从而逐步养成学习数学的健康心理状态。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因此,只有认真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才能排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使学困生得到有效转化。
(特约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