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庆
【摘要】数形结合教学思想是当前教育领域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全面發展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抽象课程的教学中,数形结合理念可以实现困难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转变,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降低理解难度。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渗透,并针对典型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41-01
1.引言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开设的重点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其抽象性也往往给某些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巨大难题,因此有必要大力加强数形结合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与应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
2.数形结合的基本概念
在数学界普遍认为,数与形是数学中最基本、最古老的两个研究对象,同时相互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研究双方这种转化关系的学问就叫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相应的,在数学教学中努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开阔解题思路,培养基本的数学基本素质,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这一形象的描述更好地诠释了数学中数与形之间的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结题思路、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
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实施的具体方略
3.1以形助教
以形助教是数形结合教育思想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因为在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概念与数量关系都是十分抽象与复杂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借助于直观的图形表达可以将这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数量关系通过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不必进行复杂的推算与演练就可以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抽象思维能力,客观事物是其认识并理解这个世界最主要的手段,因而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存在于身边的客观事物中的数学知识,通过实物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数学,并培养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而中、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开始逐渐发展成熟,此时教师可以在具体图形的辅助下带领学生进行简单数量关系的解读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具体问题抽象化,深刻理解数学公式与定理。
3.2以数解形
以数解形是以形助教的反过程,即通过数学推倒和演算的方法来构建具体图形的理论模型,并在理论上解释和描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和基本的图形演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表示复杂的集合图形,通过代数运算化难为易,实现数量关系的图形化处理,进而培养学生基本的问题转化能力和数学演算能力。如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6、8和12这三个基本的数字概念,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在实物长方体的引导下分别认识这三个数字在长方体中的特定含义,分别是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楞,这些都为后期长方体表面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可以举一反三地将这种面积计算方法推及到其他的生活中常见事物中,从而构建新的解题思路,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3.3数形结合的综合演练
一方面,要注重对数学符号特征的有效把握。数学学科中的很大一部分数学定理和公式都是用特定的数学符号来表达的,同时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关注学生对数学符号感的发展,即大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从具体的数学情境中构建数学模型,解释数量关系的能力。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了解符号和数量之间的表达关系,然后用数学符号作为敲门砖叩开图形与数量关系之间的大门,最后通过优选结题方案进行最后的符号运算。另一方面,更好借助于数形结合做好目标课堂的深化。目标课堂深化的深层次解读可以具体为学生对于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形象材料的数学课堂展示展现丰富的教学内容,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4.结束语
数形结合思想是现代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思想,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需要重点推广的先进教学理念。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革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推动素质教育和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子林.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4,(31):149.
[2]孙晓平.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4,(26):89.